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意人生,是一种审美人生;诗化世界,便是一种审美世界;这是中西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生和意义世界。这种追求既是一种文化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审美方式,西方传统文化精神肯定的是宗教方式。中西不同的审美文化产生两种不同的诗化人生方式;即中国的崇尚虚静和西方的标举迷狂。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诗人之所以要在自己的人生中设立一个诗意化的世界,完全是由于他们发现了人的存在的悲剧性之缘故,这是中西诗人人生诗意化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2.
<烦恼人生>中所描写的日常生活世界,展示出的是一种"常人"身处其中的日常生存状态,具有平庸、重复、压抑等特征.小说中的主人公印家厚一方面受困于现实生存压力下不可企及的物质追求,另一方面又承受着物质生活困境所带来的精神折磨,这使他在琐碎平庸的日常生活中无可避免地走向沉沦境地.而面对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这种人生困境,印家厚也自觉或不自觉地做出了挣扎努力,只不过相对于日常生活本身所具有的强大惯性来说,这种挣扎终究显得有些苍白和无力.  相似文献   

3.
奥地利宗教家、哲学家布伯在《我与你》一书中认为人生与世界具有两重性 :一是“为我们所用的世界” ,一是“我们与之相遇的世界” ,可以用“我—它”公式称谓前者 ,用“我—你”公式称谓后者。布伯的思想蕴涵着很深刻的意义 ,即以万物为认识对象和征服对象的活动不是人类生活的全部 ,人生的最高意义不在于人己分立、物我隔离的“主客关系”式 ,而在于对民胞物与、万物一体关系的领悟。布伯的见解对于片面地陶醉于主体认识客体和征服客体的我国思想文化界来说 ,应有振聋发聩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人生幸福,莫过于内心淳朴。淳朴是心灵深谷的幽兰,是生命世界的暖春,是人生慈悲的情怀。淳,就是真实、自然、纯洁、善良;朴,就是淡雅、质朴、素简、平和。淳朴,就是清清的心灵,淡淡的喜乐,怀抱着对生活的热爱,任凭俗尘纷扰,我自清风朗月,以生命本来的样子呈现于世,安之若素,不浮不躁,多美好的意境啊。  相似文献   

5.
人生静美     
染墨流年,岁月沉重;时光安然,人生静美.静,本义为松开争夺的手去看蓝天,后引申为踏实而安祥.世界从来宁静,浮躁的是人心.人浮躁在大千世界,花宁静在大地怀抱.若不是欲火熊熊燃烧,人生亦如花般宁静而淡雅.  相似文献   

6.
戴望舒一生留下诗稿不多,九十余篇,但诗人以他独特的眼光观察世界,书写人生,表现艺术,既熔铸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关注和积极探索,更是饱含着诗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因而在诗坛上占有不可或缺的位置。力图从诗人对艺术和人生的融会贯通为切入点,剖析他的诗歌创作,以求更全方位地深入了解诗人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先简要论述了独特的个人经历形成了张爱玲独特的、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生体验。然后结合文本阅读 ,详细地分析了在其悲观主义的人生观、人性观、审美观的影响下 ,张爱玲在小说中冷静地掀开生命那件“华美的袍子” ,残酷地描绘了人生的虚无荒诞 ,呈现了人性的自私丑陋。从而阐明 ,张爱玲的独特的小说世界来自于她独特的心灵世界 ,并由张爱玲这一个案引起人们对小说创作理论的思考。  相似文献   

