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汉字构形理据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构形理据的改变,不同时期,同一个汉字的结构也大多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笔者从构形理据的角度分析汉字结构变化的方式,并归纳出汉字结构变化的三大规律,即由形符表意变为义符表意,形声字大量产生及记号字、半记号字增多。  相似文献   

2.
张素凤 《兰州学刊》2013,(9):180-184
从目前发现最早的商周文字到小篆,很多字的结构模式发生了变化,汉字结构变化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主要分析书写对古汉字结构变化的影响.汉字书写者对于字形简便、有别和美观的追求及书写时有意无意的“变异”,都是导致汉字形体变化的重要因素,而汉字形体变化往往又导致汉字结构模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正《汉字结构演变史》系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201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3年获第八届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该书系课题主持人博士沦文《汉字结构变化研究》的延伸研究,即对"商周最早字形——秦篆——现代楷书"的汉字结构变化情况进行由定量到定性的研究,总结出汉字结  相似文献   

4.
李建国 《学术探索》2012,(7):145-148
部首是汉字形态与结构中最有特色的传统概念,是汉字文化优秀遗产之一。了解部首产生渊源和汉字结构原本形义关系,抓住汉字形旁表意的特点,掌握同一形部汉字的表意规律,对提高汉字教学水平,正确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部首"文"、"攵"、"夂"从形、音、义三方面加以辨析阐释,有助于对部首的深入了解,又有利于识记汉字、掌握汉字形意组合规律并理解其深厚的人文内涵。  相似文献   

5.
柏舟 《中文信息》1997,(1):55-58
有两种研究汉字形体结构的方法。一为字源分析法,即通过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过程来构拟最初的造字原理。典型代表是东汉许慎的“六书”说。我们采取的是一种对汉字形体作静态的共时的研究方法。按照索绪尔的观点:文字的符号是任意的,字母的价值就在  相似文献   

6.
对汉字历史和现状的分析表明,汉字作为一种表意象形的图形文字,与拼音文字有着本质的不同,具有拼音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此并不难学。特别是汉字结构快速识字法的发明问世,宣告了一场汉字快速识字革命的到来。建立在少儿识字认知规律、字形结构规律、部首(偏旁)重复出现规律基础上的这一识字法,是一种极其科学的汉字识字法,为汉字走向世界、成为未来世界大同文字展示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会意兼形声”是拥有大量字例的重要汉字结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意兼形声"是拥有大量字例的重要汉字结构类型;该类型的四种主要结构模式使会意兼形声字携带了大量有效信息;将长期被淹没于"形声字"之中的"会意兼形声"字筛检出来,恢复其本来结构面目,揭示其"兼声义符"被忽略和遗忘了的义涵,对于把握汉字内在系统性并进而把握汉字的传承规律,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10月出版了《汉字学通论》这部专著,洋洋40余万言,以其流畅的笔调、宏大的气势、丰富的内容和深邃的分析吸引着读者,使人受益匪浅。 这是一部通论性的著作,论述的范围十分广泛,但又处处顾及汉字的特点,重点研究的还是汉字问题。全书从世界范围的文字讲到汉字,从人类文字起源、演变的一般规律讲到汉字发展的特殊规律,从一般文字结构的分析讲到汉字结构的特点,让人明了汉字在人类文字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从不同类  相似文献   

9.
欧洲人在明末清初对汉语的最初印象,是后来人考察汉语的起点,一些观点甚至延续了几个世纪,比如:汉语简略生动,但语焉不详;又如:汉字丰富多彩,却资源不足.之后,洪堡从其语言哲学理论出发,追究"汉语精神"亦即汉语与思辨的关系,认为汉语不追求语法上的精确概念,他的价值判断倾向于西方语言的精确性和逻辑性.洪堡之后的一个典型的西方观点是:汉语因为汉字结构而不太适合于抽象思维,更有利于直观的形象思维;中国思维较多地带有审美和伦理色彩,缺乏理论性和思辨性,汉语特性使哲学思考充满模糊性.而所谓欧化文法的精确性和逻辑性,在20世纪的中国得到不少新文化、新文体倡导者的认同.  相似文献   

10.
汉字改革的科学性与民族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汉字同汉语一样,也是一种与社会活动、社会发展密切联系的交际工具。汉字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在新技术革命的新形势下,汉字必须成为一种越来越简便有效的信息媒介。近几年来,随着现代化建设对信息传送高效率、标准化的要求,关心汉字改革的人也多了起来。然而在如何改革上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质言之,是加快汉字改革步伐,让汉字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要求,还是加快科学技术处理汉字的步伐,让科学技术来适应汉字结构的要求?这个谁适应谁的问题,既是理论上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也是实践上需要不断摸索的问题。分歧的焦点在于,  相似文献   

