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通过解读《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阐释论析了西欧近代史上的两种民族主义:即以法国为代表的民主主义的民族主义或称政治民族主义和以德意志为代表的文化民族主义或称防卫型民族主义。前者随近代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国家的产生而形成、发展,后者则意从文化上统一处于分裂的德意志,将文化民族主义作为德意志政治统一的思想和文化先导。  相似文献   

2.
德国经济现代化的容克资产阶级的德意志道路 ,在威廉二世时期不仅具有推行“世界政策”的物质可能性 ,而且具备时代的必然性。德国政治现代化的特殊性使得德意志帝国明显地带有半专制和半封建性 ,它是产生和实施“世界政策”的政治条件和政策选择。德国社会结构现代化的特殊性 ,为“世界政策”提供了内部条件。德国思想文化现代化的特殊性所造成的军国主义思潮泛滥和民族沙文主义膨胀 ,为威廉二世“世界政策”提供了意识形态根据和自我辩解的理由 ,成为其疯狂扩张政策的思想动力。因此 ,“世界政策”绝不是威廉二世个人作用的偶然 ,也不是帝国主义普遍性的必然 ,而是德意志现代化特殊性的必然结果和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欧洲的心脏地带发生了一件极为引人注目的事件——德国统一。成就这一伟业的是普鲁士首相俾斯麦。他顺应历史潮流,勇担民族统一大任;顶住了国内外各方面的反对压力,选择"铁血道路";打消了资产阶级夺权的企图,压制自由主义;将奥地利驱逐出德意志联邦。俾斯麦制定出正确的政治外交和军事战略政策,凭借出色的外交手腕和顽强的毅力,一步步扭转时局,通过三次成功的王朝战争实现了在普鲁士领导下的德意志的统一。俾斯麦在德国统一过程中扮演了主角,他的历史功绩应予以基本肯定。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国内史学界认为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阶级基础是德国垄断资产阶级—容克贵族,这一结论忽视了一个重要问题,即纳粹党的基本成员为什么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中下层民众?事实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小资产阶级对代表垄断阶级利益的魏玛政府失去了希望,致使寻找新的政治势力来帮助他们改变现状。而这种政治愿望与纳粹党的政治主张相一致。纳粹党将小资产阶级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形成一股极为可怕、破坏力极大的政治力量,并在他们的支持下问鼎中央政权。因此,纳粹党上台后虽代表垄断利益,却不是以垄断资产阶级—容克贵族为阶级基础,它的阶级基础是以小资产阶级为主体的德国中下层民众。  相似文献   

5.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6.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立之前,德意志民族在政治经济学领域中的成就,显得比较贫乏。由于德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条件,德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一产生就为资本主义辩护而走上庸俗的道路。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德国社会特殊的历史发展,排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在德国取得任何独创的成就的可能性。”然而,在德国芜杂的经济学园地里,毕竟还有一二朵比较绚丽的花朵。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者李斯特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以下简称《国民体系》)就是其中的一朵。革命导师恩格斯在评价这部书的时候,认为它不失为“德国资产阶级经济学著作中最优秀的作品”。  相似文献   

7.
对跨国资产阶级的认识是解析全球化中阶级关系变化的一把钥匙。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出发,结合全球化现实和近年来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论述了跨国资产阶级的现实存在及其必然形成的经济和政治根源;从五个方面讨论了跨国资产阶级的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资产阶级对国家机器的性质和功能,对民族国家内部的阶级结构,对全球阶级斗争以及民族国家内部阶级斗争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是左右近代社会发展的两大新型阶级。但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使得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这样一种畸形发展的社会道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阻碍。江西的情况同样如此。一、江西近代工业的出现江西近代工业是随着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的不断深入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9.
政党政治是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政治发展和政治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民初,西方政党政治思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政党政治理论和社会政治学说,而且对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实践和政治发展也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由于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的影响以及急剧变化的政治风云和较为复杂的阶级关系,政党政治思潮所体现的时代特征和局限也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0.
德意志帝国是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的产物,在其成立时的政治架构特征具有联邦主义色彩,随着帝国统一的日益巩固和力量的强大,逐渐向中央集权主义方向发展,并最后导向专制主义。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帝国内部也出现向民主化和议会政体转变的迹象,然而由于封建势力的强大,德意志帝国政治长期滞后于经济的发展。到20世纪初,德国依然是一个以容克贵族势力为主、资产阶级参与统治的“容克资产阶级帝国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11.
1919年6月28日,德国在协约国的武力胁迫之下签订了完全背离“十四点原则”的《凡尔赛和约》,接受战胜国提出的对德国异常苛刻的惩罚。这种严厉的惩罚不但损害了包括资产阶级、容克贵族和普通民众等阶层在内的整个德意志民族的物质利益,而且严重践踏了德意志民族感情,伤害了德意志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引起了德国社会各阶层的强烈反抗和普遍抵制,刺激了战后德国民族复仇主义的勃兴。  相似文献   

