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一辈革命家从西柏坡进京赶考,带来了西柏坡的党建思想与西柏坡红廉文化。西柏坡红色廉政文化是西柏坡时期的革命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党在革命与建设过程中核心价值的体现。继承西柏坡红廉文化的精髓,有利于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推动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
西柏坡精神蕴含着共产党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新中国的伟大理想,也深刻体现了中国人民企求洗刷百年屈辱,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文明社会的顽强信念。西柏坡精神是中国精神在中国民主革命实践的集中体现,深刻凝聚着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和大公无私的政治情怀。西柏坡精神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源泉,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文化载体。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大力弘扬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3.
"红船精神"自提出以后,得到了学界的深度阐释和研究,其中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这些认识误区主要有:红船起航于浙江,红船精神诞生于浙江,具有历史必然性,非浙江莫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部"源头活水"。事实是: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红船精神诞生于浙江,但对红船精神的阐释应超越浙江、超越地域性因素;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源,而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更非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全部"源头活水"。只有准确认识红船精神,科学阐释红船精神,才能彰显理论的深度和其历久弥新的思想光芒。  相似文献   

4.
从一定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艰苦奋斗是通过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凸显的.新中国成立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艰苦奋斗通过抗美援朝精神、大庆精神、红旗渠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建设精神彰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会主义开创时期,艰苦奋斗通过"98"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时代精神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艰苦奋斗通过劳模精神、塞罕坝精神、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新时代精神表现.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谱系的内在品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仍然需要弘扬和培育艰苦奋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关于西柏坡精神是一种时代精神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柏坡精神之为一种时代精神,就在于它内涵着改革创新的时代要求,体现着中国共产党人认知和实践的统一,是社会主体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自警自律、开拓创新、不懈进取的永恒动力.其时代价值是源于其自身所具有的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实现其时代价值的实践途径是:将政治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将精神文化转化为理想信念;将思想成果转化为制度成果;将弘扬西柏坡精神落到实处,提升其精神"生产力".  相似文献   

6.
王玉平教授是河北省中青年优秀社科专家,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她独辟蹊径,勇攀学术新高峰,开了我国系统、深入研究西柏坡的先河.2007年6月5日,笔者就西柏坡精神的内涵、关于西柏坡精神的新的研究视角以及在教学中如何利用西柏坡精神的教育资源等问题采访了王玉平教授.  相似文献   

7.
西柏坡精神的本质特征包括开拓进取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和民主协商精神。铁道兵精神本质特征主要包括牺牲精神、爱国精神、敬业精神和创造精神。西柏坡精神和铁道兵精神彰显了中国精神的特质,是中国革命精神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凝练和升华,西柏坡精神是孕育铁道兵精神最重要的精神源泉。弘扬西柏坡精神和铁道兵精神是全面从严治党的价值支撑,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8.
南路人民革命所蕴含的革命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刚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儿女的优秀品格。与红船精神、井刚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比较,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又具有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9.
党在西柏坡时期,中国革命进入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关头。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系列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利益的政策。这些政策体现了党在西柏坡时期对农民利益的极大关注,对于动员农民积极参加革命,保证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起了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久林 《中华魂》2008,(12):42-44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延安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铸就了伟大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民族精神的升华、革命精神的结晶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强大思想武器.是  相似文献   

11.
琼崖革命中所蕴涵的革命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琼崖革命精神与其他三者相比较,因其独特的孕育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具有自己鲜明的特性。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八一"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革命遭到惨痛失败的危急关头,为了挽救中国革命,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探索,这三大起义所体现出的革命精神定义为"八一"精神。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创新和升华。  相似文献   

13.
全方位、多视野观照中国革命精神,指出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发源地和生长点,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集大成和制高点。从井冈山精神到延安精神勾勒出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的斗争中所体现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的心路轨迹。  相似文献   

14.
陈开枝 《源流》2023,(9):16-19
<正>吕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一脉相承。2021年9月,吕梁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不断解放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解放思想是我党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本文主要通过对解放思想的发展过程的历史研究,进一步论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解放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还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与影响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发展和践行方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对西柏坡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对于如何“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运用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党和各族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胜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发展和壮大建立了不朽的功勋,而且还利用自己独特的身份与影响为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在西柏坡精神的形成、发展和践行方面更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过程中,研究和探讨毛泽东对西柏坡精神形成与发展的贡献对于如何“着眼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着眼于增强全党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历史事件。毛泽东站在中国革命的高度阐述了五四运动反帝反封建和倡导文化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批评了五四运动存在的形式主义错误方法和知识分子脱离工农群众的缺点。毛泽东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五四运动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指出五四运动是中国新式革命的开端,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也准备了国民革命。在此基础上,毛泽东揭示了五四精神的深刻内涵,并将其归结为爱国主义精神、民主科学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毛泽东关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的论述,对推进五四运动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后,国内学界关于独立自主思想的研究逐渐系统化和理论化,实现了学术性与政治性、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结合.具体来说,学界主要围绕独立自主思想的渊源、形成和发展、科学内涵等方面内容展开研究.国外学界对于独立自主思想的研究,主要以中国共产党的主要领袖为对象的人物研究为路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线展开.对独立自主思想的进一步研究,应把其置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国共产党党史、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发展史之中考察.在当前学术界多数学者通过国家与国家之间、政党与政党之间关系解读独立自主思想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阶级的独立自主来研究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