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杨维立 《决策探索》2011,(15):68-69
6月1日,重庆市涪陵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周军以查处的身边案例说法,给400多名干部上职务犯罪法制预防课。次日,国土、村社干部5人带着钱来自首。“想不到这堂课的效果出奇的好。”涪陵区人民检察院职务犯罪侦查局有关负责人称,他们说听课后深受触动,觉得自己在征地补偿中干了犯法的事,应该向纪检监察和检察部门交代清楚。  相似文献   

2.
杜晓 《决策探索》2010,(23):22-25
领导班子开会集体“分赃”,一人被处理百余人闻风而逃——湖南省耒阳矿征办贪腐窝案近期被曝光后,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尤其引发了反腐界的深思。  相似文献   

3.
“村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应当肯定,绝大多数“村官”是好的,他们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服务群众,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的“内伤”。“村官”的腐败行为发生在群众身边,发生在社会生活相对贫困的人群中间,不仅直接伤害群众的感情,而且大大降低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成为破坏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因素,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何使农村党员干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始终保持先进性,带领农民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4.
为了改变农村干部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2008年初,中央组织部等有关部门决定,用5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这将试验多年的大学生“村官”工作正式向全国推开。2008年底,全国在任大学生“村官”总数达到13万人以上。2009年,大学生“村官”热,已成为神州大地的一道亮丽景观。如江苏省有近5万人报名,经审核通过的有30722人,争聘5010个“村官”名额。在苏州市,招聘村官220名,报名者却达到了8087人,  相似文献   

5.
盛克勤 《决策探索》2011,(21):75-75
一份资料显示,某省检察机关2009—2010两年间立案查办涉嫌职务犯罪的132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中,有正、副处级干部5人,其余127名均为科以下基层司法机关科员及无职级人员,占总人数的96%以上。这从一个侧面表明,“小官”贪腐现象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村职务犯罪案件案值小、犯罪主体级别低.司法部门对此类案件在管辖权方面的认识等原因.检察机关一直没有把此类案件作为打击的重点。这使得一部分“村官”趁机肆无忌惮地贪污、挪用国家财产,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严重损害了党和国家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4年来,河南新郑市人民检察院共查办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协助政府从事有  相似文献   

7.
正从新闻报道和实际调研来看,村官贪腐数额巨大已屡见不鲜,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基层治理困境与混乱,引起了强烈的社会负面观感。村官贪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村级治理制度不够健全。在有些地区,尤其是沿海发达地区农村和具有大量资源的地区,村一级可能有大量公共资源,有各种获利机会。然而,由于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得如何,关键在于党组一班人。基于这一认识,我们京山县地税局党组一班人把预防职务犯罪作为解决地税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廉政建设的一件大事来抓。我们首先是要求县局班子成员带头廉洁自律,在执行政策上不乱开“口子”,不收“人情税”,不办“关系税”。县局班子坚持集体决策,实行决策民主化。  相似文献   

9.
翟校义  梁洁 《决策》2008,(9):30-31
近年来我国干部职务犯罪出现了低龄化倾向,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35岁以下干部已经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就是所谓的“35岁现象”。“35岁现象”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35岁以下干部群体职务犯罪以贪污、受贿为主,涉案金额普遍较高;二是该群体行政职级普遍较低,大多是单位副职、基层站所领导和一般工作人员。这一现象的出现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什么35岁会成为一道坎?  相似文献   

10.
村干部是个特殊群体:农民中的“干部”、干部中的“农民”。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的推进,“村官城居”逐渐多了起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大学生“村官”工程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相对优厚的待遇和一系列优惠政策使这些不起眼的职位成了“香饽饽”,但很多大学生“村官”很快就出现了“水土不服”的现象。而北京大学生“村官”通过发挥个人专长指导农民生产、生活实践,以及整合资源,发挥助理的智力优势和团队精神为农村办实事.办好事,给人们呈现了大学生“村官”们的新形象、新角色、新定位,值得各地大学生“村官”们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2.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大学生“村官”从无到有,到快速发展,经历了长时间的积累发展过程。从2005年起,北京、四川、江西、福建、青海、辽宁、贵州、陕西、山西、安徽、上海、吉林、湖南、甘肃、宁夏、内蒙古、云南等省市区先后启动大学生“村官”计划。2008年3月,中央组织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召开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座谈会,部署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大学生“村官”工作进入一个全面的发展时期。如何管理好“村官”,如何发挥“村官”价值,也已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图以重庆为例从政府和“村官”两者角度探讨,如何以科学的态度发挥“村官”价值。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村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已经在国家政策的指引和号召下进入基层,下到农村.但是他们是否适应工作,能否选择继续留在农村,又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培养大学生“村官”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社会多方面的努力来解决  相似文献   

14.
李晋 《决策探索》2006,(1):36-36
一、当前“村官”涉嫌经济犯罪的原因分析 (一)“村官”整体素质不高,容易被不正之风冲昏.迷失方向。 由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原因.绝大多数“村官”的整体素质不高。近年来农村道路、水利等公共设施不断兴建.农业、工业开发项目日益增多.面对诱惑.部分村官忍不住伸出“黑手”,利用职权假公济私、以权谋私,走向了群众的对立面。据巩义市反贪局的统计数字表明.近年查办的“村官”经济犯罪的案件中.涉嫌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侵占等犯罪案件已经占到了“村官”其他犯罪案件总数的73%。  相似文献   

15.
正确地选人用人对基层组织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它能推进工作创新,增强干部队伍活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本文就基层组织选人用人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分析了原因,提出了改善村干部待遇、改进大学生“村官”制度、加强培训工作及推进选举透明度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为积极做好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相关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得到合理有效的金融支持,我们对大学生“村官”的金融服务需求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  相似文献   

17.
干部的年龄是其生命历程的标志,与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继前几年一些领导干部在退休前捞一把的所谓“59岁现象”发生之后,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又相继出现了“49岁现象”、“39岁现象”乃至“29岁现象”。干部不论是在什么年龄段违法乱纪,虽然根本原因是其本人放松了思想改造,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扭曲,拒绝监督和约束,但反复出现的现象背后往往有制度性的东西在起作用。职务犯罪相对集中在几个特定的年龄段,这表明,其发生原因既有干部的权力观扭曲、权力监督缺位等方面的因素,也有干部制度安排不够合…  相似文献   

18.
重庆检察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职务犯罪过去常见的“59岁现象”不再突出,呈现明显的年轻化趋势,35岁左右干部已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群体,这种现象被称为“35岁现象”。近日,多家报纸报道6.3万的受贿金额就让年轻有为的副局长官路走到终点,“35岁现象”再次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贾波 《科学咨询》2010,(10):30-30
“大学生村官”这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未来政治生态的建构及大学生就业渠道的新拓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实施中还存在“大学生村官”身份处境尴尬、难以适应乡村“熟人社会”、专业技能偏离等问题。应采取强化制度与政策创新;完善选拔、培训环节;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构建“大学生村官”制度“嵌入”农村社会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张俊成 《决策探索》2004,(8):58-58,63
实行机关干部驻村,帮助农村开展工作,是转变机关干部作风、培养锻炼干部的一个重大举措,是在农村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有效途径,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方法。目前,河南鹤壁市第三批驻村工作已经结束,在3年的实践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经验,也得到了一些启示,对开展这一活动意义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