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5,(2):5-9
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党的群众路线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上是一致的,群众路线实质就是社会主义民主路线;党的群众路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都是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为理论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党的群众路线历史逻辑的必然结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中国共产党依据这一根本观点,不断总结经验,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成为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正确认识群众路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研究在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有效地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等问题,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3.
《社科纵横》2015,(12):1-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生命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群众路线的科学内涵,需要从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层面进行理解;为了更好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应着力把握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等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张建华 《探求》2009,(4):12-15
党的群众路线是贯穿邓小平理论的一条红线,是活的灵魂。重温邓小平同志的群众路线,充分认识群众路线的重要性,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曾经指出:“毛泽东同志屡次指示我们,在一切工作中要采取群众路线。”邓小平说;“办什么事也得走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的许多重要文件中,也特别强调党的群众路线。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和自觉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对于做好各项工作,实现振兴中华的宏伟事业,完成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本文就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谈谈以下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总理在领导和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殚精竭虑.他始终认为,环境保护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实事求是和坚持依法治理;要按规律办事并坚持综合利用;同时还应注重向他人学习.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今天,学习、重温和践行周恩来的环境保护思想,是十分必要和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刘强  李保林  高云 《探求》2013,(2):10-14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是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自信,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提.把握实践特色,可从坚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品格、坚持和彰显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坚持和彰显党的群众路线以及坚持和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阔性这样四个视角来认识.  相似文献   

8.
武三中 《探求》2013,(6):5-10,15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而基层党组织则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也是贯彻群众路线的基础力量.基层党组织贯彻群众路线,必须适应基层社会结构的客观要求,找到联系群众、发挥作用的阵地空间.当前社区与群众关系的日益密切向执政党提出了占领这一阵地的客观要求,但社区能否成为我们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成为我们党密切联系群众和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阵地,有赖于加强和创新社区党建工作.我们应在社区党建中贯彻群众路线.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是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制胜法宝和传家宝,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为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事业作出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对群众路线问题,国内理论界已从多方面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众多的学术成果.然而,一些尚有争议、悬而未决的难点问题还需进一步作出阐释解析.  相似文献   

10.
张建华 《探求》2002,(2):30-31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中发展起来的群众路线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我国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对此十分重视 ,多次强调要坚持群众路线 ,指出群众路线是我国、我党取得胜利的法宝。党的群众路线是贯穿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一条红线 ,是活的灵魂。具体来说 ,邓小平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 ,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 ,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上的。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同党的建设的实际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李欢 《社科纵横》2014,(4):10-12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制胜的法宝,在新形势下继承这一光荣革命传统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观察和处理一切社会历史问题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共产党人一切理论和实践的基石,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回到理论的源头追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起点和逻辑起点,探寻其理论渊源,对于厘清思想困惑,坚持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国外学者认为,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贡献。他们对群众路线的意识形态和哲学基础、群众路线与社会生产方式、群众路线与政党领导、群众路线与政治决策、群众路线与警察体制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这些研究从政治研究开始,逐步扩展到经济、哲学和治安方面。由于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理论和激烈的争论,国外群众路线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逐渐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14.
《社科纵横》2017,(2):39-42
十八以来,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有了新发展,对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有了新的科学认识和定位,对党的群众路线实践的最新目标、方向和途径做了新的理论概括,形成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与党的其他理论创新成果一起,极大丰富发展了党的科学理论,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党的领导制度和工作制度中的重要体现和运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这一原则.本文仅就当前必须解决的几个有关问题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60年的艰难探索、成功实践、基本经验,从根本上说,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能离开中国特性、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特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创立的革命道路和毛泽东思想;在当代,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是中国作风的具体内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思想与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相融合,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呈现出中国气派与中国风格。  相似文献   

17.
党的领导在整个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小组中居于主导地位、起支配作用的核心领导。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任务,是确保全面深化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举措。要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必须注重深入学习并加强干部的培养和管理,同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扬"钉钉子"精神,坚决将改革进行到底,才能确保改革的成功。  相似文献   

18.
《社科纵横》2015,(4):15-18
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是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具体思路和方法,以期实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两项活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实现通过在高校学生党员中广泛、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达到促进和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进性建设的效果和目的。  相似文献   

19.
评价一个执政党的执政业绩,不仅要看其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也要看其社会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从党的十六大起,党中央就非常重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各地在实践中也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系,既要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也要发扬民主,坚持群众路线,实现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只有让人民群众参与到社会管理的决策中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同时又保持社会和谐稳定.公共决策、社会公示等新制度新机制的实行,使党和国家的决策更加赢得社会公众的支持.从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出发,积极解决收入差距过大、“拆迁”、“打工”等社会热点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要不断提高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以改革开放30年的成功实践经验作为依据的,而"十个结合"是对改革开放30年基本经验的科学总结,同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联系。"十个结合"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同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关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核心内容,强调了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坚持改革发展稳定、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保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