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产力在现实表征上体现为人类根据自身需要利用、改造自然的特定能力,社会发展进步就是生产力从旧质到新质、从低质到高质迭代升级、催化融合的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科技革命大潮、把脉中国经济发展形势、掌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战略主动与历史主动,创造性地提出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从本意上看,新质生产力,即新质态、高质量的生产力,代表着一种新型区别于传统、高质超越了旧质生产力的跃迁,它是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由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所催生的具有高效能、高质量的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具有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性,是高新科技驱动的生产力;具有新产业赋能的前瞻性,是依托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生产力;具有高质量发展的目的性,是为高品质美好生活服务的生产力。从创意上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以生产力新质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质量理论,以生产力要素创新论丰富拓展了马克思生产力发展理论,以生产力水平跃升论创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进步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反映了新时代生产力由"量"的积累转向以"质"的突破带动"质量"融合发展的新趋势,同时新质生产力概念对生产力各要素实现了"质"的发展,为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提供了新思路。从用意上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是全要素创新,载体是现代化产业,目的是高质量发展,因应其基础性、全局性作用,而成为贯穿中国式现代化系统工程的"经络"。新时代新阶段,提出、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助于以科技创新推进产业创新、以产业升级形成竞争新优势,有助于积蓄发展新动能、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而有助于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以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为基本特征的新工业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生产方式、生活形态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个月,学术界已从不同视角解读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理论逻辑和实现路径。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是新时代技术进步的根本性标识,在互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现代交通、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同步推动下,形成了与传统生产力有着本质性区别的新质生产力。因此,充分理解数字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深入剖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厘清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互动关系,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此,一是需要阐释中国发展数字经济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逻辑;二是需要从信息化、互联网和数字交易发展三个层面具体分析数字经济内涵特征,测度各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三是需要从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资料三个不同维度研究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因此可以说,科技创新、制度优化和要素协同是借助数字经济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3.
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明显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科技创新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及路径主要包括:科技创新通过作用于生产力各构成要素形成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从微观、中观、宏观不同层面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突破性技术创新在形成新质生产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现阶段,我国科技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形成取得了明显成效,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与制约因素。为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应重点采取以下措施:提高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形成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整体性合力;强化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创新人才支撑;广泛应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工业化;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进一步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等。  相似文献   

4.
党的二十大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略。在新质生产力视野下,运用系统论方法,依托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着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现代产业体系发展需求,系统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构成要素。研究发现,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廓清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和特征,遵循产业体系构建的逻辑规律,也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需要遵循的重要问题;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由产业主体、结构、政策、保障、创新等子系统构成,各子系统之间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有机协调,共同构成有机统一的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表明,要培育壮大新型产业组织,着力发展实体经济,强化现代化产业的基础保障,加快产业政策转型调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着力点,也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新质生产力是继土地生产力、劳动生产力、资本主义阶段以技术表征的传统生产力之后的又一生产力样态。它以突破性和颠覆性技术为支持,实现劳动者智力化、生产资料数智化、生产关系异质化。新质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第二次跃迁,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前瞻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能够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原因在于产业作为一种组织形式,能够将技术这种“精神产品”与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融合,通过变革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为此要推动产业集群化、融合化,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赋能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新质生产力持续以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培育新质劳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转型和强化绿色发展理念赋予乡村全面振兴高创新性、高素质性、高质量性和可持续性等内涵特征。同时,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在历史层面上遵循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我国生产力的探索、在理论层面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基本思想与城乡融合发展理论、在实践层面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乡村形成财富创造和财富分配新机遇的现实需要。然而,新质生产力赋能乡村全面振兴面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发展技术力量薄弱、传统产业转型困难和乡村新型人才缺口较大等现实挑战。基于此,需着力在乡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产业发展、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复合型新人才培养中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7.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绿色低碳化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高质量的关键环节。聚焦数字经济对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以数字化带动绿色发展,以绿色化协同数字发展,基于绿色发展视角分析数字化的战略规划及部署。以数字技术赋能绿色发展的理念为逻辑起点,以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化治理和数据要素价值化为数字经济的实践路径基准,以绿色发展为引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优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弥合区域间数字鸿沟,统筹国内国际双循环,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模式、新机遇、新途径和新引擎。  相似文献   

8.
