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9月8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全国电视讲话,主要是阐述反恐和伊拉克问题。布什特别强调反恐攻伊的必要性,声称“我们正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打击这些敌人,这样我们就不会在我们自己的街道和我们自己的城市再遇到他们”。他承认“伊拉克目前的局势十分棘手”,但表示“美国不会因暴力恐吓而退却”。为了实  相似文献   

2.
传媒览要     
美国密谋推翻叙利亚政府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12月18日近来,美国由于在伊拉克问题上屡屡受挫,美国“伊拉克研究小组”提出了在伊拉克问题上与伊朗和叙利亚合作的建议,希望叙利亚帮助维护叙伊边境,阻止外国武装分子进入伊拉克。鉴于此,美发出了改善与叙利亚关系的信号,叙美关系也开始回升。没想到,美国一手拿起了加强联系的“橄榄枝”,另一只手又举起了推翻叙利亚政府的“大棒”——美国政府正秘密支持叙利亚反对派,以推翻现任巴沙尔政府。  相似文献   

3.
2008年12月14日,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出席记者招待会时,伊拉克电视台记者蒙塔兹·扎伊迪将两只鞋扔向布什,成为新闻。布什在其《乔治·沃克·布什自传:抉择时刻》里,回忆了在伊拉克被扔鞋经历时说:“被一位记者扔了鞋,这算是我非同寻常的经历之一。”  相似文献   

4.
1月10日,美国总统布什发表演讲,宣布所谓对伊拉克新政策,不顾各方反对,向伊拉克增兵2.1万,同时进一步威胁对伊朗实施"政权更迭".这意味着,以前国务卿贝克为首的美国对外决策中较为务实、理智的"元老派"所提出的<贝克-汉密尔顿报告>,已被布什彻底抛弃,而聚拢在副总统切尼旗下的"少壮派"新保守主义者,在经历中期选举共和党失败之后的短暂挫折后起死回生,其政策继续为布什所信任和执行.  相似文献   

5.
美国对外政策可能会有所调整 从美国民意调查的结果看,公众对反恐的信心、对伊开战的认同度及对布什的支持率都有所降低,要求政府调整政策,确保美国士兵安全,国会议员通过各种渠道向布什施压。据报道,布什已经决定“重返联合国”,修复与其他国家的裂缝,谋求国际支援,稳定伊拉克局势。尽管美国共和党政府内有人鼓吹抛弃联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三年,但学界对其进行的深入探讨实际才刚刚开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构想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从"遏伊倒萨"到"打伊倒萨"的过程.由于师出无名,这场战争始终存在着合法性危机.美国在不对称性战争中虽赢得了胜利,却最终使伊拉克丧失了和平.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20日,美国以伊拉克支持恐怖组织和隐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由发动了对伊战争。由于这一次是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国又一次进军伊拉克领土,所以此次战争又称"第二次海湾战争"。事实上,美国之所以绕开联合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而发动伊拉克战争,是要通过这场战争来推翻反美政权,取得对伊拉克的石油控制权。本文将以理论分析为角度,通过经典国际政治理论来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家层次上的动机。  相似文献   

8.
2003年3月20日,美国总统布什宣布发动“倒萨”战争。客观地讲,这场战争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是典型的“有限战争”。但从政治层面来看,伊拉克战争在国际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战争爆发后,国内外许多学者和观察家纷纷撰文,分析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深层原因。由于战争爆发时间不长,相关档案材料尚未解密,人们难以了解布什领导班子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原因。幸运的是,  相似文献   

9.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属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理论支派.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美国避开联合国、北约甚至欧洲盟友对伊动武有经济、政治、文化、价值观等许多深层原因,但用地缘政治理论更能清楚地了解布什中东政策的本质.通过考察伊拉克的战略地位及其在中东棋盘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美伊战争后中东格局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0.
中东棋盘上的伊拉克战略地位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缘政治是一种战略地理学,属国际关系理论中现实主义学派的一个理论支派。布什上台后,美国对外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色彩。美国避开联合国、北约甚至欧洲盟友对伊动武有经济、政治、丈化、价值观等许多深层原因,但用地缘政治理论更能清楚地了解布什中东政策的本质。通过考察伊拉克的战略地位及其在中东棋盘中的作用,有助于研究美伊战争后中东格局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美伊战争结束已半年,在美国的一手策划下,被称为"千面枭雄"的伊拉克代表沙拉比,在流亡期间与美国国会联系密切,在众多伊拉克反对派中,被华盛顿选中,成为伊过渡政权的核心人物.  相似文献   

12.
美英于3月20日对伊发动了战争,5月1日,布什总统宣布在伊的"大规模战斗"已经结束.至此,美结束了其"改造"伊拉克的第一阶段行动;第二阶段的工作是重建和掌控伊拉克,从中获取丰厚的经济利益;第三阶段是在伊建立美式民主制度,作为样板供中东各国效仿.但战后,伊社会状况混乱,民不聊生,伊重建将面临诸多困难.  相似文献   

