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代中国城市社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结构性的变迁过程中.城市化在给人类社会带来正向功能的同时,也使中国处在城市社会问题的高发期.为什么当前的中国城市社会出现这样多的社会问题?对此城市居民如何认识?专家的认知和市民的认知有多大差距?对城市化发展较快的六大城市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沈阳、西安进行的相关调查表明,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社会问题具有系统性,最终的解决方式,应该是对城市系统科学合理的整治.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民族问题的发展将呈现出七大趋势:民族问题是城市化进程中无法避免的重大问题:民族问题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城市社区将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基本单元;少数民族人口流动成为民族问题发展的重要变量;少数民族社会结构日益分化;国际移民新群体的身影逐渐显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构将进一步走向深化.综合来看,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不会出现大的民族纠纷.  相似文献   

3.
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作为城市"他者"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城市社会环境,将有利于城市民族多元文化的共存与发展,否则,会引发各类矛盾纠纷乃至带来更大的不稳定因素。本文将揭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真正适应城市社会的制度性因素和流动人口本身因素,寻找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适应问题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必须重视城市居民居住问题的解决.引入现代社区理念,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和较高文化品位、适应城市社会基层组织建设要求、方便城市居民生活,并展现城市特色和城市个性的高品位居住区,是今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互动视角考察城乡居民之间的社会交往有助于更细致地理解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机制。农村居民进入城市及城市化的空间扩张事实凸显城乡居民互动的重要性,运用个案研究方法以成渝试验区为背景,描述了进城农民在职业领域中的工作互动、社区生活领域中的邻里互动过程与问题,由此提出农村居民城市社会化和城市居民引领城市化的对策,得出城乡居民互动是提升农民市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是一个重要和现实的问题,日益引起社会的密切关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既有自身的原因,也有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实现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此过程中不管是政府、城市市民还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员,都需要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进程中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建设的扩张 ,将有越来越多的城郊失地农民在身份和职业上变为城市居民。这些已经或将要实现职业转换和身份转换人员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融入城市社会 ,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本文试图通过对城郊农民融入城市社会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障碍的分析 ,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资本视域中的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月霞 《河北学刊》2007,27(2):198-201
社会资本是1990年代以后形成的、为许多学科关注的热门概念和分析范式,社会资本理论为中国城市社区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当前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城市社区建设使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出现了行政化倾向,而对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关注不够,城市居民在城市社区建设中的参与明显不足。为此,应该通过发展城市社区自治以及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的存量,最终实现城市社区自治和培育城市社区社会资本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9.
国外城市社区阶层化的应对策略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空间聚落呈现出不均衡状态,大量"老旧贫"社区的存在给城市管理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中国正面临着一场规模巨大的社区整建运动.借鉴西方国家解决居住空间分化和贫困区位化问题的诸多经验,探寻弱化空间隔离、拉近社会距离的社区改造思路和方法,对于中国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城市新型社区的人际交往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明的人际关系对于促进城市新型社区的社会整合乃至实现城市的社会和谐,起到至关重要的积极作用.当代中国,城市人际交往不仅具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特点,同时还蕴涵着传统文化的心理积淀,城市居民的人际关系形成多取向和多层面.我们应克服城市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障碍因素,寻求构建城市社区的新型人际文明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城市化的制度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有助于解决现存的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种种问题,同时也给中国社会的协调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中国,讨论经济发展问题不考虑政府的因素是脱离实际的。城市化问题当然也不例外。特别是由于外部性和非市场作用贯穿城市化的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省兰州市为例,采取民族学实地调查法与参与观察法,总结归纳城市化进程中的兰州市民族关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采取量化统计的方法,分析西北地区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情况,并进行了问卷调查及深度访谈。研究结果显示,兰州市流动人口的主体是农村青壮年人口;人口的流人以本区、邻近省份为主;流动人口在城市的活动主要以务工经商为主,多从事第二、第三产业。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进人城市,不仅对城市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影响,同时也使城市民族关系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建议政府根据流动人口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与管理,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城市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维护城市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研究长期以来围绕着城市性与城市社区问题而展开,存在着社区消失论和社区幸存论的争论。以齐美尔、沃斯等为代表的城市性理论和实证研究勾画出城市社会人际关系片面化和表面化,人际关系疏远及城市人孤独等特征,并因此宣称城市社区消失论。以城市性亚文化理论及相关实证研究为代表的社区幸存论则认为城市社会仍存在丰富而充满活力的首属关系,城市居民仍然生活在有意义的社会团体中。社会网络分析视角将城市社区问题研究重新回归到人际关系这个本质问题上,认为现代城市社会社区已经表现出新的形式和模式,提出了社区解放论。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转型和社会流动的增加,我国大量少数民族离开民族地区流向大中型城市和东南沿海地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问题日益突出,并引发其心理健康问题。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民族教育的发展,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为保障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健康成长,应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让更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在当地就业,减少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子女的发生率;政府在少数民族流入城市应多设立民族中小学校和民族班;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所在学校、社区和村委会乃至整个社会也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  相似文献   

15.
快速城市化给城市建设和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挑战.根据快速城市化地区现行社区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三位一体、多方协同共治"的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模式.并从建立社区准入制度,完善社区民主政治参与体系,培养和发展社区非营利组织,建立共建共管机制,加大财政投入,创新经费使用和投入机制,建立激励机制,加快社区工作人员职业化进程等方面对创新模式的实现路径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论城市化进程与民族地区文化冲突的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进程既给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也使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民族之间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矛盾。文章分析城市化进程作为民族地区文化冲突的产生条件,在此基础上阐述当前民族地区文化冲突的主要类型,即少数民族文化与城市文化、主流文化、外来文化、其他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这对维护城市化进程中民族地区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少数民族人口与日俱增,如何保障城市少数民族的权益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必要通过分析目前城市少数民族立法保障的相关情况,对新形势下我国城市少数民族立法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保障城市少数民族权益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使得大量外来人口涌入城市,城市外来人口犯罪的比重在不断升高,城市居民的社会安全感在下降。面对外来人口犯罪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应该运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对外来人口加以疏导,充分发挥社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职能,关心和扶助他们。同时,依靠全社会力量,对外来人口犯罪实施综合治理,防止外来人口重新犯罪。  相似文献   

19.
英美法德俄城市化特点以及出现的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作为从历史学角度研究城市化史的尝试,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进行分析:城市化必须具备的历史条件;各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过程中各类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城市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解决办法等,将指出英、法。美、德、俄5国共同的历史规律,对其各自不同的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以求说明,城市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城市化发展过程因国而异。各国都必须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在  相似文献   

20.
一 城市的基础在社区,城市居民的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都是以社区为载体进行的。城市要发挥自身的功能与作用,离不开社区;同样,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也离不开社区文明建设这个基础和基层。 在我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城市社区不再是“生产的后方”、“阶级斗争的前哨”,也不再限于协助治安管理,提供某些生活服务,帮助政府有关部门解决困难户、孤老户的生活问题。社区的职能出现了社会化、复杂化的新特点。与此同时,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如人口老龄化程度提高,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和社会闲散人员增多,流动人口持续增加,在职人员闲暇时间增多,致使社区负荷加重,管理与服务的问题突显。在城市管理上,主要还是依仗行业、系统和部门,即“条条”发挥作用。而在新的形势下,由于思想认识的转变有一个过程,再加上客观条件的诸多限制,致使发育不充分的社区只能以弱质承担如此繁重的职能,从而使矛盾十分突出。城市社区面临的这些新问题,直接关系城市的改革、发展与稳定,关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贯彻,充分说明了加强城市社区文明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