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年过八旬的陈立仁老人曾经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近年来,她被脑梗塞、心脏病和严重的关节炎困扰,已经失去了生活的自理能力,正当全家人为她今后的生活一筹莫展时,得知吉林省医保有了新政策。陈老师眼含热泪激动地说:“要是没有这么好的医保政策,我只能在家拖累同样有病的子女,哪能到这么好的地方养老啊,这下我的日子见亮啦!”陈老师说的好政策就是今年5月1日起,吉林省在长春市刚刚启动实施的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试点。像陈老师这样的失能人员,个人不用多缴医保费,到养老或护理机构接受医疗照护,每年能减少负担4万元左右,据估算,试点城市长春市出台此项政策后,将有10万人次受益,将减轻参保人员个人负担1.25亿元左右。这一惠民新政的推出,极大地缓解了失能人员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受到了群众的普遍欢迎。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逐年攀升.失能老人长期卧床,需要长期照料,医疗保险并不能完全覆盖这部分费用.我国急需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失能老人进行救助,填补覆盖空缺.江苏省南通市于2015年作为试点推行护理保险制度,在制度试点过程中暴露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不足、市区内部医疗护理资源配置不均、长期护理保险所需专业护理人员的缺失的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中国老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1年、2014年两期的调查数据,构建Tobit固定效应模型和Mlogit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老年人失能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冲击,以及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和社会医疗保险对这种冲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老年人重度失能显著增加照料费用、住院费用,导致家庭医疗费用负担加重;老年人重度失能、中度失能均会显著增加照料时间。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养老保险均对重度失能导致照料费用增加有一定的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医疗保险对中度失能带来的门诊费用增加有负向调节作用;社会养老保险对轻度失能、中度失能老人的门诊费用增加有正向调节作用。基于此,本文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失能老人子女护理假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以长期处于失能状态的参保人群为保障对象,重点解决长期重度失能人员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等所需费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社会性难题,吉林省在全国率先起步,在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的情况下,"稳步走、不停歇",经过了前期的试点和摸索,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5.
老龄化的问题引起了各界的关注,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逐步引起政府重视,政府系列政策文件多次提到长期照护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健康中国2030"战略引领下,通过分析山西省城市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现状,来构建适合山西省省情的城市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体系.  相似文献   

6.
地方动态     
蒲江县百岁老人顺利签约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成都市蒲江县大兴场镇一位年满百岁的高龄老人王某患有小脑梗塞、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生活无法自理。蒲江县医保局在得知她的实际情况后,主动作为,积极联合保险公司实地走访,详细了解老人长期护理服务需求以及期望护理方式,并当场进行了城乡居民长期照护保险申请受理。经过严谨细致的评估,老人被评为重度失能一级。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年社会,失能老人数量日益增多,其照顾服务的供给主体——家庭照顾者逐渐进入人们视野。文章根据江苏省南京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调查数据,描述了家庭照顾者的基本特征、照顾压力以及对社区服务的评价,运用二元Logit模型发现影响他们购买正式照顾服务意愿的因素除了照顾者年龄、失能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和家庭经济收入之外,照顾压力、照顾时间和照顾主体以及是否有人协助照顾老人都对其购买意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国已迈入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社会.自然衰退、病理性老化、慢性疾病及重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上升,失能老人群体规模不断扩大.现阶段,家庭照顾是大多数失能老人所主要依靠的照顾模式,在这种非正式照顾中,家庭照顾者承担了照料中所面临的各方面包括生理、心理、经济、社交压力等.同时,家庭照顾者的照顾表现也直接影响其照料水平,因而对家庭照顾者的关注及能有效提供的外部援助日益得到重视.下文结合照顾者的现实困境、压力产生原因等,以及南京市失能老人家庭照顾政策支持问卷调查,探究政策支持系统的完善程度与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深,银色浪潮正给社会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老有所养成为老龄化至为关键的问题,探索新型社会化养老模式已迫在眉睫.以分级诊疗推进失能老人医养深度结合,是推进养老、护理、康复三位一体的医养结合新模式,能够弥补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模式的不足,也是对失能老人养老难题的突破性探索.本文拟以分级诊疗为契机推进失能老人医养深度结合,并对其独到优势、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完善建议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杨黎敏 《劳动世界》2016,(17):12-1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传统的社会家庭观念的延续,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各方面压力等问题亦凸显出来,这就需要国家、社会、各团体组织的共同协作,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外部资源,来更好的缓解家庭照顾者的照料压力。现阶段,国内学术界对于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基于开展的南京市调查问卷结果,通过对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对社会支持系统的认知情况和对现有福利需求层次的分析,试图揭示家庭照顾者的政策支持效果以及社会福利需求等问题,构建失能老人家庭照顾者的社会支持体系,为国内学术界在此压力的研究提供本土化的研究经验。  相似文献   