在新质生产力视角下,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工具,也是实现产业深度转型与升级的重要抓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如同现代经济的血脉,为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在这方面的快速进步,尤其是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的发展和应用上,不仅优化了人口流动和资源配置,还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本研究从新质生产力的角度切入,探索了新型数字技术革命性突破及其应用在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旨在深入探讨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的机制、效应及提升路径。首先聚焦于产业结构升级、市场整合、技术创新、经济效率等方面,揭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机制。其次,通过技术效应、配置效应、结构效应和空间效应四个维度,分析了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效应,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一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化路径。不仅深化了对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在促进高质量发展中作用的理解,还提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和优化路径,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视角。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包含政治概念、学术概念与产业概念“三位一体”的复合概念,新质生产力是全球政治意识形态变化和大变局加速演进下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标志,是以科技创新驱动生产要素升级和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培育和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我国有创新载体、创新要素和创新市场优势:创新主体多元,工业体系完备,人才梯队健全,数字经济发达,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市场规模超大,创新牵引能力突出。遵循“孕育-生成-发展-扩散-持续”这一动态演进逻辑,强化颠覆性和渐进性科技创新双元平衡;优化组织管理模式,培育新质生产关系;厘清产业发展规律,促进产业融合升级;构建“产业-区域-数智”融通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制度创新路径,推进多重国家战略创新联动,即从科技创新、组织创新、产业创新、生态创新到制度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系统性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新发展阶段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的冲击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就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生产力基础实现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转变,物质基础实现从实体经济基础向数实融合的经济基础的转变,产业基础实现从工业产业体系向数字化产业体系的转变,技术基础实现从工业技术创新向工业技术创新与数字技术创新结合转变,以及在制度基础方面实现数据要素市场的完善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在全球数字经济浪潮下要最大程度发挥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经济技术基础的转变,进一步促进产业创新,实现我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培育新时期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优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技革命步伐加快,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驱动力。数实深度融合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具有内在一致性,其表现为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两者双向交互的逻辑机理在于数实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载体,新质生产力发展是加快数实深度融合的核心动能;战略价值在于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科技强国方针下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制造强国建设下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客观要求。指出存在新型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滞后、数字技术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数据与技术治理体制尚不健全等现实困境。提出应当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立城乡协调发展的机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健全数据与技术治理体制等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兴技术和颠覆性技术为主要引领与支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产力现代化形式,也是科学突破、技术变革驱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的实践结果。从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演进逻辑来看,颠覆性创新的涌现及应用能够带来生产力的重大跃迁、生产关系的变革,乃至国家实力的兴衰和社会形态的更迭。基于颠覆性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从发展潜力、发展能力、发展实力和发展动力等四个维度,将新质生产力的理论内涵进一步解析为原创性颠覆性基础研究的突破、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创新、产业的升级与变革以及科学—技术—产业的快速演化。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构建面向新一代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监测框架和指标体系。该体系可用于评价、对比和分析全国及各地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以及监测新质生产力发展潜力、发展能力、发展实力和发展动力的动态轨迹,从而为科技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突破口。为了促进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探讨了当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面临的理论和实践困局,阐释了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提出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的路向以及政策实施重点。研究认为,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以经济体系、产业体系、能源体系绿色低碳转型为引领,在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过程中,可以防范和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资源型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可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相较于以往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需要进一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增强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内生动力。研究还认为,以抓好顶层设计、多层级政府间协调、培育转型主体以及改革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等方面作为政策实施重点,可以有效推进资源型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70多年的不懈探索,我国已经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科技制度体系,并不断推动体制机制变革以激发科技创新动力,进而服务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制度创新始终坚持从党的全面领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追求全面高质量发展、走中国特色科技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全国上下一盘棋的逻辑起点出发。进入新时代,党领导科技工作从建设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国家科技发展新战略、落实国家科技发展新规划三个维度实现了制度创新,探索出改革科技管理机构、改进新型举国体制、完善产权制度创新激励机制、深化“放管服”制度改革、健全科研监督问效机制等制度创新路径,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科技强国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5.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大国竞争背景下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的重大战略判断。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先进制造技术加速产业转型的新发展阶段,形成新质生产力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关键动能,关系我国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新质生产力的内涵是以引领国际经济体系变革、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从传统生产力向新质生产力的演化升级应该包含国际竞争、国家优势和企业发展三个层面整个生产范式的转变。文章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理论支撑,提出“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构建包括三个维度:一是微观载体——打造世界一流企业;二是中观治理——提升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宏观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将新质生产力形成的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融入中国当前的发展战略中,从转变企业发展范式、重塑现代化产业体系和建设新的全球治理体系三个方面提出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改革路径,三条路径相辅相成、协同发力,共同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活力,使得生产力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16.
