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璐 《南都学坛》2003,23(3):118-119
柳永是北宋初期一位杰出的专业词人 ,他的词在雅俗结合的风格上体现得尤为突出。而这一点 ,后人褒贬不一。多数论者只盯住柳词之俗 ,对其持鄙视、否定的态度。吴曾说柳永“好为淫冶讴歌之曲 ,浮艳虚华之文”[1] (P480 ) ;黄升称柳词“长于纤艳至此 ,然多近俚俗 ,故市井之人悦之”[2 ] ;王灼说他“浅近卑俗”“声态可憎”[3 ] 。因此 ,对柳永的俗词作一个重新理解是十分必要的。一柳永的俗词在内容上有独到之处。首先让我们看一下俗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在雅词中 ,诗人总将抒情女主人公写成抽象的、象征性的形象。她们多为一些深闺贵族…  相似文献   

2.
柳永是北宋时代的一位著名的词人,但对其词的评价正如对其人的评价一样是毁誉不一、天悬地隔。贬之者认为:他的词作只是证明了他像一般没落士大夫一样是放浪形骸生活的追逐者,多“野狐涎之毒”;褒之者推许其为“世界性词人”,认为他的词“体现了对受压抑妓女真挚的感情,带有打破等级观念,否定封建礼教”的社会意义,主张“学诗当学杜诗,学词当学柳词”。历代论者对柳永及其词作或抑或扬,如此轩轾,其褒  相似文献   

3.
诗词异趣 ,其文学价值相殊。传统上以诗之价值标准来进行词的批评 ,注重文学的社会作用和作家的思想道德 ,强调人心与文心的统一 ,出现了因人而异的审美标准。这一点尤其以对柳永词的批评有失公允为甚。对柳永的批评以道德价值为武器 ,批评他人格与文格分裂 ,并且抓住其“小辫子”津津乐道。本文试图以柳永“羁旅行役”词为批评的主要对象 ,通过对造成柳永评价落差的心理原因分析 ,来管窥古代文化人格的心路历程 ,来反思作家作品批评中有关道德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柳永是北宋第一位专力写词的作家,他的词广泛流传于宫廷和市井,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但柳永也是词史上最受鄙薄的词人。究其原因,是由于柳永的行为与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济世情怀格格不入且审美趣味不同,也是宋人激烈的党争意识在文学创作领域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柳永生前身后是非颇多。历代多以其词作“格固不高”,原因就是他写了许多俗词,表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理想。柳永创作的时代主要是在北宋的仁亲朝。这时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市经济的发展,新兴的市民阶层形成了。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城市新的经济生活环境中,在流通领域或商品交换领域内,通过商品货币关系逐渐形成自己特殊的思想情感。即如马克思所说:“在那里行使统治的,是自由、平等、所有权和(只顾自己私利不顾别人的).边沁”主义。他们是拜物教徒,追求现实的货币财富,蔑视功名富贵;追求个人的世俗享乐,蔑视宗法的道德礼教;追求即使是短暂  相似文献   

6.
在学术界上,基本确认了唐宋词的发展过程大致经历了歌者之词——诗人之词——赋家之词的三个发展阶段,词的基本走向是由简到繁,由俗到雅,由自然天成到雕琢安排。柳永在众多的词人中,可以说是处于第一阶段的歌者之词。柳永的出现,在中国的词史上无疑是一道闪电,是一声惊雷,冲决了北宋的词学观念。他以填词为生,是我国第一位专业词人;他深入到市民生活中去,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他自制慢词长调,拓宽了词境,更新了词的气象,启迪影响了一代词风。一在文人创作上,柳永是我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他前无古人,却后有来者,是为“…  相似文献   

7.
柳永词之传播与接受在明代迅速复苏,其词史地位亦得到大幅提升。此期柳永词因其言婉情真而被众多词籍大量著录,传播之势大盛,但雅派词籍的没落也反映出明人词学趣味的单一与偏执。柳永词的接受则显、隐双线并行,不但其绮语真情得到众多士人的推崇,其内在的平民化、通俗化艺术趣味与审美追求亦得到深度认同与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8.
柳永是北宋时期词坛一大家,他把毕生精力都用来填词,他的作品表现出明显的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情趣。但长期以来,封建文人士子对柳水的为人及其作品毁誉不一。不少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无行文人”,写的也多数是些“词语尘下”的作品,可是在市民百姓中,却出现了“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盛况,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索。为此,木文拟结合作者生活的时代特点、作者的经历和词作的思想内容,提出一些看法。 一 柳永生活在北宋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三朝,若以十八岁参加社会活动算起,他跨入社会的时间当在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前后,这是北宋开国后的第四十五年。宋王朝的统一,消除了五代十国封建割据造  相似文献   

9.
北宋词人黄裳认为,诗词同源,词也是诗,都应遵循儒家诗教所规定的创作原则和表现手法,肯定柳永词反映太平盛世的写实意义。黄氏所存词取材涉及咏物、写景、闲适、节序、咏怀等十类,但无艳情、闺情作品。由于黄氏虽尊奉儒教,又兼好老、释,故其词风清雅、坚劲。在北宋中后期,黄裳是一位颇具特色的词论家和词作者。  相似文献   

10.
一个有头脑、有追求的艺术家,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往往包孕着社会历史、文化、审美等多种价值涵量。他所建构的艺术世界往往是独立自足、充满内在艺术秩序和特殊结构方式的世界。他肯定有着自己鲜明的艺术审美理想,肯定会获得一种独特的与客观世界对话的艺术形式,并通过这种形式将自己的思想感情信息传达给世界。北宋词人晏殊无疑是这一层次艺术家中的一分子。他的《珠玉词》生动而鲜明地  相似文献   

