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全球化内涵十分丰富,它既是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全方位沟通、整合和渗透的客观历史进程,又是各民族国家间建立在金融和生产一体化基础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共同化的过程。美国佛罗里达大西洋公共行政学院阿里·法拉兹曼得教授认为,全球化是多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共同体在其民族政治的发展上都有其独特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国俄罗斯族作为我国靠近俄国边疆地区的新生少数民族之一,其民族政治发展过程较为特殊.中国俄罗斯族的民族政治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民族政治发展的自发与自治阶段;二是民族政治发展的隔离与分治阶段;三是民族政治发展的整合与重构阶段;四是民族政治发展的政治一体化阶段.对其各阶段民族政治发展特点的研究,有利于族际间的认同和国家认同,也有利于构建国家良好的周边环境.  相似文献   

3.
帮助后进民族是先进民族应尽的义务;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是国家根本利益之所在;各民族间的互助从来都是相互的帮助。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必须维护和发展各民族间的互助关系;为了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维护和发展民族间的互助关系;为了保证边疆稳定与国家的政治统一,更要维护和发展民族间的互助关系。  相似文献   

4.
财政是国家行使其政治、经济职能的重要工具。在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法中同样担负着重要的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制定的目的,就是要保障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发展;维护国家的统一;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调动各族人民在国家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积极性,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其中核心问题一是要切实保障少数民族享有充分的自治权利;一是要切实帮助少数民族大力发展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和教育事业,尽快改变民族自治地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逐步消除民族间  相似文献   

5.
殖民时期英属印度教派矛盾的加剧导致了穆斯林民族主义的兴起,巴基斯坦国家思想的提出是这场运动的产物。以阿赫默德汗的"穆斯林民族论"、伊克巴尔的"穆斯林国家论"和真纳的"两个民族、两个国家论"为思想基础和主要流派的"两个民族"理论是巴基斯坦立国运动的三大理论来源。作为英国落实"退出印度"政策的关键性步骤之一,《蒙巴顿方案》最终确认了成立巴基斯坦自治领的政治原则,"两个民族"理论实现了从早期穆斯林思想家的一种政治理想到建立穆斯林民族国家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阿沛·阿旺晋美在《求是》1990年第6期发表文章,指出:民族问题历来是关系多民族国家兴衰安危的重大问题,他认为,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的政治基础;而民族区域自治是保障民族团结的基本政治制度;加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则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他强调,在实现了政治上的民族平等以后,帮助少数民族迅速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逐步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消除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这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历史任务,也是马列主义  相似文献   

7.
胡延新 《学术论坛》2012,35(1):62-65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发生的巨变涉及到了国家的各个方面:政治、经济、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区都需要国家认可统一的民族管理体制和民族政策。其任务在于最大程度地促进社会的统一,保证不同民族人们的利益的协调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统一俄罗斯的各民族发展和民族间合作。  相似文献   

8.
独立以来,为了维护国家的安全与稳定、领土的完整、边疆的和谐,印度中央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民族、宗教、文化和社会措施。这些措施也让印度中央政府实现了边疆治理的目标,但是中央政府的边疆治理不仅仅只是实现中央政府的边疆治理目标,边疆地区的反响也是中央政府边疆治理成效的主要反映。而边疆地区对中央政府的边疆治理却有不同的看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中央政府的边疆治理予以认可;另一方面是对中央政府边疆治理的不满。  相似文献   

9.
印度的自然条件,诸如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物产等的特殊性既加速又延缓了印度社会进步,尤其表现在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教派林立、民族众多和语言的复杂、政治上长期分裂以及屡遭外族入侵等方面。笔者仅就自然条件对古代印度的经济与政治的影响谈一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市场经济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比较复杂,但从旅游发展的方面分析,大致可以找出几个典型的模式,即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国家模式,以西班牙为代表的旅游发达国家模式,以印度为代表的不发达国家模式,和岛国模式。  相似文献   

