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3 毫秒
1.
最小方差套保策略没有考虑均值信息,没有考虑套保的成本和收益,不能区分买入套保和卖出套保。针对这一缺陷,本文在最小VaR套保策略框架下,提出了市场状态依存的套保策略,以区分买入套保和卖出套保,利用市场状态的信息来改善套保的财务表现。论文首先在理论上比较了市场状态依存策略与最小方差策略的套保比、套保的成本或收益,进一步基于铜期货市场、原油期货市场的数据实证比较了这两种策略的财务表现。理论和实证结果均表明:相对于最小方差套保策略,市场状态依存的买入套保策略的成本更低,卖出套保策略的收益更高;论文最后讨论了此策略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我国证券市场融资融券交易数据为基础,设计了两个技术指标,即融资买入意愿指数和融券卖出意愿指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用融资买入意愿指数来研判沪深300指数走势的技术指标经典应用方法.实证分析表明融资买入意愿指数能够较好地提供买入信号和卖出信号.  相似文献   

3.
股票收益率密度的非参数估计及投资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票投资者最关心的是买入股票后何时卖出,才能获得较好的收益或能回避风险.因此,如果能从实践与理论上得出卖出股票的较好策略,对于投机者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股市经纬     
目前市道中易犯哪些错误主动买套三大准则股市经纬1.不设立止损 ,不能当断即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沿袭此前升市以持股为主的惯性思维 ,而对即将到来的调整级别估计不足。操作时惜售思想仍然严重 ,不能坚决贯彻“看淡全出”的跌市原则。即使抛 ,也是先抛获利或可保本的股票 ,而留下亏损的股票希望能升至保本或缩小亏损再抛 ,这样做的后果是造成更大的亏损。其实在跌市时 ,弱势股比强势股跌得更快 ,反弹也更无力。而能让你亏损的股往往是弱势股(强势股早以脱手)。2.急于抄底。在下跌初期或途中就急忙介入操底 ,被套后继续加仓 ,直至武装…  相似文献   

5.
分析师利益与投资建议的信息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刘昶  修世宇 《统计研究》2008,25(10):103-108
 内容提要:本文分析了证券分析师的利益和我国证券分析师投资建议的信息含量。本文发现,证券分析师投资建议大多为“买入”或“中性”建议,而“卖出”建议却很少。通过对投资建议发布日附近股票超额回报率和超常交易量的研究,本文发现“买入”、“卖出”建议分别会引起股价的永久性上涨和下跌,而“中性”建议不会对股价产生显著影响。此外,被建议“买入”和“卖出”的股票的交易量也会明显地增加,特别是在建议发布的当日。这些现象说明,投资者认为分析师的建议包含了有价值的信息,因而相应地调整了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当前最优的持股数量。股票交易的活跃给证券公司带来了佣金收入,作为对他们向市场传递有价值信息的回报。  相似文献   

6.
文章建立人工股票市场模型,研究市场交易机制对市场交易策略的影响。文章设计实验分别在不同指令簿透明度和最小报价单位的指令驱动市场条件下研究市场交易者的交易策略。结果表明,交易机制对不同交易者比例的市场交易策略的影响效果不同,说明相同的机制设计可能对于不同特征的市场会产生完全相反的效果。因此在制定市场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市场本身的特征,制定符合市场需要的市场政策和交易规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股市的主力投资机构,投资基金的交易行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始终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而基金的动量交易正是基金投资策略、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的体现。文章首先通过对股改后2005年第3季度至2009年第4季度证券投资基金的交易数据对其动量交易行为进行总体上的研究,然后将基金持股按不同投资风格进行划分,对其动量交易行为进行实证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对基金动量交易和投资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展开对基金投资策略有效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出清具有一定规模的证券时,其提交指令的行为将对证券价格造成冲击形成交易成本,之后指令执行延迟也造成交易成本。文章以既定风险厌恶的机构投资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在交易延迟下的最优指令提交策略。经研究表明:交易延迟下最优指令提交策略受风险态度、证券收益、证券价格的波动性、市场的流动性与深度以及瞬时冲击程度等参数影响,不同市场的情况要求机构投资者调整策略,改变指令提交过程。  相似文献   