8.
梁漱溟的一生纠结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伴随他走过的一生中,个人精神追求和国家民族忧患之间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多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多向度性。这种多向度性一方面使他的眼光往往比别人独到而深刻,另一方面又使得他的思想和人生常常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充分展示了这种独到和深刻,也反映了梁漱溟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金点强 《今日南国》2006,(18):46-48
在世界各国的政要中,有一群不折不扣的电影迷,他们深深地迷恋上银幕,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电影成了他们人生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哲学不仅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问,同时更是人生的反思,人们虽然过着同样的物质生活,却因为有了不同的反思和觉解而使人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根据一个人对世界的理解,对人生智慧的把握,特别是对自己所做事意义赋予的不同,我们可以把人生大致分为四个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哲学的任务就是帮助人们尽快提高他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1.
解读梁漱溟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漱溟的一生纠结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和中国问题.在这两个问题伴随他走过的一生中,个人精神追求和国家民族忧患之间形成的强大张力,使得他对很多问题的思考多了一些常人所没有的多向度性.这种多向度性一方面使他的眼光往往比别人独到而深刻,另一方面又使得他的思想和人生常常陷入难以解决的矛盾之中.世界文化三期重现说充分展示了这种独到和深刻,也反映了梁漱溟试图调和这种矛盾的努力.  相似文献   

12.
苏轼的作品为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世界,其文字传达出的人生体验、人生思考、人生境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对人生模式的选择和文化性格的自我设计.  相似文献   

13.
唐君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的,他对人生的一切看法和观点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他认为,生活之价值在于如何启迪人生的智慧、发现人生的真理、保持宁静的心境、确立自我之精神、体验价值之存在、发现人生之价值;要注重心灵之发展,心灵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并在自然世界中发展、应注重心灵之自我肯定与自我超越、心灵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对自我生长之途程,唐君毅提出了十种生活内容之形态,即十层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4.
朱光潜的“人生的艺术化”理论是审美人生观的典型理论,解救人生面临的困境,改善和美化社会道德伦理,构建独立品格的学术体系是人生艺术化理论的三维支点。他试图通过这一理论的倡导,构建和谐的生活世界、社会范式和学术境界,对我们今天的生活依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唐君毅的人生观是建立在其心本体论哲学的基础上的,他对人生的一切看法和观点都强调了心的主导作用。他认为,生活之价值在于如何启迪人生的智慧、发现人生的真理、保持宁静的心境、确立自我之精神、体验价值之存在、发现人生之价值:要注重心灵之发展,心灵存在于自然世界中并在自然世界中发展、应注重心灵之自我肯定与自我超越、心灵在精神世界的发展。对自我生长之途程,唐君毅提出了十种生活内容之形态,即十层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16.
《阅微草堂笔记》展示了文人丰富的梦幻世界。梦是文人人生追求和高雅情趣的表现:有追求科举与官禄的科名梦,有反映乾嘉学风的学术梦,有思考人生的哲理梦,有神秘灵感的诗歌梦,还有梦寐以求的古董梦。梦也是文人浪漫风流的感情世界的表现:有凄婉惆怅的爱情梦,有人欲放纵的艳遇梦,还有浸染男风的相思梦。梦表现出当时文人独特的人生追求和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17.
张冠 《百姓生活》2014,(10):47-48
身高2.36米的孙明明曾是世界上最高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他的女友是身高1.90米的黑龙江女子手球队前守门员徐艳。两人携手所到之处,无不吸引世人好奇和羡慕的目光。鲜为人知的是,这对体坛世界最高情侣终成眷属,曾经受过人生挫折和低谷的考验……  相似文献   

18.
从《狂人日记》开始,鲁迅本着“为人生”的创作目的,在他的小说中始终演绎着普通人的人生,实践着他的改良人生、改良社会的的愿望,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展示了这些普通人的人生悲剧,对整个封建社会及其上层建筑予以无情的批判和彻底的否定。  相似文献   

19.
人是教育的、受教育的和需要教育的,教育影响着人的生存方式。人的存在特性决定了教育对人生影响的天然性,教育的本质使教育对人生的影响有着深广性,教育的效应使人产生区分性,同时教育对人生的影响也有其局限性。只有认清教育对人生的意义和影响限度,才能正确把握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功用,达到教育对人生的真正观照。  相似文献   

20.
路遥前辈是真正用"土地"和"劳动",为陕北的平凡者而深情歌唱的第一人。本文主要论及路遥先生在陕北的特殊地位;路遥生平及其创作成果;分析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简评《平凡的世界》并非《人生》之继续;综述路遥创作思想倾向以及路遥先生对我国当代文学的贡献与意义影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