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中国社会导刊》2013,(11):17-17
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在2013年全国政协的提案中称,面对千万失能老人和独子养老的局面,社区养老势在必行。社区养老,既能提供上门护理、日间照料、社区托老、志愿者互助等多种服务,也让老人们在熟悉的社区环境里能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亲切感。面对少子老龄化、老年空巢化、空巢失能化的趋势,未来我国对社区养老的需求将日益增大。  相似文献   

2.
万柏林区现有人口56.19万,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7.67万,占全区总人口的13.8%;空巢老人3.47万,占老年人总数的45.29%。近年来,万柏林区积极探索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形成了以点带面、逐步深化、持续拓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与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中国老龄化速度加快,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多层面带来巨大的冲击,农村空巢老人家庭将会面临更加严峻形势的老龄化,这一弱势群体的养老问题关系着农村和谐社会的构建.现从江口县农村空巢老人面临的养老问题出发,提出在农村构建空巢老人社区养老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空巢老人家庭养老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中的“空巢”老人家庭越来越多,如何解决养老问题已成了急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社会问题。本文联系对杭州市上城区湖滨街道、嘉兴市南阳街道两个社区的577户880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抽样调查,就“空巢”老人家庭的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空巢”家庭是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现象,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存在经济、生活和心理困境,需要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努力和全面参与。  相似文献   

6.
新名词     
《中国社会导刊》2008,(8):51-51
“暖巢管家”是一种养老模式。这是一种专门为空巢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的养老模式。针对空巢老人的特点,引入管家概念,让老人做主人,为他们配管家。  相似文献   

7.
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空巢老人”和“失能老人”的养老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才能让所有老年人得到更多照料,让独居老人和空巢老人不再孤独?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给出了答案。西湖区始终将关爱老年人的冷暖当作孜孜不倦的追求,以社区为主阵地,大胆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从琐碎繁杂的衣食住行,到更高层次的健康娱乐生活,处处给予老年人无微不至的关怀,走出了一条独具西湖特色的居家养老服务品牌之路。  相似文献   

8.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指老年人居住在家中,以社区为中心,养老服务由以社区为依托的各种社会力量来提供的一种养老模式。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象主要是那些日常生活能够自理或部分能够自理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多元主体参与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的服务供给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目前空巢老人的供给存在家庭功能弱化,有效供给不足;供求信息不对称,供需错位;多元主体参与程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强化服务主体意识,提高服务的精准化程度,构建多元主体服务网来加强农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建设,提高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质量与效率。  相似文献   

10.
沧浪区成功打造了一个“围墙是虚拟的、养老是实在的、运作是科学的、服务是优质的”,且能够覆盖全区老人需求的新型养老机构——“邻里情虚拟养老院”江苏省苏州市沧浪区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户籍人口22.6%。近年来,沧浪区以“9064”养老格局为目标(即让90%的老人享受居家养老,6%的老人享受社区养老,4%的老人享受机构养老),加大政府投入和引导,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打造10分钟养老服务圈。初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涵盖老年人日常生活照料、医疗康复、精神慰藉等内容的养老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2010,(12):6-9
随着大量农村青年涌进城市打工,以及独生子女父母逐渐步入老年,城乡“空巢”老人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家庭照料与社会关怀等养老难题日益凸显。对于那些没有足够经济能力入住老年公寓等社会养老机构的“空巢”老人来说,除了目前正在推广和完善的社区居家养老方式以外,还有什么办法能够让他们过上幸福晚年呢?  相似文献   

12.
以画说世     
《中国社会导刊》2009,(31):11-11
2:4 央视的重阳节特别节目说:当前我国有99%的老人系家庭养老.有900多万空巢老人.故而呼吁加强社会养老体系建设。然而,不需要很多年,便会呈现一对夫妻照料四位老人的普遍局面。到那时,社会养老机构将不堪重负。因此。政策性措施的配合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社会保障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不仅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有助于社会和谐氛围的形成,空巢老人是我国党和政府重点保护的特殊群体之一,如何为空巢老人提供完善的养老保障是我们亟须研究的一个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对空巢老人问题的相关研究,简单介绍了我国空巢老人养老保障存在经济供养不足、精神慰藉匮乏、身体健康医疗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分别从政府、家庭、空巢老人自身以及医疗等方面提出保障空巢老人养老的四点对策,即:加强政府的支持力度、提高家庭养老能力、提高老年人自我养老意识以及完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以期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我国空巢老人的根本利益,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他们的晚年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城市化及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空巢老人的数量不断攀升,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一大问题。社会工作者作为具有独特工作方法和价值理念的专门服务者,能够为解决城市空巢老人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尝试从城市空巢老人的养老现状出发,探讨社会工作者在解决其养老问题中的角色及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导刊》2013,(23):33-33
推行养老护理保险制度,新建2000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制定养老服务补贴政策。在江苏省民政工作年中分析会上,传出令江苏1424万老年人高兴的利好消息。江苏现有1424万老年人,到2015年,要实现3%的老人进机构养老,97%的老人居家养老,需要更加完善的配套政策。今年9月底前,新建200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任务将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6.
近年,一些省市提出了建设“9075”养老服务体系的说法,“9073”是指90%的老人居家养老、7%社区日间照料、5%机构养老的养老模式。细究之余,却发现这两个说法定位不清,方向不明,可能产生误导,在根本上是因为我们对居家养老、社区助老和机构养老三者的关系存在误解。  相似文献   

17.
正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使我国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421"家庭结构以及"空巢"家庭的大量出现,显示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无法适应发展需求,而实体养老院养老又面临资金、场地和床位紧张等问题。如何找到一种既经济又实惠的养老模式?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始尝试"虚拟养老院"服务模式,即建立社区为老服务信息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手机、电话、网络等现代通讯工具获悉居家老人需要什么养老服务,再联系助老人员上门服务。这种简单便捷的新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老龄化形式的日益严峻,社区居家养老成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它的服务具有公共性、公平性、福利性等有效特征,是大多数老人选择的一种养老方式,其服务质量直接关系到老人的健康,本文主要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质量做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19.
两年前,江苏省无锡市崇安区政府计划出资购买一些社工服务项目时,上马墩街道的“老伙伴客厅”入选了。那时当地60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有3671户,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21.12%,其中空巢和独居老人有1007户,共有1601人。根据社区老人的需求,街道社会事业办的工作人员决定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向楼院延伸,创建“老伙伴客厅”,  相似文献   

20.
随着以社区为依托的居家养老逐渐成为中国主要的养老模式,志愿者的身影已经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社区养老服务之中。社区养老服务志愿者主要是指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老年人提供社区养老服务,贡献个人时间和精力的人。他们为老人提供的服务多种多样,包括娱乐活动、讲座、亲情陪伴、免费的家政服务、免费的身体检查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