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在中国历史上,大凡"盛世"都注重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开发与经营。而我国古代历朝中央通过移民屯垦、兴修水利、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向西部地区传播内地先进技术和文化,促进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祖国统一,增进了民族团结,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总结历史经验,为当今国家西部发展战略提供某些借鉴,是十分有益的。  相似文献   

2.
一个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有赖于交通条件的改善,而交通的发达,又带动和促进这一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商品经济迅速崛起,突飞猛进,无不与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关。南昆铁路的开通,必将为沿线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带来新的契机,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大通道,加快沿线民族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沿线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迅速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富裕和繁荣。  相似文献   

3.
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的民居客栈的发展为例,从古城环境、住宿、交通、餐饮、娱乐、购物几方面进行了游客满意度的对比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善交通条件、提升服务质量、提供特色餐饮、三地协同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西部交通发展对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国家"十二五"规划为指导,从西部大交通体系建设、交通建设资金的筹资与管理、交通与西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三个方面,对西部交通发展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5.
一、西部开发概述美国大陆广阔无边,殖民地之前,除了沿河森林地带的少数居民和印第安人外,大部分地区荒无人烟。在这荒无人烟的大地上,布满着适于耕种各类粮食作物和商品经济作物的大片土地,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其间河流纵横,为农业和工业提供了丰富的水力资源,同时也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然而,在西部开发之初,移民们的西进过程中充满了艰辛和危险。因为当时的西部尚处于地理  相似文献   

6.
江西地区自古即有水陆交通之便,宋代水陆交通进一步拓展,新建了多条驿道,加强了对道路的整修与维护,极大地改善了本区的内外交通条件,有力地促进了江西社会经济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沿黄河区域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交通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和谐发展的主题。因此,沿黄河区域公路规划有利于促进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和晋陕大峡谷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加快山西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促进全省协调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8.
促进教育发展既是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西部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手段.从国际经验看,发展教育的职能正日益成为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为促进教育发展,改善发展的人文状况和环境,西部地区地方政府应确立教育发展的政策目标,并相应建立扶持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制度政策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西部大开发就整体和大局而言,要突出重点,这个重点宜放在四川盆地。这一地区仍是目前全国唯一交通运输紧张地区,从上海到重庆逆水行舟要七天七夜。尽早构筑上海至重庆的沿江铁路,与长江水运等一起组成发达的沿江综合交通走廊,才能从根本上打破四川盆地千百年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闭塞局面,拉近内地与沿海的时空距离,改善西部投资环境,加快西部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10.
加快西部铁路建设,推进西部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志东 《兰州学刊》2001,(4):47-47,19
一、铁路在西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历史证明 ,没有发达的交通 ,就没有发达的经济。俗话说“路通”才能“财通”。西部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缓慢 ,其原因固然很多 ,如历史的、自然地理的原因等 ,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基础设施薄弱 ,这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明确提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 ,特别是交通基础设施要先行建设 ,要适当超前。由于西部 12省区 (市 )的地域辽阔 ,据资料表明 ,西部地区的土地面积 685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土地面积的 71%。另外 ,西部地区资源较为丰富 ,是我国煤炭、石油…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与推进西部大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西部大开发的非均衡发展战略 ,要求合理选择重点地区使其发展为区域的增长中心 ,并依托交通干线 ,“以线串点 ,以点带面”形成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带 ,带动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长江上游经济带是一个跨越中国西南中南腹地的重要经济带 ,是整个长江综合经济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是长江经济带建设与西部大开发战略相结合的产物 ,是国家西部开发战略的重要措施 ,其目的是要通过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 ,推进西部大开发  相似文献   