高质量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基础和重要途径,共同富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指向和价值旨归。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不仅是新时代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实现了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高度统一。从现实来看,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面临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然存在,区域、城乡、行业收入差距亟待解决,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有待进一步巩固等突出问题,亟待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7.
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之奋斗的中心任务,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镇化与现代化建设目标相容、路径相通。新型城镇化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和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新阶段的大逻辑。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数字经济正发挥着无可取代的战略性关键作用,数字经济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动能和重大引擎。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方面推动新型城镇化,是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城镇化迈上高质量发展新台阶的内在机理。数字经济助推产业提质增效、扩大城乡消费、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现代化,是数字经济赋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新时代新阶段,要以强化城镇数字基座类新基建、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壮大、深度融合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数字化赋能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提升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智慧化水平、优化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3—2022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借助空间杜宾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调节模型分析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具有较强的正向空间自相关特征;数字金融能够显著驱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数字金融对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存在产业规模与资源富集度异质性;数字金融能够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要素集聚在数字金融与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关系中发挥调节作用。据此,提出促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打造科技创新“新高地”,加速推动要素集聚的政策建议,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参照。  相似文献   

19.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从传统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促进经济增长持续健康发展,把握新工业革命浪潮,构筑新竞争优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明确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及内涵,揭示其理论逻辑、战略价值和实现路径。结合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背景与相关论述,文章认为新质生产力必须具有“科技创新驱动”“产业高效低耗和环境可持续”“高品质生活和社会服务均等化”“数字赋能”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等特征。解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所积累的物质技术基础和政策环境保障,对比分析中国与全球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现状,以客观把握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分析在内部面临产业升级滞后与创新能力不足、资源与环境约束、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人口结构老龄化与劳动力成本上升、政府治理效率还需提升等“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外部遭受贸易争端、技术封锁、人权和意识形态威胁、国家领土争端等“修昔底德陷阱”的压力下,新质生产力破解经济高质量发展难题的战略指导意义。进一步地,指出新质生产力的提升是实现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国家提供了强大的安全保障,有助于构建坚固的国家安全体系。在此基础上,国家安全稳定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要条件,两者相得益彰。最后,提出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尤其注重新质生产力的均衡布局;从内部加强自我建设,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潜能,破除“中等收入陷阱”魔咒;打造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给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破除“修昔底德陷阱”魔咒,支撑构建强劲有力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既是一个亟待研究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急需推进的实践问题。数字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数字经济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支撑和新赛道。在数字科技革命引领的“换道超车”大背景下,发展新质生产力不能输在数字经济新赛道的起跑线上。这就需要把握新质生产力的鲜明数字经济特征,采取超常规的措施,破解目前发展困境,通过提升数字技术领跑力、增强数字产业控制力、形成数字生态主导力,“三力”齐发,推进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