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借助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安徽孙村服装产业集群社会网络的联系进行分析,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距离、网络中心度、中心势、凝聚子群和核心-边缘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孙村服装产业集群联系网络密度一般,是一种较弱联结状态,处于产业集群的成长阶段。NCXYS的点出度最大,反映了其处于服装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对其他企业的辐射作用较强。NCXYS、FX、QXSX、ZQ、YHA的中间中心度较高,表明它们处于整体网络的核心层,联系较强。整体网络中存在8个子群,第1子群对第3子群及第7子群对第8子群联系的密度系数较高。  相似文献   

2.
论产业集群中的知识溢出与知识共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健  曹静 《统计与决策》2007,(14):56-57
集群企业的知识溢出和企业间的知识共享现象,是产业集群中的两种特殊现象,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集群的知识管理以及提升集群整体的竞争力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企业间合争机制的博弈分析,阐述产业集群优势的发挥是以企业间独特的合争机制为基础的。这种合争机制既有利于获得规模经济,又有利于互动式学习和技术扩散,它将原本孤立、松散的各种要素有效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了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产业集群作为介于市场和科层制的中间组织,集群内企业间的关系己经演化成复杂的既竞争又合作的博弈关系。文章以群内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为现实背景,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进行创新机制模型构建,通过SPSS软件和AMOS软件对相关集群数据在企业竞合层面上进行分析,讨论了创新优势形成的微观机制,明确了企业间竞合互动在创新优势中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学术界对于集群升级的内部网络推动和外部全球价值链拉动一直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多层次网络视角出发,通过理论剖析与案例论证,研究发现产业集群升级既有集群本地个体网络、产业链网络的推动作用,也有外部网络的拉动作用,三个层次的网络各有不同的作用,共同促进产业集群的不断升级。  相似文献   

6.
基于生态学模型的产业集群均衡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与生物种群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文章基于生态种群学理论模型,分别对网络型和中卫型两种集群模式在竞争共生和合作互利共生条件下的均衡机制作出具体分析,并得出结论:集群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而又合作互利是产业集群保持稳定均衡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同时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也产生了一些负面效应,由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的独特特点,造成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污染一直没有引起注意。随着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产生的污染必须要引起重视。为了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对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走循环经济之路进行研究,以促使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8.
信任协调:企业集群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宁  朱廷柏 《统计与决策》2005,100(14):149-150
作为企业集群软环境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间的信任机制,在如何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减少不确定性和风险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人在探讨信任的涵义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间信任的特点,论述了集群内部信任的建立途径,并进一步阐述了信任在集群内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西方国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与完善,一些经济管理学家从各个角度对集群形成这一重要的经济组织现象进行了一些研究.在我国,以专业产品区、专业镇为主的产业集群网络形成了民营企业的群体力量.集群地区内不断集聚的资源、信息和企业配套能力使企业间相互沟通、要素供给与技术扩散更加方便,交易成本降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与外部市场、信息、资源利企业(包括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扩大交换更具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在理论研究方面,新产业区学派提出了灵活的专业化理论,认为建立在灵活的专业化基础上的竞争、合作、网络、制度构成新产业区竞争力的源泉;创新环境学派提出只有根植于当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网络才能为企业合作提供稳固的基础;集群学派认为产业集群本身就代表一种合作与竞争的组合;集体效率理论则提出集群企业间的联合行动能够产生集体效率。在案例研究方面,斯密茨和纳达维等一批学者对南亚和拉丁美洲几个典型集群面临危机时的合作实践进行了研究,萨克森宁等学者则考察了发达国家的集群企业合作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创业人才作为产业集群的关键人才资源,对产业集群演化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文章从产业集群规模、核心企业和内部网络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萌芽阶段、成长阶段和成熟阶段的主要特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创业人才在不同阶段对产业集群演化的推动作用,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产业集群的关系网络出发,基于加权小世界网络,研究产业集群的知识网络绩效。提出用节点间的传输距离、传输频率、知识价值量、知识构建维护成本来衡量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的绩效,并得出了其对产业集群知识网络绩效的影响函数。  相似文献   

13.
基于复杂网络视角的集群创新网络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网络是产业集群实现创新功能的合作创新体系,文章通过对复杂网络三种常见模型的特性进行分析,结合集群创新网络的结构理论,深入探索集群创新网络所具有的小世界和无标度结构特性及集群网络在受到攻击时所具有的稳健性和脆弱性;并阐述了集群网络的结构特性对于集群的资源整合能力具有重要影响,使集群的资源整合过程具有较高的效率和较广的范围。将复杂网络理论引入到集群创新网络的研究中,实现了对集群创新网络的多角度探索,有利于集群创新网络实现有效知识转移,为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勇  曹丽莉 《统计研究》2005,22(8):22-8
一、引言提起高新技术,我们会想到硅谷;提起汽车,我们会想到底特律;提起电影,我们会想到好莱坞。这看似极其平常的现象之中其实隐藏着深层次的答案——产业集群。在哈佛大学的教授迈克尔·波特第一次明确提出“集群(Cluster)”概念之前,产业集群理论一直游离于主流经济学之外。波特将产业集群纳入竞争战略的研究,改变了产业集群理论在经济学界的边缘化状态,并引发了研究产业集群理论的热潮。波特认为“集群”是“某一领域内地域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集团和关联的组织,通过商品和辅助活动相联系。集群的地理范围从单一的城市到省(州)、国…  相似文献   

15.
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其目的在于促进产业集群内知识的积累、溢出、共享,为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创新平台,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揭示其演化的内在动力机制与路径,文章借鉴自然界生物种群竞争与合作的共生演化理论与思想,用企业产值来反映区域产业集群演化过程的外生变量,建立了企业产值增长的竞争与合作型Logistic模型。在厘清稳定点的条件之后,通过数值仿真方法对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产业集群的演化动力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与合作态势以及外部环境与企业间相互关系;同时,还与企业的初始产值、竞争力、合作性以及产值增长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创意产业集群化趋势十分明显,而建立创新网络是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文章采用演化经济学的动态观点,构建了创意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企业合作行为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出影响创新网络中企业合作与否的关键变量为合作成本、合作收益、对外部资源的有效吸收和利用程度、与合作伙伴进行合作的风险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集群内创新网络企业合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1循环经济与副产品交换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以生态规律为指导,通过生态经济综合规划、设计社会经济活动,使不同区域的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生产共生组合,使上游生产过程的原材料,实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达到产业之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使规划区域的物质和能源在经济循环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形成可以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角度去解释。文章以浙江为例,剖析了企业家群体“推销——创业——模仿——集群”的演进路线,探索产业集群和企业家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推销员转变、企业裂变以及其他职业人员的加入,使得企业家数量迅速膨胀,形成企业家群体,同时也形成了产业集群,而亲缘、血缘、地缘维系的社会网络是企业家群体和产业集群的关键因素。随着社会网络突破了三缘的边界,浙江产业集群也有了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中国产业集群的识别方法及类型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产业集群的概念界定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行业间存在着广泛、复杂和密切的经济联系,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行业就形成了一个行业集合体,这种行业集合体就是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