11.
从印度的IT产业发展、经济增长和核力量展现等方面阐述了印度的崛起,着重分析了印度在大国关系改善方面取得的成绩,指出印度的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印度未来发展不可回避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印度从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出发,对本国的战略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整,"西进"战略即是其中之一."西进"战略是印度国家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为印度开展积极的邻国外交创造了有利条件.印度实行的"西进"战略有其历史因素和文化背景,而美国对南亚战略的调整也对印度的"西进"战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目前,印度的"西进"战略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3.
长期严重失业对印度政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严重的失业和贫困不仅使底层人民觉醒,用选票决定政党更迭,而且对印度宗教、种姓、族群冲突以及国家分裂倾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解析印度失业对政治的影响可以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对待失业问题提供一种警示。  相似文献   

14.
田中阳 《云梦学刊》2003,24(6):66-69
在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中,与对爱情作纯化虚幻描写相对的是对欲的描写,这欲是赤裸裸的情欲、肉欲、色欲、性欲。20世纪中国市民文学对“欲”的描写,成为一个热点、焦点和卖点,既有对古代近代市民文学的继承,更具有这个世纪的本色。早期鸳蝴派言情大师们大都将“情”与“欲”完全对立起来;海派作家更多地是从生存意义上来理解人性的,来理解人的性本能的,在现代的意义上为性、色作辩;从1949年至1976年,中国大陆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市民文学,爱情成为禁区,也就不可能有性爱描写;八十年代,性的描写还以爱的包装、爱的寓言的形式来呈现,九十年代,文学创作中性的姿态更为突出,性已成为一种普遍的言说姿态。  相似文献   

15.
仇华飞 《社会科学》2007,(12):48-55
随着欧盟的进一步扩大,大规模的经济改革和整合运动提高了欧盟在重要领域——高科技、高技能和高附加值的商品和服务领域的竞争力,对欧盟与美国经贸关系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随着欧美经贸关系范围的不断扩大,近年来,欧盟与美国的经贸关系基本特征呈现合作与摩擦共存状态",摩擦性合作"(conflictual-cooperation)是对欧美经贸关系的恰当描述。但从全球总体经济利益上看,欧美双方基本协调行动,双方都致力于推动和维护双边经贸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6.
李明军 《阴山学刊》2007,20(1):39-43
只有在文化史的视野下,才能突显中国古代艳情小说的特异性。艳情小说既是一种文学类型,又是独特的文化现象。放纵与禁忌的奇异杂糅,显示了艳情小说对欲望和情感的独特理解。而这种理解所表达的性别政治观念,是界定言情与艳情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7.
印度一直把中亚看作是自己"延伸的邻国",两个地区从远古到现代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存在着诸多联系。文章试图从古代、中世纪、近代及冷战期间四个阶段论述两个地区间的交往和联系,以期为我们在新形势下解读崛起的印度同中亚地区的关系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印度尼西亚土生华人文学中,有着大量的情爱故事.在故事的叙述中,透露出土生华人了解中国的强烈愿望.他们将中国的情爱故事--梁祝故事,转化为一种对"神话"的记忆男为爱生,女为爱死的情与爱的神话.这个神话,通过"记忆",深化在印尼土生华人情爱故事中的"一些套子"与"结构"之中.土生华人在"重写"自己的情爱故事时,一方面透露出一些"中国神话"的影子;另一方面,这种"重写",也重在发挥,在发挥中叙述"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中印关系是当今重要的大国关系之一。近年来,中印两国关系的发展走向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印建交60周年之际,两国关系虽然稳定发展的基调未变,但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障碍尚未完全消除,双方在经济联系不断增强的同时,政治互信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在中印共同崛起的过程中,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增进共识,化解分歧,成为未来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李运昌 《阴山学刊》2006,19(4):87-91
在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相互联系的行为体纷纷通过经济的手段进行“博弈”,实现政治大国目标,是日本战后外交追求的主要目标。从国际政治经济学角度看,日本对中国、东盟、印度、非洲和拉美等地区推行经援外交,其实质在于为其政治目标服务。从日本的经援外交的发展与变化,分析日本在经援外交上的成败与得失,可为新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的制定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