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温州模式是温州人的伟大创造,温州人在生存与发展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继承永嘉学派事功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温州化,弘扬温州人精神,逐步形成了温州模式的哲学基础。温州实践、温州人的商业哲学和温州人的本质是温州模式的三个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温州人在实践中不断地对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进行系统的反思,继承永嘉学派事功哲学,弘扬温州人精神,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温州实践,逐步形成了温州人哲学。温州实践的观点是温州人哲学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温州人的本质是温州人哲学的重要内容,温州人的商业哲学、经营哲学和经商哲学是温州人哲学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3.
由温州市市政园林局、温州日报报业集团、《温州人》杂志社、永嘉原野园林工程公司、温州新闻网等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竹叶青杯植物养生、绿动温州系列选美大赛目前已圆满落幕  相似文献   

4.
温州人在长期的创业创新实践中,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温州传统文化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温州人价值观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永嘉学派事功价值观是温州人价值观的历史传承;共生共荣、民本和谐是温州人的基本价值取向;以爱国爱乡为基础、以发展经济为重点、以创业创新为动力和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是温州人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温州人价值观具有凝聚作用、导向作用、塑造作用和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   

5.
补白          下载免费PDF全文
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简介   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浙江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纪念叶适诞辰850周年暨永嘉学派国际学术研讨会”2000年11月在温州召开,来自海内外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和纪念活动。本次学术会议期间共收到论文、专著50多种,会议集中研讨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叶适与永嘉学派的经济思想;2.永嘉学派与当代温州;3.永嘉学派的其他方面思想。   (广言)  相似文献   

6.
正在纪念温州解放67周年的日子里,笔者找到了传奇女红军卓珠英的儿子金鸿南,听他讲述自己母亲在烽火岁月里的故事——卓珠英:1903年出生,永嘉人。1929年参加革命,受命担任红军地下交通员,是一位有34年军龄的老红军。金鸿南:卓珠英长子,1925年出生,永嘉人。1949年参加工作,温州市瓯海区农林渔业局离休干部。  相似文献   

7.
寺前街现在隶属龙湾区永中街道,进入人们记忆的寺前街总是与“永嘉场”连缀,是历史将它坚固地定格在温州人的印象中,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相似文献   

8.
寺前街现在隶属龙湾区永中街道,进入人们记忆的寺前街总是与“永嘉场”连缀,是历史将它坚固地定格在温州人的印象中,挥之不去、抹之不掉。  相似文献   

9.
世温会"民间资本与温州发展论坛"上,籍贯温州永嘉的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院长陈工孟,从美国的金融危机开始说起,并为温州在新形势面前该如何应对支招。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温州出现了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清代学者全祖望《宋元学案·水心学案》按语说:“乾、淳诸老既殁,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断断其间,遂称鼎足”。据此,可见永嘉学派在当时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 永嘉学派渊源悠远,早在北宋“真、仁二宗之际,儒林之草昧时期”,永嘉、瑞安就有王开祖、林石等人乡里讲学授徒。王开祖与王安石为友,注重史学,主张改革。林石是胡瑗、陈襄的再传弟子,习《春秋》之学,“以其说教授乡里”。王、林两人虽学有异同,但都给予以后永嘉学者以良好的影响,使以后永嘉学者能博采各家学说,不依傍门户。特别是  相似文献   

11.
正20多年前,永嘉人季德寿在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创业失败欠下巨额债务。穷途末路之时,他怀揣账本离开宁陕,奔波在半个中国寻找商机。2013年老季返回阔别11年的宁陕县,挨个寻找债主,还债65万元,兑现自己借款时的诺言。因为诚实守信,他先后获评"中国好人""陕西好人""最美永嘉人"和"2017感动温州十大人物"。  相似文献   

12.
正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王羲之出任永嘉郡守,给温州留下了全国独此一份的文化遗产——永嘉华严石砚。但遗憾的是,今人对书圣当年所钟情的华严石砚却知之甚少,甚至连永嘉到底有没有华严砚、什么是华严砚都不清楚了,这实在令一些人忿忿不平,心有不甘,这其中,就有永嘉方志办的高远。2017年初识高远,就听他不断念叨华严砚,因为他觉得我是学地质的,在寻找和确认华严石上有专业优势。2019年5月3日,我参加了高远组织的寻找华严石的野外考察,并在瓯北华严山  相似文献   

13.
正"薛一帖":中医薛定华薛定华(1906—1979),名中医,温州市区人,出身于中医世家。其父薛立夫擅长中医妇科杂症,在温州较有名气。1917年在温州推行种牛痘,是温州市民免费接种牛痘疫苗的第一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聘为"永嘉普安施医施药局"常驻医生。解放后与人联办大康联合诊所。薛定华在父亲的影响下立志学医,先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学西医,后又到杭州中医学院进修中医。毕业后行医,悬壶济世。抗战时期他与汪起霞等人一起,主持  相似文献   

