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又称为财政依存度。既是反映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的一个综合指标,也是反映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一个重要参数。一般来说,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说明国家(或地方)财务越充足。受多种因素影响,二者比例关系在各地区间或同一个地区的不同时期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既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也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准确把握它们内在联系及彼此影响规律,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实现财政收入与生产总值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3.
财政收入和GDP均是反映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但是,财政收入又是生产总值的一部分,财政收入和GDP(经济总量)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经济发展是决定财政收入的基础和源泉,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决定财政收入的规模和能力,而财政收入规模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制约作用。因此深人分析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关系,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经济总量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状况的反映,也是一国戏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反映经济实力的指标有多种,一般多采用易于统计而又便于国际或地区间比较的综合性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本文就是从考察上海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入手,通过对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生产、分配、再生产过程机理的综合解析,以探求上海经济的生长点和对综合经济实力予以客观评价。  相似文献   

5.
人均GDP是以某地区一定时期国内生产总值(现价)除以同期平均人口所得出的结果。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指标,人均GDP不仅考虑了经济总量的大小,而且结合了人口多少的因素,在国际上它也是划分一个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依据之一。尤其像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用人均GDP指标反映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情况会更加准确、深刻和富有现实意义。ARIMA模型是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和商业预测中比较先进适用的时间序列模型之一。本文试图以我国  相似文献   

6.
吴学刚 《四川省情》2006,(10):21-22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特别是财政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2005年,四川GDP为7385.11亿元,财政收入为479.66亿元。全省除43个市辖区外,有138个县级市、县和自治县。从138个县的财政收入指标来看,有如下特点:县财政收入占全省的比例与幅员面积、人口和GDP比例极不相称。2005年,138个县的幅员面积占全省94.7%,人口占全省74.2%、GDP占全省54.59%,但是其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为108.86亿元,仅占全省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22.69%。与县域幅员面积、人口和GDP占全省比重相比较,这一比例明显偏低。县财政收入增幅较全省少,占全省…  相似文献   

7.
国家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是缩减地区差距、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在这个进程中,西部大开发,东部大发展,黑龙江该怎么办 ?  一、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置及差距   衡量地区间经济发展指标有很多,我们经过考察,选取综合经济实力、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质量、经济结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六个方面,来研究我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位置。并从最能反映这六个方面的指标动态变化,来找出我省经济发展的差距。   1、综合经济实力。 GDP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指标。从 90年代我省 GDP变化 (见表 1)可以看出,我省 GDP总量…  相似文献   

8.
税收收入相对于GDP的比例(以下称税收占GDP比重)也被称作宏观税负,它体现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的新增价值中通过税收收入所集中的程度,反映经济运行的质量,是地区GDP数据质量评估中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税收占GDP比重是税收与经济互相作用的结果,其比重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变化和政府掌控资源的规模及宏观调控能力.研究湖北税收占GDP比重,有助于了解湖北税收与地区经济发展的协调状况,对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完善地区国民经济核算,提高湖北经济运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GDP和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财力集中程度,也是反映一个地区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理性认识、准确把握它们内在联系及彼此影响规律,对于建立财政、经济互动式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张静 《四川省情》2009,(4):60-61
综合比较 “实现新跨越,建设新内江”.提高区域竞争力是关键。区域竞争力是一个地区通过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协作而表现出在更大的区域吸引和利用资源并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它不仅仅是地区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发展环境、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体现。本文根据区域竞争力的内涵将区域竞争力分解为6种竞争力:经济竞争力、对外开放竞争力、政府作用竞争力、金融竞争力、环境及基础设施建设竞争力、科教文卫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尤为重要.这是实现一个地区经济腾飞的重要支撑.是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接轨国际大市场的重要手段.邹城作为一个资源型城市.如何认清市情,突出特色,统筹兼顾.找准加快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切入点.做强持续发展的支撑点.创造优势.不断壮大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一、部门统计是国民经济核算不可或缺的重要依据和资料来源GDP是全世界通用的一个重要的综合经济指标,它反映着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全貌。GDP核算的资料来源第一部分是统计资料,包括政府综合统计的资料,如农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威远县经济总量持续增加,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运行质量稳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总量持续快速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3.66亿元,比2000年增长91.6%,“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3.9%,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长速度最快的时期。经济总量增长最大。  相似文献   

14.
国内生产总值(简称GDP)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核。:指标,也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规模、结构、速度、效益的代表性指标。开发应用好GDP资料对于提高经济分析水平。加强宏观调控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GDP在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速度、经济周期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开发应用作一些概括和分析。一、经济规模以GDP绝对值或相对值反映经济规模的主要衡量指标有:1、GDP绝对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规模和水平,尤其是经济实力,可用很多指标,壬。社会总产值、工农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但综合性最强的指标是GDP或GNP。因…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东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对现代化的概念及评价指标的研究是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借鉴国际上相关指标,提出以12个指标构置成现代化指标体系,并运用这些指标进行国际比较及其预测:1.综合实力现代化目前国际上最通行的综合实力对比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广东作为一个省,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代替人均GNP,是可以接受的。表11997年部分国家人均GNP1997年,世界银行对世界133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NP进行了分类,共划分成四个档次,即低收入(785美元),下中等收入(786~3125美元),上中等收人(31…  相似文献   

16.
地区生产总值(GDP)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状况最重要的指标,财政收入指国家财政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收入,是实现政府职能的财力保证。四川省第九次党代会明确  相似文献   

17.
文章针对我国高等院校综合实力发展状况评价的不足之处,选取了40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数据,用改进的因子分析模型L及其解对其进行评价,将综合实力状况的17个二级指标化为5个因子,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高等院校的健康发展,要突出优势兼顾其他,合理配置资源等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15个与旅游业相关的具体评价指标作为我国西部10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评价的原始指标,运用因子多变量统计分析法对15个指标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处理,采取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采取正交旋转,得出规模、客源、交通、经济4个公因子作为评价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的旅游资源综合实力的综合变量。  相似文献   

19.
长江三角洲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以长江三角洲地区58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本着实事求是、可操作性的原则建立了多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行评价,并提出了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6条增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一传统GDP的缺陷长期以来,人们习惯用国内生产总值或地区生产总值(GDP)指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并据此作为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业绩的重要依据之一。事实上,这是由于对GDP理解上的歧义而产生的一种悖论。从理论上说,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核算期内国民经济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可供社会最终使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