12.
一、东西部差距迫使我们从加强经济联合角度寻求新的发展对策 由于受传统因素、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和人员素质影响和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东部地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全国性改革开放,一方面给西部地区注入了新的活力,经济建设有了长足发展;而另一方面,又给西部地区带来了新的压力,与东部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扩大。东部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实施沿海开放战略之后,先后开辟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5个特区、大特区,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重点开发上海浦东等。这为我国沿海地区面向世界,吸引世界实业界投资我国沿海地区创造了良好环境。正是这种良好的开放环境和基础条件,使沿海地区以吸收海外资本和技术,发展“三资企业”、“三来一补”项目,输出产品和劳务为载体的外向型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短短几年时间,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国民生产总值达200亿元左右的城市,工业产值达100亿元左右的县  相似文献   

13.
重庆民族地区现存古镇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民族团结曾发挥重要作用,其发展的主要原因有地理位置的重要、交通条件的便利、物资交流的需要和盐丹资源的开发等。重庆民族地区古镇发展的当代启示主要体现在科学规划区位、促进集镇发展,改善配套设施、推动集镇发展,促进物资流动、繁荣集镇经济,依托特色产业、加快集镇发展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自2005年中国人民银行"北京会议"确定川、黔、晋、陕试点民间借贷以来,西部地区民间金融问题成了关注的热点。西部地区的民间金融才刚刚进入初级阶段的同时,东部地区的民间金融对该地区民营经济的发展已经做出了巨大贡献,且未来趋势越来越好。因此,本文选取浙江苍南县和贵州镇宁县分别代表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落后地区,分析比较民间金融在东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期望能找出改善落后地区民间金融发展较缓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桑杰 《青海学刊》2003,(3):70-71
党的十六大总结了五年来党领导全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回顾了十三年的基本经验,提出了二十一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近年来省交通系统广大职工认真贯彻十五大精神,紧紧抓住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乘势而上,使青海的公路交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条件得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后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但产业结构、技术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却并未表现出同等程度的改善或提升.采用30个样本省份1995-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西部大开发在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以及地区经济趋同的同时,也使得西部地区的碳排放(尤其是人均碳排放)与其他地区相比增长更快,与此同时,西部地区与碳排放相关的因素和条件(如产业结构、技术水平、市场化程度等)未得到显著改善.在既有的资源禀赋、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以及经济发展方式下,西部大开发初期着力于固定资产投资和资源、能源开发,忽视教育事业、市场化改革、技术创新等软环境建设,导致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碳排放相对增加.因此,在今后的西部大开发规划中,应当着力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软环境建设,重视人力资本积累和技术创新,提升市场化水平,才能在发展地区经济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西部地区(指广西、云南、贵州、四川、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十一省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战略地带,在今后这关键的几年中其发展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因此,西部地区的发展已经引起世界人的极大关注,各种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层出不穷。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原因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的因素很多,但西部地区经济结构的落后性是其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因此,深入研究西部地区的经济结构,指出其改善和优化的方向和措施,是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8.
西部地区是我国"资源与能源的战略基地",亦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关键地区。实施低碳经济,改善环境质量,对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环境发展战略具有重大意义。西部地区推行低碳经济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为制度供给不充分、制度安排效率较低等,同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亦对该地区低碳经济制度创新形成了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实施西部大开发 ,是我国跨世纪的战略部署。目前关于西部地区开发问题的讨论 ,集中于西部地区开发的历史、现状及前景展望 ,西部地区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开发中必须处理好的某些关系等方面。本文试图从西部地区利用外资角度作一些有益的探讨。利用外资对西部地区的开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我国西部地区利用外资既存在政策优惠、资源优势、环境改善等有利条件 ,也面临着总体投资环境落后、投资来源受到限制等不利因素。要加强西部地区利用外资的力度 ,必须着力改善投资的环境、推行更优惠的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利用外资 ,从而对推动西部地区的开发向着既定目标前进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速铁路对京津冀经济圈要素流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速铁路兴建后,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旅途时间的缩短,劳动力要素在京津冀区域间的流动更加频繁,区域间产业的转移使得资本要素呈现出流动性.便捷的交通促进了区域间人才和技术的交流、合作,为信息资源的共享以及信息的通畅流动奠定了物质基础.随着客、货运输的逐步分离,既有铁路货运能力的提升将加快区域间物流业的发展,加速区域物流系统的形成,促进京津冀经济圈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