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是两位作者提交1989年年底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举行的“今日马克思主义:传统与分歧”国际会议的一篇论文,后来于1990年3月进行修改补充。此文尚未发表过,但作者同意译者译介给中国读者。文章对当前国际上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发展、演变、危机和一些新学派、新趋向作了介绍和分析,提供了较多最新资料和动向,可供我国学术界研究参考。罗纳德·奇尔科特是美国加利福尼亚河滨分校的教授,专长于政治学、政治经济学、发展研究与拉丁美洲研究,是美国进步刊物《拉丁美洲透视》的创办人和主编,曾于1989年访问中国。他的主要著作包括:《拉丁美洲:对依附性的斗争及其他》(1974),《巴西共产党:冲突与结合,1922—1972》(1982),《比较政治学理论:探索一项范例》(1981),《发展理论与不发达理论》(1984),《巴西东北部的权力与统治阶级》(1990)。他也是《依附论与马克思主义:辩论的解决》(1982),《发展理论:生产方式论还是依附论?》(1983),《拉丁美洲:对发达与不发达问题的资本主义观与社会主义观》(1986)等书的编者。爱德华·奇尔科特是美国新社会研究学院的经济学博士研究生。文章共分四个部分:一、马克思主义危机的根源,二、向马克思回归的两项运动,三、80年代的新方向,四、前景。这里译出的主要是三、四部分。  相似文献   

2.
论脱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钩”问题是依附论等激进派学者讨论第三世界发展问题时时常提及的一个主张,学术界有不少争论。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是著名的依附论学者,他在这篇文章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美刊《政治科学评论》1977年第3期刊载了彼得·H·默克尔写的《德国政治科学的动向》一文,综合报道西德政治科学的产生、发展、主要流派、主要研究项目以及某些学派之间的论战情况.摘译如下.  相似文献   

4.
1971年12月27日,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美国经济学协会第八十四届年会的理查德·艾黎讲座上作了一篇题为《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的讲演.罗宾逊夫人在讲演中提出了资产阶级经济理论正在经受第二次危机,并对美国凯恩斯派经济理论展开了猛烈的抨击.我国学术界对此讲演曾作过介绍.鉴于这场论争有助于我们了解垄断资产阶级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演变,现将罗宾逊夫人的《经济理论的第二次危机》和美国凯恩斯派代表人物詹姆斯·托宾的《英国剑桥与美国剑桥之间的论战》两篇文章的摘要一并刊出;同时,我们请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黄范章同志写了一篇文章:《从"两个剑桥之争"谈起》,对这场论争的背景和意义,作了扼要的评论.  相似文献   

5.
50年代末到7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同以卡尔·波普为首的批判理性主义学派展开了一场论战。这在当时的西方社会科学界算是件大事,史称“实证主义论战”。在法兰克福学派一方,以赫伯特·马尔库塞对波普的批判最为犀利、系统。早在1959年,马尔库塞就发表了一篇批评波普的文章,该文后于1973年编入他的《批判哲学研究》文集,改称《卡尔·波普与历史规律问题》。众所周知,波普为了纪念“法西期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历史命运的必然规律的信念的受害者”,写了《历史主义的贫困》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波普在西方之所以名噪一时,与他在这两本“…  相似文献   

6.
埃及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在七十年代曾发表过一系列论述第三世界经济发展道路和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等问题的著作和论文。他的学术思想在非洲、西欧和其他地区有一定影响。对于阿明提出的观点,各国学者一直有不同看法和争论。本文作者对阿明的帝国主义论进行了批判。作者肯定阿明的贡献,同时指出,阿明虽然在许多方面代表了对依附论的一种改进,但仍受到依附论所固有的方法论上的局限性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萨米尔·阿明教授发表在《非洲政治经济学评论》第1期上的《积累和发展:一个理论模式》这篇文章,扼要而又准确地概述了他对当代主要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的《自力更生与新国际经济秩序》这篇文章,是为联合国"非洲经济发展和计划化研究所"写的,1976年11月由该所发表.1977年美国《每月评论》杂志7.8月合刊刊登了这篇文章.同年日本《展望》杂志12月号加以转载,并在文章前面加了日本一位评论家的《解说》.为了介绍阿明对若干问题正面阐述的论点,我们特从《每月评论》中摘译,同时将日本评论家的《解说》一并摘译发表,供分析研究阿明和苏联学者论战的参考.文内插题是我们参考日译文加的.  相似文献   