11.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剧,失能及半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亟需解决.我国已有部分城市开始试点长期护理保险,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城市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本文通过对我国试点城市在长期护理保险实践过程中,在筹资方式、资格认定、护理服务供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借鉴日本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实施和完善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前,失能老人的数目不断增长,失能老人照护及养老等问题面临一系列困境.本文从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三大养老方式入手,强调政府、社会、家庭及个人多方在照护失能老人方面的责任,探究失能老人养老对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失能、半失能老人数越来越多,学术界对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服务的研究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讲述我国长期照护服务递送模式的单一现状及德国长期照护服务的多元递送模式,从而得出我国应借鉴德国多元递送模式适当调整目前现有的递送模式,最大化实现失能老人对长期照护服务迫切需求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医疗照护保险是指对被保险人因为年老、疾病和意外伤残等导致身体上的某些功能全部或部分丧失,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入住医院或养老机构接受长期或短期的康复和护理时所支付的各种费用给予补偿的一种健康保险。医疗照护保险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人们必需的险种。美国、德国、日本等都建立了长期医疗照护保险体系,我国在这方面目前处于探索阶段。2014年以来,长春市为解决失能人员的日常照料和医疗护理难题,在开展前期大量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决定于2015年建立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制度并列入“幸福长春”建设20件实事之一,吉林省政府确定长春市为全省唯一的试点城市。5月1日,长春市本级失能人员医疗照护保险正式启动,县(市)双阳区和九台区将在年底前启动实施。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长春市于今年5月1日在启动医疗照护保险制度以来,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长春市将失能人员的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纳入社会保险基金补偿的这一做法在全国尚属首创,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制度空白,有效建立起了养老护理、疾病治疗、临终关怀“三位一体”的医疗保险模式,实现了生活照料护理与疾病治疗的无缝对接。制度实施一个月来,运行平稳,长春市共有35家定点照护服务机构开展了医疗照护保险业务,照护保险统筹基金已支付97.5万元,已有463名失能人员享受到了照护保险待遇,初步取得了“患者减负担,医保少支付,机构得发展,服务更规范,就业增岗位”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失能老人增多,政府须加快探索建立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以满足老人不断增长且日益多样化的护理需求.本文通过对S市老年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提出要建立和完善"家庭—社区—机构"三维长期护理服务支持体系,并通过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衔接家庭、社区、机构三方的护理功能,使老年人融入一个完整的社会支持网络,以满足日常照料、健康照护、社会交往和精神慰藉等基本需求.  相似文献   

17.
成都崇州市医保局多举措打造“银色”医疗保障体系,养力保障老年人群体医保需求。崇州市医保局积极推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牢牢把握“评估、照护”两个关键环节,深入推进长期照护保险试点丁作,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目前,崇州市有1163名老人享受了长期照护保险待遇,占亨受总人数的89.5%。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照护保险制度体系中,长期照护保险协议照护机构作为制度试点的载体,其提供的照护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和对政策的信赖指数。2017年7月,成都市正式启动长期照护保险(以下简称“长照险”)制度,开始着力构建契合市情、多元筹资、精细管理、社商合作的长照险制度体系。截至2020年6月,长照险制度覆盖全市参保人员859.87万人,共有2.68万名失能人员享受长照险待遇。成都市青白江区自启动试点工作以来,从提升照护机构服务质量和规范可持续运行入手,探索照护机构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信息化管理完善人社服务 长期照护保险信息管理平台是以失能人员档案信息为核心,依托人社金保专网,围绕失能人员信息管理、失能服务、基金流转三大业务,按照"一库、一平台、多应用"的总体设计思路建设的一整套功能完善的平台应用,为参保人员、评估人员、商保公司、经办机构等对象提供了信息化支撑.  相似文献   

20.
世新 《劳动世界》2016,(22):59-59
人社部于近日印发《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决定在河北省承德市、吉林省长春市、上海市、重庆市等15地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保险制度主要覆盖试点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计划利用1到2年时间,探索建立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提供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