14.
朱子门人周僴和沈僴,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研究者说法不一。争议集中在如下两点:一、周僴是否为朱子门人;二、周僴是否字庄仲。通过比勘和查考现存朱熹语录、语类各本,参证史料和方志,得出的结论是:“周僴”“沈僴”是两个人,都是朱子门人;周僴,字伯庄,温州永嘉人,绍熙四年(1193年)与绍熙五年(1194年)问学于考亭,辑所闻文公语录为《师说》;沈僴,字庄仲,温州永嘉人,庆元三年至四年(1197年—1198年)从学于考亭,有《语录》四卷。  相似文献   

15.
永嘉学派是以"永嘉"(今温州)这一地域性名词命名的学术派别.宋代以前永嘉的学术传统、地域声望毫不起眼,学术上的荒芜与地理位置的偏僻近乎正比.宋代伊始,借助于科举制度的革新,部分永嘉士人开始跨越地理障碍,去学习后来成为永嘉思想来源的洛学,并在求学的过程中,以"永嘉学子"这一集体性称谓获得了学界的重视;同时,洛学或洛学者身份还成为永嘉士人社群集聚或凝聚的媒介,既确立了相互之间的认同关系,又拥有了对本土和群体本身共同的情感.这一基础为近距离地观察他们的相互关系及对学脉延续所起的作用提供了平台,也为洛学在各地传承的社会图景提供了缩影.  相似文献   

16.
从小就酷爱艺术的方胜浩,1998年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放弃了绍兴林业局工作,一个人来到了温州——开始寻求心中的梦想。几年来,参与了一、二期金丽温高速公路环境景观设计、温州市绿色乐园、温州乐园的规划与施工图设计、江心西园二期景观设计及单体设计、瑞安虹桥北路的景观设计、永嘉滨河公园景观设计。2003年创办工程规划设计工作室。从事室内、室外景观设  相似文献   

17.
永嘉昆剧与海盐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戏曲史家通常认为浙江温州(永嘉)是宋元南戏的故乡,在中国戏曲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史上,温州有其特殊地位。南戏在温州一带产生后,很快就传播到浙江各地及邻近的江苏、福建许多地区,并且出现了以这些地方为名的各种声腔,其中最早的是海盐腔。海盐腔滥觞于宋末而盛行于明代嘉隆以前,一度成为一切南唱的代表。昆山腔崛起以后,海盐腔仍在各地上演。现在“永嘉昆腔”中称为“九搭头”的各类早期南曲曲牌.可能就是海盐腔的遗音。与“永嘉昆剧”相类似的,尚有浙西金华一带的义乌“草昆”、浙东台州一带的“黄岩昆”及浙东、浙西“三合班”里的一些早期南曲曲牌腔。  相似文献   

18.
陈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107-107,112
南戏 ,亦称戏文 ,是我国古代最早成熟的戏曲音乐艺术 ,被人们誉为“戏剧之祖”。明祝允明《猥谈》云 :“南戏出于宣和之后 ,南渡之际 ,谓之‘温州杂剧’”。它是用南方语音、民歌小曲合成的一种民间戏曲 ,自北宋末年至元末明初 ,在浙江省的永嘉一带极为流行 ,故又称之为“永嘉杂剧”。徐渭《南词叙录》亦有记载 :“南戏始于宋光宗朝 ,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 ,另曰‘永嘉杂剧’”。南戏的产生早于北方杂剧 ,最初只是一种以村坊里巷歌谣小曲为基础的歌舞小戏 ,在发展过程中 ,大量汲取了宋词、元曲以及诸宫调养分 ,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9.
我们可能忘记了很多名字,却不可能忘记共和国的劳模。我们经历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时刻。却依然被劳模的事迹所感动。一个劳模就是一首动听的乐曲。一个劳模就是一面鲜艳的旗帜。4月30日,在首都人民大会堂,我市又有12人参加了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获得了这一属于劳动者的最高荣誉。这几位新科全国劳模是:温州市长运集团有限公司驾驶员朱士庚:浙江天信仪表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叶朋:瑞安市烟草专卖公司配送中心负责人梁海峰;永嘉电业局电价专职管理员邵若珍:工行温州市分行理财室主任金颖颖:苍南县安盛马蹄笋生产农场场长郑计用:文成县竹禾机械研究所所长王碧琰:温州木材集团公司总经理陈敬南:温州金洲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强:温州晚报要闻部主任郑雪君: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张启瑜:温州实验中学教师胡珏(后三人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个个都是温州人的创业代表。他们,个个都是温州人的精神代表。我们从中选择温州私营老板中的首个全国劳模,温州新闻界的首个全国先进工作者,以及温州首个劳模大户的又一个全国劳模,向广大读者做一报告。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我市接连迎来了两件文化盛事:温州有史以来第一部官方编修通史《温州通史》首发面世、温州收获世界级文化金名片"东亚文化之都"称号。对于当下正在努力打造文化高地的温州来说,这无疑增添了更大的底气与动力。温州是改革开放先行地,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温州模式",浓郁商气的背后是千年的文脉传承、深厚的人文底蕴、独特的文化基因。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温州孕育了永嘉学派、南戏故里、百工之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