11.
柳永不仅是词史上的大家,而且是曲史上的先导,被后人尊称“曲祖”,这反映了词、曲前后承续的历史关系。宋人批评柳永,多强调批评柳词之“俗”,这在客观上预示着或证明着柳词对后世曲体文学将产生重要影响。其后果然如此,故明末清初的李渔明确指出柳永“堪称曲祖”。而后清人批评柳永,多支持赞同这一“曲祖”的说法,在当时学界的批评证说中,柳永“曲祖”的地位逐渐得以确认。柳词创作与元曲创作多有其同似性,主要表现在创作路径、文体特征、文学的接受与传播三个方面。柳永“曲祖”说,其来有自,其来有据,值得当代学界对其多予以探讨、支持与使用。  相似文献   

12.
从北宋词的发展流程看秦观词的艺术特色田维瑞一宋人论词,注重“雅”、“俗”之辩。柳永欲把词引向市井,还原于民间,遽遭士大夫文人朝野相讥,遂误终身功名。崇雅,皆以《花间》为正宗,视温、韦为鼻祖,北宋以至于后世遂形成一种习惯定式,视词为艳科,“侧艳小技”,...  相似文献   

13.
对柳永生平考证中一些问题的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是北宋初期的著名词人,是开有宋一代词风的大家,他的歌词对当时和后世都有广泛深远的影响。可惜《宋史》无传,对其家世生平知之不多,能见到的仅是一些地方志书和宋人笔记中的零星记载,且传闻异词,互有抵牾,为研究宋词带来不少困难。近三十年来,经学者们的探索、考证,对他的家庭身世已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轮廓,诸如唐圭璋先生的《柳永事迹新证》、高熙曾先生的《柳永遗事考辨》、吴熊和先生的《从宋代官制考证柳永生平仕履》、罗慷烈先生的《柳永词考辨  相似文献   

14.
一对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论者往往只注重他的政治抒情词。辛弃疾的门人范开称他是“一世之豪”,“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近代大词论家王国维也说,“南宋词人,白石(姜夔)有格而无情,剑南(陆游)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稼轩)耳”。建国以来,对辛词研究不但论者众,论著多,而且研究范围亦日趋扩大。但从总体上说,众多论者除了评价辛词的人民性和爱国主义等政治内容外,依然多是对前人观点的再阐发。对于辛词的词风,古今论者虽也承认他的变异多样,但都忽略了对其农村词词风的研究。其  相似文献   

15.
在两宋词论尊雅观中,“雅”是一种审美追求,“诗”是一种文体参照,且都要求音协、字雅、才高、意新、以推尊词体为宗旨,等等.然而“情志”问题作为人性深层次的矛盾,是倡雅词论者首先要协调的问题.大体而言:北宋词论尊“雅”观侧重于纠“情”之偏执,其中本色之雅论者主情致、讲气象,而诗化之雅论者主性情、讲气格,以“志”统情;南宋词论尊“雅”观不仅纠“情”之偏执,而且纠“志”之偏执,使以“志”统情,最终达到理论上的“情”“志”和谐.  相似文献   

16.
秦少游词论     
秦少游词论田维瑞一宋人论词,注重“雅”“俗”之辩。柳永欲把词引向市井,还原于民间,遽遭士大夫文人朝野相讥,遂误终身功名。崇雅,皆以《花间》为正宗,视温、韦为鼻祖,北宋以至于后世遂形成一种习惯定式,视词为艳科,“侧艳小技”,壮大不为。有稍作冲破者,如苏...  相似文献   

17.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北宋词坛四大开祖之一。其所作《珠玉词》,被誉为“北宋词坛上的报春花”。对于其人其词,历来颇有评说。南宋葛立方说晏殊“身居富贵而又善言”。北宋吴处厚赞同叔“文章富贵出于天然”。近人况周颐把《珠玉词》比“花中之牡丹”。宋代王灼称颂元献长短句“风流蕴藉,一时莫及。而温润秀洁,  相似文献   

18.
在北宋词坛上,苏轼以风格豪放著称于时,并历来被认为是豪放词派的开山祖师。但作为一代词宗,他的作品自然不会囿于一格,以情致缠绵、表达曲折见长的婉约型作品,其实也不在少数。譬如著名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便是此类作品中较有代表性的一首。不过对于此作,评价颇不一致,而且意见相去甚远。称誉在举之升天,非难在抑之入地。看来关键在于对此词的内容和表现手法持有不同的理解。如何实事求是地恰当地评  相似文献   

19.
纳兰性德是清代著名词人之一,有“满清第一词人”之称,王国维更赞其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早期的纳兰研究多关注其感伤抒情的词作,而他的边塞词作也不容忽视,尤其在数量上超越前人.纵观其边塞词,我们会发现他的边塞词在立意、取材、艺术形式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其边塞词既有沉郁豪放之气,又有凄婉迷离之美,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成为中国文学诗词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似文献   

20.
柳永年谱稿(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永,原名三变,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因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今福建崇安县五夫里人。《历代诗余》及朱彝尊《词综》均以永为乐安人,故有人据此谓永为江西乐安人,实误。 崇安,北宋属建州管辖,当时即是文风昌盛之邦。据《嘉靖建宁府志》卷四称:“建州至宋而诸儒继出,蔚为文献名邦……家有诗书,户藏法律,其民之秀者狎于文。”又《崇安县志》载:南宋学者刘子翚赞家乡崇安之地灵人杰,作歌曰:“屯田词,考工诗,白水之白钟此奇,勾章棘句凌万象,逸性高情俱一时。”诗中之屯田即指柳永,考工是指北宋诗人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