13.
伊拉克战争后,伊境内教派冲突迭起,特别是2006年2月22日,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造成该寺金顶严重损毁,引发了伊境内最严重的教派冲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报复性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后伊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派冲突产生催化作用。伊拉克的乱局同中东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无关系。中东海湾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尖锐,教派斗争激烈,是世界矛盾和热点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恐怖活动高发区。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的走向普遍担忧。大国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和较量。伊拉克教派之争对伊社会产生了严重后果,并深刻地影响伊社会的发展和内部关系的演变。什叶派主导的伊新政府应在四年任期内妥善处理好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派权益的合理分配,缓解教派矛盾,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内乱,早日完成国家重建。  相似文献   

14.
一、我们"闯"入"禁飞区" "禁飞区"是海湾战争后,美英以保护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和北部库尔德人为名,在伊拉克南、北专门设立的.从那时起至今,美英的F-15、F-16战机每天都在"禁飞区"上空巡行.美英空军不仅可以随时向伊境内可疑军事目标或被认为是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地方进行空袭,也可以对胆敢闯入"禁飞区"的伊飞机进行拦截、打击.1998年12月16日,美英对伊进行了4天"沙漠之狐"的空中打击,造成数百名平民死亡、数千人受伤.  相似文献   

15.
叙利亚与伊朗准联盟关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伊朗霍梅尼革命以来,叙利亚就与伊朗在政治、军事和安全领域保持着准联盟关系.27年来,叙伊准联盟关系经历了产生、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其构建的基础主要是共同的安全利益,分别为:对抗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制衡土以军事联盟和抗衡美以特殊关系.伊战后,美国推行"大中东计划",指责叙伊准联盟关系是美国民主改造中东国家的绊脚石.面临美国的打压,叙伊针锋相对,进一步密切了关系.2006年7月爆发的黎以冲突是叙伊同美以两大对抗派别矛盾激化的结果.为分化和瓦解叙伊准联盟,美国采取拉拢叙利亚、遏制伊朗的"区别对待"战略.未来叙伊两国正式结盟对抗美国的可能性不大,但只要两国面临共同的安全威胁,其准联盟关系就会存在下去.叙伊准联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了美以在中东推行的霸权主义,客观上也为其他大国中东外交提供了更多的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16.
伊拉克战争爆发至今已三年,但学界对其进行的深入探讨实际才刚刚开始。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构想由来已久,并经历了从“遏伊倒萨”到“打伊倒萨”的过程。由于师出无名,这场战争始终存在着合法性危机。美国在不对称性战争中虽赢得了胜利,却最终使伊拉克丧失了和平。  相似文献   

17.
自海湾战争以来,伊拉克问题一直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英国通过对美国采取追随外交,在历次伊拉克危机中扮演着和美同样重要的角色.本文试以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伊战后重建为研究个案,对英在伊拉克问题上的追随外交进行了梳理,认为其传统的"三环外交"在后冷战时期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不仅将英美"特殊关系"置于三环之首,且对美的追随外交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18.
伊拉克战争后,伊境内教派冲突迭起,特别是2006年2月22日,阿里·哈迪清真寺爆炸事件,造成该寺金顶严重损毁,引发了伊境内最严重的教派冲突,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报复性暴力冲突愈演愈烈,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战后伊国内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教派冲突产生催化作用.伊拉克的乱局同中东地区和国际形势的发展也不无关系.中东海湾地区民族、宗教矛盾尖锐,教派斗争激烈,是世界矛盾和热点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地区,也是恐怖活动高发区.阿拉伯国家对伊拉克的走向普遍担忧.大国围绕伊拉克问题展开激烈斗争和较量.伊拉克教派之争对伊社会产生了严重后果,并深刻地影响伊社会的发展和内部关系的演变.什叶派主导的伊新政府应在四年任期内妥善处理好什叶派、逊尼派和库尔德人三派权益的合理分配,缓解教派矛盾,稳定国内局势、避免内乱,早日完成国家重建.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2月30日,是穆斯林最重要的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萨达姆的人生走向了终点。不过,伊拉克并未因此获得和平与安宁,小布什随后推出的新伊拉克政策又给这个国家的前途带来了更多的变数。“后萨达姆时代”对美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小布什的新伊拉克政策到底隐含着怎样的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20.
汤余 《中外书摘》2011,(9):30-32
伊拉克战争已经过去七个年头了。但当回想起当时国际紧张气氛,我们会再次质问,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真的就是正确的吗?战争结束后不久的2005年,美国总统布什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是出于情报失误。由此可见,在美国政府内部,开始全面反思伊拉克战争的正确性。但美国政府依然狡猾,它们没有主动承认是政府的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