9.
配对交易利用市场的无效性采获取利润,是一种应用广泛的交易策略。文章在对配对交易的主要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选取最小距离法作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技术,并以上证50指数的成分股为样本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比配对交易与适当加权组合的收益大小以及采用Bootstrap真来对比由随机进入市场产生的收益与配对交易产生的收益大小,本文发现在考虑成本的前提下,配对交易可获利且与市场风险无关。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频交易跳跃现象中资产配对产生的瞬时同步性特征,提出基于跳回归的高频杠杆交易策略。针对策略实施的条件,研究配对资产跳回归系数的性质,通过考察综合指数与行业指数配对之间的偏离性和稳定性,提出有效实施策略的行业选择。实证结果表明,医药、金融、公用行业具有较大的跳幅偏离度,而医药行业的跳跃系数最为稳定。最后,样本外数据的策略回测显示,选择医药行业实施基于跳回归的高频杠杆交易策略,相对其他行业收益更大。  相似文献   

11.
投资者并不总是理性的,同一问题的不同表达方式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结果,即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文章利用我国股市个体投资者二级市场交易数据,通过区分股价变动信息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对投资者买入-卖出股票的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信息表达方式下,投资者买进与卖出股票的行为存在显著的差异,即投资者决策结果不同,从而证明了投资者决策存在"框架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2.
隐含高阶协矩:提取、分析及交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多资产投资组合的分析框架中,除单资产的收益及波动率等高阶矩外,协偏度以及协峰度等高阶协矩亦是不可忽视的系统性风险度量.本文借鉴Bakshi等(2003)等文献的研究框架,利用台湾期权市场数据提取隐含高阶总矩、隐含协矩和隐含特质矩,探讨其各自对相关已实现矩的预测效果;并进一步构建协矩交易策略.结果表明:相较偏度及峰度,隐含波动率与实际波动率走势及统计特征均更为一致.协偏度、协峰度的波动相比协方差要剧烈得多.引入多市场信息的预测效果要优于单独采用某一市场信息的效果.协矩交易策略方面:历史矩与隐含矩信息在组合构建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偏度与峰度等更高阶矩上.历史协方差与协偏度在市场趋稳时期表现相对较佳;隐含协矩的优势在于策略构建的稳健性更好.期权市场信息的有效反映取决于市场的成熟、演进及交易活跃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文章研究中国资本市场中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的关系.以股票市价与内涵价值之差定义了股票定价错误,以大笔交易表示机构投资者交易,采用分组比较及多元回归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未表现出买入股价被低估的股票及抛售股价被高估股票的交易偏好;在控制了流通盘规模、市场状态等影响因素后,机构投资者交易与股票定价错误显著正相关,这表明我国机构投资者不仅未能修正股票定价错误,反而加剧了市价偏离其价值的程度,扭曲了市场定价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保本基金的兴起,对投资组合保险进行深入研究的意义凸显.文章以一种能够反映沪深两市所有流通A股价格变动的综合指数作为实证样本,对固定比例投资组合保险策略和复制性卖权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与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在我国应用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证券投资分析决策中,稳固基础理论的基本原则是以股票的内在价值作为判断标准,当股票的市场价格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即为买入信号,而当股票的市场价格高于其内在价值时,则为卖出信号。按照这个原则,只要估计出一种股票当前的内在价值,投资决策就是十分简单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2000-2004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与其控股股东之间发生的438笔重大关联交易。从市场反映角度对上市公司重大关联交易行为的财富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7.
一、股票指数期货的三种投资策略的研究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就是指在期货交易所内买卖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行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规定在未来某个日期,根据合同到期时的基础指数价值交付一定倍数的现金,即根据交割日的指数价值与最初买进或卖出的指数价值之间的差额,计算盈利和亏损,并以现金交割.  相似文献   

18.
在股票市场的交易中,投资者一次性卖出股票量如果超过一定市场深度,将遭遇价格变坏.如果该投资者持续地对该股票执行卖出,将对市场心理产生冲击,价格将进一步恶化.为此,Chan,L.and J.Lakonishok(1995)认为投资者通常选择分阶段逐笔进行变现,以缓和市场冲击,减少变现过程的损失.关于市场价格冲击,有大量学者从理论和实证角度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9.
徐晨  方先明 《统计与决策》2007,(20):101-103
相比于普通开放式基金更具有便利选择、收益稳定等多种优点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ETF),规模增长却相对有限。本文借助SWOT分析,明确其在中国市场的定位,并在全面阐释ETF的基础上,对其发展缓慢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引言证券市场存在内幕交易的情况下,由于机构投资者要获得企业内幕信息需要大量成本,而内幕人通常不需花费什么成本即可获得内幕信息,相比而言,机构投资者在与内幕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内幕交易并不利于机构投资者,甚至可能被逐出内幕交易活跃的领域。由于机构投资者在股价形成中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引导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他们一旦被逐出证券市场,价值投资理念很难形成,市场上的投机气氛就会很浓,导致股价严重偏离其真实价值。但是,在内幕交易被禁止的条件下,情况变得对机构投资者有利,因而受益人也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而非中小投资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