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从女主人公凯瑟琳的角度分析了《诺桑觉寺》的主题意义,即女性的自我觉醒和自我实现。这部看似浅显的小说蕴涵了奥斯丁对女性成长的关注与思索。  相似文献   

2.
科林·鲍威尔是美国历史上最具有传奇色彩的将军之一。他从一个出身贫贱的黑人青年,最终成长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第一位黑人国务卿。在回顾自己戎马生涯的《我的美国之路》一书中,鲍威尔说过这样一句话:"所谓领导,就是做出管理科学  相似文献   

3.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学习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他们的认识和体验才会不断深化。体验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  相似文献   

4.
“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古人加强自我修养的一句格言。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是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解剖。今天,这对于共产党员加强思想意识的修养仍然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5.
田芳 《决策与信息》2013,(11):113-114
《宠儿》是美国著名作家托尼·莫里森的杰作之一,并在1988年赢得了普利策文学奖。小说不仅探讨了蓄奴制对奴隶造成的肉体上,精神上和文化上的劫掠,也告诉我们即使奴隶重获自由之后,以前的阴影依然阴魂不散,困扰着他们的身心,甚至影响到他们的下一代。《宠儿》中的主人公丹芙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因为母亲塞丝担心外界的危险,过度保护女儿丹芙,使丹芙养成了羞怯,自卑扣忧郁的性格。本文从四务线索来分析丹芙的人格发展历程:丹芙人格发展的动力一塞丝,丹芙人格发展的导火索一保罗,丹芙人格发展的灵魂雕刻师一宠儿,丹芙人格发展的催化剂一社区生活。莫里森通过描写黑人女孩丹芙的成长历程来表现她对奴隶制独特的看法:她虽然痛恨奴隶制给黑人带来的不幸,也斥责那些沉溺于过去,不能面对新生活的人们。而丹芙就是她创造的一个理想的人物:在灾难中成长起来,能够了解过去,正视过去,以勇敢的姿态迎接新生活。  相似文献   

6.
《秀拉》和《紫色》都是反映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和性别的双重压迫下如何争取独立与自我的优秀作品。两部作品不约而同地揭示了存在于黑人内部的尖锐矛盾,在内容上实现了突破;同时,莫里森和沃克把"姐妹情谊"作为妇女实现自我、争取自由解放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杜凤羽 《决策探索》2009,(18):67-67
教育事业关系着整个国家及民族的未来,师者乃是社会的精魂。而师德,则是师者之精魂。热爱教育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动力,是不断自我提高和完善的前提;而“爱生”情怀对于教师来说是一切爱的基础。精之于内,在于不断修炼和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和专业技能:魂之于外,在于一言一行、待人接物、处事为人正直诚善,堪为表率。只有在对事业的无悔追求和全心热爱中树立起崇高的师德,才能奏响人生的幸福乐章。  相似文献   

8.
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要达到系统思考的目的,自我超越是首要的步骤,而建立自我愿景又是自我超越的必要前提,自我愿景在学习型组织中起着"第一推动"的作用。笔者通过对"五项修炼"过程的分析后发现,自我愿景恰恰又是造成学习型组织的扭曲、偏离甚至失效的罪魁。因为学习型组织修炼的第一推动者和保障者往往是组织的领导者,而领导者在积极推动过程中极易将执行力的理念贯彻其中而破坏深度汇谈的规则,使系统思考最终变成领导者自己的思考。且修炼过程也不可避免发生"霍桑效应",使修炼仅仅停留在"演练"阶段,对实际的组织运作改善作用不大。因此,笔者以为只有通过"学以修性"做必要的辅助,自我愿景才能正确起到第一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90"后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有着明显的时代性,理想信念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分析自我同一性理论的基本观点出发,积极探索可供我国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方法创新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篇经济学杂志中,我看到了一个深深影响我的班主任工作的概念——"成长力"。"成长力"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概念,从静态看,成长力是对一个组织成长状态和潜力的描述;从动态看,它不仅是对组织现有状况的反映,还能预示组织未来发展状况。如何培养班级的成长内驱力?在班级管理的实践和探究中,我尝试将这一概念落实于班级管理,重视规矩,不断改善班级组织管理制度,立足于打造环境,实现自我管理、自我调整、自我激励,培养班级团队的内在成长力,获得学习  相似文献   

11.
郁毅  郭丽 《经营管理者》2011,(8X):309-309
学业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本研究采用《大学生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大学生学习动机量表》对280名大一新生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大一新生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动机的特点,并且进一步探讨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动机的关系,进而更好的指导学生适应在大学阶段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张洪彬 《科学咨询》2009,(16):53-54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学习要以学生的体验为基础".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只有"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他们的认识和休验才会不断深化.体验是主体知、情、意、行的亲历,是学生自我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有了体验学生才能获得感悟、获得能力发展、情感升华,良好的个l生品质才得以形成.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心理教师的自我成长关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实效性和持久性。本文从维护心理健康、提升专业素养、反思工作成效、寻求专业督导四个维度阐述了心理教师实现自我成长的实然性指向。  相似文献   

14.
"一日三省",就能在"省"中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吃一堑长一智,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吾日三省吾身",这是古人加强自我修养的一句格言。一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应该是经常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检查,自我解剖。今天,这对于共产  相似文献   

15.
刘淇 《领导科学》2015,(3):30-31
<正>胜任是对领导者的基本素质要求,领导者不断成长的过程亦是领导胜任力不断提高的过程。领导成长离不开环境塑造、组织培养、机遇垂青与自我努力等,领导胜任力的提升亦需要方方面面因素的长期作用,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贵人相助"。哈维·柯尔曼说:"在影响一个人晋升的各种因素中,工作表现只占10%,给人印象占30%,而在组织内曝光机会的多少则占60%。"赵忠祥在其《岁月随想》中感慨道:"一个人本事再大,如果没有朋友的帮助,  相似文献   

16.
“反思式”总结,可以强化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相似文献   

17.
在官场,要不要保持自我?要在多大程度上保持自我?官场和自我存在本质上的冲突吗?官场,是一条越走越失去自我的路吗? 陶渊明在官场进进出出,有12年之久。29岁谋得一个小官职,叫江州祭酒,发现无用武之地,很快就辞了。  相似文献   

18.
陈杏 《决策探索》2007,(22):91-92
一、白人主流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白化自我的祈求 《最蓝的眼睛》的切入点是主流文化下的审美观.美国社会是一个由欧裔白人控制的、曾有过奴隶史的发达社会.  相似文献   

19.
宋媛媛 《经营管理者》2013,(22):342-342
法国20世纪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巨著《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昂扬着自我追求和人格力量的巨著,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形象以激荡的旋律,撼动着亿万读者的心灵。本文以此书的主人公作为研究对象,从自我追求的形成,过程和毁灭三方面深入剖析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特质——对于人的自我本质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李荣娣 《经营管理者》2014,(34):218-219
自我分化可以从内心分化层面与人际关系分化层面来界定,它是个体成长的一项关键任务。原生家庭决定着子女的自我分化程度,使个体对婚姻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当家庭中成员间情感融合,就会出现有症状的人或有症状的关系。本文从鲍恩的自我分化理论,分析原生家庭对婚姻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