11.
张新艳 《中州学刊》2012,(4):197-199
汉字中的成字构件在表意和组合能力方面与语素有大致相同的性质。汉字成字构件能够表示语素、能够记词的特点,促使其表达出一定的汉语语法信息。汉字构件对语法信息的表达主要表现在:1.不同词性的义符对确定形声字词性有一定影响,动词性义符与形容词性义符更容易与所构形声字词性一致,名词性义符构成的形声字词性较复杂,主要原因在于名词性义符多是表示人或物体的指称字;2.汉字成字构件之间,特别是形声字义符与声符之间表现出丰富的语法关系,主要有联合、偏正、补充、主谓、施受、支配等。不少复合汉字浓缩了汉语口语的语法逻辑。  相似文献   

12.
毛远明 《兰州学刊》2011,(11):165-171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传承,性质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文字,属于连续性文字类型。隶变使许多古文字发生笔法变异,笔势改变,直观上表现出文字外形不同,但是其文字结构类型、结构要素、构件组合方式、构字意图等则是一致的,研究古文字的遗存可以揭示汉字的继承和发展,为汉字史研究提供证据,可以为考证古文字、研究异体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甲骨文羡余现象是汉字羡余现象的一个重要分支,即在形义关系已定情况下,通过增加或繁化构件改变甲骨文形体却不改变原有意义的现象。甲骨文羡余的类型可分为单式羡余和复式羡余两大类。通过研究大量的甲骨文字,发现甲骨文羡余的特点:1.不均衡性;2.甲骨文羡余手段或方式主要表现为累加和添加两种;3.类义性羡余的甲骨文多为会意兼形声字;声符性羡余的甲骨文均有双声符的特点;4.点形构件成为甲骨文写实性羡余和衬义性羡余的主要手段;5.强义。  相似文献   

14.
异构是汉字中一种很重要的文字现象.在睡虎地秦简中,大部分的字形结构都比较稳定,具有异构关系的单字数量不多,这表明文字的使用在战国末期秦系文字中已趋于成熟和规整;部分汉字兼具古文字的特点,存在构件的相对位置不稳定、构件的通用和混同等现象,这显示该文字处于古今文字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15.
论汉字构形的整体联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字属表意文字体系,因形表意,字形是它的本体。它不仅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而且是汉民族思维的产物和思维方式的工具。以汉字文化学的理论为指导,在对汉字形体结构进行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字形体结构和辩证思维之间的密切关系,认为汉字构形具有整体联系性。  相似文献   

16.
以往的汉字研究,从总体上看,存在着两种偏向:一种偏向是注重小篆以前古代汉字的研究,忽视隶变后近代汉字的研究。然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收经籍用字一万左右,至近代《中华大字典》,收字已近五万。谨慎一点说,汉代以后产生的汉字也不下三万,把这三万字体排除在视野之外,显然是不公平的,何况近代汉字与现代汉字的关系更为密切,研究近代汉字的构形与传播更有利于现代汉字的研究,更有利于现在以至将来文字政策的制定。 汉字研究中的另一种偏向是只注重汉字结构等自身规律的研究,而脱离了使用汉字的人们,忽视汉字滋生和发展过程中社会环境的影响。实际上,汉字是人造的,人用的,它不可能自生自灭,自然发展。人们的社会心理、思维模式、审美情趣、价值观等必然对它具有重大影响,它可以影响汉字的再造和传播,也可以影响汉字书体的演变,甚至可以决定汉字的性质和走向。 本文打算就中国古代价值观中崇古取向  相似文献   

17.
分句并列结构(Coordinated clausal structur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功能相同的分句组成的句子结构。分句并列结构所表示的深层主从概念是指用分句并列结构的形式来表达其深层所存在的表示主从关系的实际意义。转换语法学派认为,深层结构是人在说话之前存在于头脑中的一种概念结构(conceptual structure),也就是人的思维形式,即  相似文献   

18.
从分析以传统六书为基本理论的汉字形体结构研究状况入手,从建立符合汉字各个时期的形体结构及其模式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创新与继承两个关系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传统六书理论中的精华为基本部分和设想.  相似文献   

19.
张德岁 《学术界》2012,(4):133-139,286,287
汉字是汉民族认知活动的工具与结果,汉字的构形特点反映了汉民族的文化心理与认知理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人为本的社会理念、科学的世界观、理性的辩证思维与积极的修辞动机.“六书”的构形理念与认知语言学的基本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具有高度的可比性.我们可用认知理论的基本观点释解汉字结构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论汉字据形说义中的误区胡和平(郑州大学中文系)一汉字的表意性给探求字义提供了依据,从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开始,就系统地依据字形来解说字义,并以此奠定了汉字形义学的基础。汉字的表意性存在于其表意字符(即汉字构件中的表意部分,以下简称为意符)。在据形说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