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2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由于家庭教育的单方缺失,学校教育就不可推诿地需要及时地为家庭教育补位。作为农村寄宿制初中,通过问卷调查,对其现象进行了归纳,并详细分析了成因,提出将农村留守儿童的情感教育与学校常规教育教学相结合的对策方法,以寻求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校是一所新兴的城乡结合部小学,学生来自县城周边农村或者偏远乡村,调查显示:我校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942多名,占全校人数的48%,这些留守儿童中31%住在出租屋里,86%的孩子接受隔代监护,26%系单亲监护,2.3%系寄养监护。学校在通过多种渠道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同时,也通过代理家长等方式加强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和教育工作,但是,留守孩子中呈现出来的孤僻、自卑等消极情绪,对学习的被动、厌恶,甚至恐惧等心理,以及叛逆、偷窃等不良行为习惯依然存在,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经调查,导致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留守家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我校现有留守儿童1368名,占在校生的55%强.因此,我校就农村留守儿童亲情关爱模式进行了创新研究,同时创建了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让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具体做法如下: 一、开展因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力度不够且亲情缺失的问题进行关爱,使"留守儿童亲情服务中心"教师成为留守儿童爱心爸爸和爱心妈妈 (一)模拟家庭 为了补偿亲情缺失和家庭教育不力,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关爱,设计模拟家庭活动.即:每位教师认领几个留守儿童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给予照料和关心,并在节假日、学生的生日等特殊日子,把他们带回家,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得到亲情般的关怀.我校有的老师利用主题班队会给学生过生日;有的老师在学生生病时送学生去医院看病,学生打吊针时守着学生;有的老师经常经常同留守学生在同一寝室睡觉,这些无声的爱唤回了学生缺失的亲情,同时帮助她们找回了自尊、自爱、自强.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由于从小缺少家庭关爱和社会关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了他们在学习、心理、道德上的缺失。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是祖国的未来,现在留守儿童分布范围之广,数量之多,问题之重,已使之成为社会不可忽视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教育问题值得我们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不断扩大的特殊群体,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目前我国农村的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的心态堪忧;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导致学习状况不容乐观;缺乏亲情关爱导致的生活问题等。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成长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充分发挥学校在关爱农村留守儿童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家庭的监护引导作用,加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6.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村)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7.
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极弱群体。他们不仅物质贫穷,更重要的是精神贫穷,表现为精神缺"爱"、心理缺"疏"、学习缺"导"等三个方面的特征。在精准扶贫脱贫、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留守儿童关爱问题。在多中心治理理论的指导下,要解决留守儿童关爱缺失问题必须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合力共同解决,即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力量的协同合作,形成良好持续的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不断转移,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开始凸现,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因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教育的缺位、社会教育的缺乏等原因在很多方面都存在心理问题,应整合社会资源,净化学校社区环境,强化家庭教育责任,改进学校教育方式,共同关注和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为农村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和谐的成长空间,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弱势 群体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基本缺失的条件下,在道德品质、学业成绩、心理状况、及身体安全方面出现的不良问题,给留守儿童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家庭、学校和社会应该齐抓共管:家庭方面应弥补亲情的缺失,提高“隔代教育”的质量;学校应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社会方面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改善农民工的经济状况。  相似文献   

10.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一个难点问题。针对留守儿童在学业、心理、行为、安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众多专家、学者进行了专项研究。在查阅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教师另辟蹊径,提炼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策略,来丰富留守儿童研究宝库,以期对广大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者有所启发。中共中央政治局2010年6月22日通过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也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作为教育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应对教育热点问题,责无旁贷。为此,我校教师查阅国内外教育教学研究成果,提出了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理念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引导机制,探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成了当前基础教育的一个盲点,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村人口的素质,也将影响新农村的和谐发展.几年来,我校对留守儿童的管理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一、深入调研,准确掌握学校留守儿童情况 我校要求各班对留守儿童进行一次系统排摸,并分"单留"和"双留"予以登记造册,做到了家底清、情况明.到目前为止,已为留守儿童建立了档案,为切实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个社会到底能提供给留守儿童什么样的成长环境?社会关爱与实际的付出,还可以完善到什么地步?留守儿童的尊严可以得到保障与维护吗?据对重庆市五所农村小学的调查表明,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存在差异。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两所寄宿制留守儿童学校为实验对象,机关干部、大学生志愿者、武警官兵、医务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组成实验工作组,以活动为载体,从"4+1"层面对留守儿童实施培养干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可以说,"4+1"的培养干预模式是能有效改善和提高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中还提出了留守儿童学习焦虑与对人焦虑二大心理健康发展的障碍因子,为实现关爱留守儿童的主要目标进行了初步的实证探索。  相似文献   

14.
"4+1"教育模式是关爱留守儿童行之有效的模式,是一项划时代的民生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作为农村学校有幸参与了这一教育模式的探索过程。经历过兴奋、迷惘和淡定的心理历程,投身于模式的规划以及实施和提高的历程;见证了学生由心理缺失、行为无羁、亲情匮乏、营养不良到活泼开朗、行为规范、阳光健康、全面发展的成长历  相似文献   

15.
农村留守儿童幸福感普遍缺失,作为教师要用爱心、诚心、耐心去帮助他们,做留守儿童的幸福守护者,把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的幸福家园,让留守儿童在爱的阳光里幸福健康地成长.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伴随农村“打工潮”产生的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在内地农村学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加之由于缺少父母关爱、有效的教育和管理等因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因此,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就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谈几点个人看法,以期引起社会各界对此问题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17.
新农村实践     
《领导决策信息》2010,(37):22-22
重庆“六大计划”关爱农村留守儿童 为切实培养和照顾好全市130万农村留守儿童,重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近日联合下发《重庆市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计划》,将在全市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计划、农村留守儿童培养模式创新计划等六大行动计划,实现留守儿童“学业有教、监护有人、生活有助、健康有保、安全有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了孤单寂寞的留守儿童,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更是责无旁贷.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过程中,人口流动频繁.于是在农村教育中出现了-个特有的群落--农村留守儿童.目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道德教育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偏差;家庭教育缺位,日常行为不容乐观;心理关怀缺失,情感发育不良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在给新农村建设带来源源不断财富的同时,也给农村教育带来一些新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已经成了学校教育的新课题.这个新课题的出现,班主任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中已经缺少了最急需、最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心理受到极大的打击和伤害,这时候,班主任那慈祥的关爱显得特别重要.应怎样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快乐成长,在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几点经验,就是要认真开展好“一问、二进、三在、四乐”四项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