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会计处理较为复杂而且不易理解,是会计实务中的难题之一.本文根据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的特点,将会计处理流程进行了分拆,降低了会计处理难度,并对两种情况下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
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方法包括成本法和权益法。投资企业增加或减少投资导致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相互转换。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转换处理的基本思想是遵循追溯调整法,即假设从原取得的投资开始就采用权益法,把原取得投资采用成本法下的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调整为权益法下的账面价值。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的转换处理既体现了未来适用法的理念,也体现了追溯调整法的理念。  相似文献   

3.
由于投资方持股比例的下降或控制权丧失等情况的出现,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方法(成本法与权益法)可能会出现转换.本文主要讨论由于减资引起的成本法转权益法下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翁玉良 《经营管理者》2013,(16):392-392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是以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中对成本法与权益法正确运用为基础,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实质上是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相似文献   

5.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合并财务表报准则》及其相关会计准则与1994年制定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要求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照权益法调整,在合并财务报告准则中要求母公司按照权益法调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这些新规范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合并财务报表准则(解释)》征求意见稿中并未给出将成本法调整为权益法的具体方法,本文拟就此问题加以探讨,为合并财务报告准则的具体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可以采用权益法或成本法,一般认为权益法可以更好地反映投资方在被投资方所有者权益中享有的份额,但权益法也存在自身缺陷.本文主要讨论了权益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权益法下顺流与逆流交易的会计处理思路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会计基础与会计计量标准两方面的理论依据上来剖析成本法与权益法的本质,并综合股票估价的稳定性,得出权益法是更适合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即投资最初以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办法。股权投资差额,是指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份额之间的差额。关于股权投资差额的现行会计处理,笔者认为存在两处不尽合理或不完善的地方,在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与大家探讨。一、应以投资后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总额为基础计算股权投资差额现行会计处理规定,股权投资差额…  相似文献   

9.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允许企业在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的基础上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基于成本法直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减少了按权益法进行调整的过程,具有简单、实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投资会计核算的成本法中,短期投资采用简单成本法,而长期投资采用的是复杂成本法;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成本法与权益法在资产的计价和收益的确认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并非投资会计的核算方法,而是期末计价方法;长期投资收益确认时间是权责发生制,而短期投资实质上却是现金制。  相似文献   

11.
新颁布的企业合并与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的有益经验,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主要表现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区分企业合并类型;对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规范了会计处理方法;顺应历史潮流,运用修订的实体理论编制合并会计报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增加信息的有用性;以实质控制为基础将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范围,使合并报表信息更全面、完整;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按权益法调整,增加了有效信息含量。  相似文献   

12.
<正>本文拟就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下投资企业个别报表对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的种种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解决的办法。一、现行《企业会计准则》(CAS)的相关规定CAS第2号规定,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资企业对被投资单位具有共同  相似文献   

13.
长期股权的处理在会计方面和相应的税务处理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导致了企业之间对长期股权投资在核算基础资料和各个程序上的处理中产生不同的结果。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因各种原因产生了长期股权投资,但是在我国的法律中,企业会计准则对其相关的规定和企业所得税法对其相关的规定有所不同,这也导致对长期股权投资的取得、持有、转让等处理的入账价值和计税基础出现了一直接的影响了该企业的当期应纳税额,本文针对对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和税务处理进行对比于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月1号起实行的新准则,将长期股权投资后续计量的成本法适用范围作了调整,使成本法变得日益重要.然而,现行成本法基本原理和会计处理方法难以理解,不易被广大实务工作者和学生掌握,从而影响了对该法的应用.本文就这一问题,通过对现行方法的分析得到的启示,在现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更易理解和操作的累计法.  相似文献   

15.
赵魁 《经营管理者》2013,(13):211+201-211
<正>2008年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但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对子公司的权益仍需要按权益法进行合并,如果一个涉及数十家甚至上百家的大型企业集团,无疑工作量是巨大的,编制合并报表效率、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16.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运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收益或损失的时间不同,涉及到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的问题。文章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于采用成本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会计核算时,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现金股利,特别是属于投资企业投资以前被投资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投资企业应如何做简便的会计处理,提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浅析新会计准则下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与权益法的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新会计准则,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适用范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转换的会计处理加以阐述,并通过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9.
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计量要随着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变动而变动,主要包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两部分内容。本文主要围绕损益调整部分的处理探析权益法下计量长期股权“投资损益”需要调整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鉴于自新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各种关于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新旧对比的研究比较细节化,本文试通过对财政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项目进行研究,捋清思路,整理归纳出一定的逻辑顺序,以期全面地介绍有关长期股权投资的概念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