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要通过增强教学效能感、提升教育理论水平、提 高自我反思能力、加强教育科研等方面进行自我教育,促进自我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对高校教师来说 ,强化自我思想教育是加强其思想教育的最好途径。自我思想教育包括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自我激励、自我调控、自我完善等。影响高校教师提高自我教育能力的主观因素除自我意识外 ,主要是个体社会化即对其社会角色的认知程度 ,自身需要层次的确定状况。客观因素是社会和学校为高校教师自我教育创造的良好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3.
在高校学生中如何加强学生自我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论述了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 ,即“自我培养、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认为这是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高校德育的主体,大学生自我教育是自我意识的高级表现阶段,是青年大学生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本文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可能性以及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基于高职院校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自立型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自立型日语人才"的培养重点是职业核心能力,主要包括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PDCA能力。在现有的JBA教学模式下,采用渗透策略,充分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在行为导向教学法中引入PDCA循环原理,培养学生自我PDCA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我意识、自我教育是一个思想品德形成的内在根据 ,但是人们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有限 ,需要通过系统的指导和帮助。特别是对学生群体 ,通过教育和自我实践锻炼 ,使自我调节和自我认识能力不断提高 ,从而尺可能减少自我意识的局限性、矛盾性和自我控制的不彻底性引起的自我矛盾冲突 ,或者使这些矛盾冲突朝着积极的、正确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浅谈高校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培养适应新世纪的人才,满足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和谐发展、个性和共性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要。要求高等教育必须树立新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注重培养高校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8.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深刻地说明了教育从外部向内部的转化,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转化为学生自我教育的过程。在三二连读五年制大专师范教育中,只有养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才能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本文从自我认识能力、自我激励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方面,调查分析了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就培养师范学生自我教育能力作了一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段利 《人力资源管理》2010,(10):111-112
高职生心理素质培养不仅是21世纪全面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形势下高职生成才和高职院校做好学生教育的需要。高职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可以培养,而且重在培养,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创造良好家庭氛围、社会环境,可以提高高职生心理素质,提高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我们要通过有效的德育教育管理来培养全体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能力,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一代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