12.
德意志统一只能是一场内部军事、政权势力与敌对的外部军事、政权势力之间的较量。德意志资产阶级与容克阶级之间的妥协 ,决定了帝国的妥协性。德法矛盾产生有三个原因 :德意志民族主义 ;普鲁士军国主义 ;未来的帝国联邦主义政治结构。德法矛盾对德意志帝国以及整个欧洲格局都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3.
1834年建立的德意志关税同盟在经济领域迈出了德国国家统一的第一步.普鲁士是关税同盟的盟主,它利用该同盟控制了中小邦国,排挤、打败了奥地利的势力,以"小德意志道路"实现了德国的第一次民族统一.  相似文献   

14.
德国法西斯的兴起,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所谓历史的原因,即历史的继承性、历史的惯性力所然。纵观德国从资本主义产生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历史,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资产阶级出世晚又没有完成德国统一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使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极端软弱,德国社会长期保留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历史传统,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容克贵族融合在一起,变成容克资产阶级。这是不同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独特的“德国现象”,是德国法西斯兴起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认真分析德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德国法西斯产生并夺取政权,是20世纪2、30年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德国法西斯的兴起,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历史的原因。所谓历史的原因,即历史的继承性、历史的惯性力所然。纵观德国从资本主义产生到帝国主义时期的历史,由于德国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资产阶级出世晚又没有完成德国统一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使德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极端软弱,德国社会长期保留有浓厚的封建专制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军国主义历史传统,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容克贵族融合在一起,变成容克资产阶级。这是不同于其他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独特的“德国现象”,是德国法西斯兴起不可忽视的历史原因。认真分析德国近代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德国法西斯产生并夺取政权,是20世纪2、30年代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历史合乎逻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从19世纪德国统一以来三部宪法(《德意志帝国宪法》、《魏玛宪法》、联邦德国《基本法》)中国家元首从皇帝到礼仪元首的嬗变中可以看出,国家元首地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民主化的推进。由此可以看出,近代以来德国所经历的是"外植内生结合型政治现代化模式",所走的是渐进与突变相结合(改良革命型)的曲折道路。  相似文献   

17.
纳粹文化从德国统一那一时刻起就掺杂着民族主义与容克军国主义思想,纳粹党采取了一系列欺骗人民的手段,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通过宣传纳粹思想和文化,并制定一些为纳粹党服务战争的文化政策,将纳粹的独裁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最终,德国人民成为纳粹掠夺他国利益的工具,也正是这些文化政策的实施,使德意志民族遭受了巨大的灾难与痛苦,对德国二战前后的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代,德意志民族始终被民族认同问题所困扰,德国也被德国人称为一个麻烦的祖国。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德国的发展和稳定的大问题。造成德意志民族的民族/国家认同危机的原因,是由于德国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所致,即德国位于欧洲的所谓中间地带,但是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德国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即德国历史一再遭遇断裂,极不利于民族意识的形成。在欧洲近代民族国家形成的过程中,德国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政府,全民性的共同归属感的形成再遇障碍。在决定性的19世纪下叶,德意志民族国家终于建立,但是三个德意志民族国家均以失败告终,致使民族意识一再遭受重创。德意志民族的国家—民族认同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9.
面对着外敌的入侵,费希特认为要挽救德意志民族濒于危亡,唯一途径就是实施民族教育.费希特主张通过民族教育重新塑造德意志民族,其内涵是以道德教育和精神教育为主,培养一个全新的人.费希特通过民族教育唤起德意志人民的民族意识,从而为争取德意志民族解放提供了强大的群众基础,也为德国的统一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是人类社会进入近代以来的两大潮流 ,其间 ,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政治运动 ,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推动欧洲各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和民族国家的构建。民族主义作为国际关系中最为活跃的因素 ,塑造着世界的面貌 ,确切地说欧洲近代民族主义形成于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过程中 ,尤其是法国大革命 ,极大地激发了欧洲各国人民的民族情感 ,使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充分地结合起来 ,掀起了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高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