9.
堕负论札记     
古印度正理派和佛教的因明学都有对堕负的探讨。佛典《方便心论·明负处品》列有十七种负处;正理派扬弃《方便心论》,整理出二十二种负处,公元四世纪富差耶那作《正理经疏》,正理派的堕负论遂得完备。世亲又吸收正理派所发展了的堕负论,写成“堕负处品”一章,编入《如实论》中,它比较全面地吸收了《正理经》第五卷第二章内容,但并非全面照搬,而是在许多问题上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可以说,世亲是堕负论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10.
目前,国际学术界在发展问题上主要有两派理论:现代化理论和依附理论。现代化理论力求从整体上把握一个社会发展的轨迹,强调社会内部结构的均衡演进,但是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民族特性重视不够,并多少忽略了外部环境的影响以及发达与不发达的联系。依附理论建立了“中心——外围”、“外围资本主义”等概念,把不发达问题纳入世界体系中考察,探究了第三世界落后的历史和现实原由。但是它过于注重外因,容易导致悲观主义。作者认为,两派理论各有长短,在有些论断上针锋相对,但又有内在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1.
据塞内加尔《太阳报》1981年4月22日报道,今年4月,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举行了一次"马克思主义与积累理论"的讨论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联合国经济发展和计划研究所"所长、著名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康斯坦斯大学教授哈特姆·埃森汉斯,以及非洲和塞内加尔的一些社会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首先作了一个概括性的发言.他建议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为什么资本主义在欧洲而不  相似文献   

12.
美国《比较政治学》杂志1979年1月号刊载的这篇文章,是对近年来出版的有关“阶级与阶级冲突”问题的六本书的综合评述。这六本书是:《劳动分工——现代资本主义制度里的劳动过程与阶级斗争》,安德烈·戈尔兹编(1976年);《阶级结构的社会分析》,弗兰克·帕金编(1974年);《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当代英国研究》,约翰·韦斯特加德和亨利埃塔·雷斯勒合著(1975年);《先进社会的阶级结构》,安东尼·吉登斯著(1973年):《工人阶级的社会形象》,马丁·布尔默编(1975年);《当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各阶级》,尼科斯·普兰策斯著(1975年)。作者除介绍上述著作中提出的问题,还就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阶段的阶级和阶级冲突的新现象、新观点,进行理论上的探讨。这对于我们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状况和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不无意义。  相似文献   

13.
据东德《史学杂志》1979年第6期报道,柏林洪堡大学经济科学部经济史所会同德国统一社会党中央马列主义研究所、“布鲁诺·罗伊施纳尔”经济大学和民主德国经济科学院经济史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法国社会学评论》杂志1980年第2期发表了巴黎现代史研究所迪亚娜·平托的《战后意大利社会学[1950—1980]》(见本刊1982年第1期“论著提要”)。意大利帕尔玛大学社会学研究所C.朱塞佩·罗塞蒂教授对平托的分析提出了不同看法。《法国社会学评论》1982年第2期发表了罗塞蒂的《致D.平托》和平托的《答罗塞蒂》两篇文章。这两篇文章均涉及意大利社会学发展状况以及有关意大利社会学发展问题的不同见解。  相似文献   

15.
依附论是以发展中国家的不发达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宏观发展理论,通过不断修正和对新现象的诠释使其仍会保持持续的影响力。全球化语境下,依附论的意义和局限都更加清晰,给了我们很多有益的启示:“中心———边缘”结构仍是世界体系的基本结构,“边缘”国家谋求发展只能在此结构内上升,全球化使“边缘”国家具有更多依附发展的机遇。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国际战略是实现中国顺利发展的关键。中国发展的国际战略应以进入世界体系的“中心”为目标,以参与、利用和改造现有国际秩序,扩大对外开放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匈牙利《经济》季刊1982年第1期刊载霍尔瓦尼·卡博尔的一篇文章,介绍企业领导的培训问题。他说,我们的时代是世界性竞争的时代,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竞争,而且是领导和管理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经济日本经济的国际化趋势及其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布局 ”.“‘’‘””“””’二’.’·‘’······……《世界经济》战后日本基础结构资本存量及其国际此较····一《世界经济》经济增长与工资结构—1955年日本工资实志分析 ‘’‘”’“’.””“··················……《世界经济》日本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要点··················……《日本问题》关于战后日本的投资管理,·························一《日本问题》日本国倩的市锡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依附理论的创始人、世界体系学派的代表人物、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教授安德烈·贡德·弗兰克的新作《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原文书名为 :Reorient:GlobalEconomyintheAsianAge) 1 998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次年获得了世界历史学会图书头等奖 ,在东西方学界引起高度重视和争议 ,褒贬不一 ,见仁见智 ,有人视之为路标性著作、经典之作 ,也有人认为他是标新立异。无论如何 ,《白银资本》也算得上是世界体系学派继沃勒斯坦的《现代世界体系》之后的一部力作。《白银资本》对世界体系理论的…  相似文献   

19.
美国密执安州立大学政治学系的科学、理性与现代民主研究会”将于1990年5月10日—12日在密执安州东兰辛召开研讨会,主题为“西方传统的技术问题——20世纪的思考”。到会发言人包括:G.A.科恩(《论马克思》)、谢尔登·沃利(《论批判理论》)、赖纳·谢尔登(《论海德格尔尔》)、G.甘特姆(《论海德德格尔之后的思想》)、威廉姆·高尔斯顿和杰丽·温伯格(《论自由民主理论》)。  相似文献   

20.
据苏联《近代史与现代史》双月刊1986年第3期报道,苏联和阿根廷学者联合举办了第3次学术讨论会,研究拉丁美洲问题.历次讨论会都是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和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维克托里奥·柯都维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1次学术讨论会于1982年在莫斯科举行,讨论了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