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研读唐五代女性诗歌,我们发现其传播方式有石刻——女皇帝、皇后的女性意识的流露;驿壁屏风——公主的控诉;袍、树叶、金锁——宫女的愿望;燕足、石壁、写真——弃妇的哀怨;龟形——征妇的渴望;寺壁、观壁——勇敢女子宣言;红绡帕——“疯女人”的行动;青楼妓馆的墙壁——妓女的心声。  相似文献   

2.
本文所说悲剧指的是文学题材或美学对象。它以相应的艺术语言表现一种特定情势下不可解决的矛盾冲突。结局是执着于崇高理想或正义原则的主人公必须付出精神的或生命的代价。这种悲剧性的矛盾冲突可以是外因造成的,但更多的是导源于内因。本文指出,在一个长时期里,我国的文学理论虽未一般地否定悲剧,却否定了真正意义上的悲剧,即否定了一切由于内因而造成的悲剧。究其原因,一是“左”的路线所致,二是苏联悲剧理论的影响。苏联的悲剧理论迄今维持旧观,而在我国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来,在悲剧创作大量出现的同时,悲剧理论也获得了巨大的突破性进展,社会主义的悲剧概念较完整地建立起来了。这不但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积极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世界社会主义悲剧理论史上,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伤逝》反映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悲剧的深刻性胡玉娟《伤逝》是鲁迅1925年写的一篇小说,它以一对受“五四”新思潮影响的青年知识分子———涓生与子君的爱情婚姻悲剧为题材,通过男主人公涓生对往事的回忆与追悔,以手记的形式,叙述了涓生与子君从热恋到同居,后...  相似文献   

4.
谈悲剧与崇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平 《社科纵横》2005,20(1):135-136
广义的悲剧 ,用来定义某种情调 ,这种情调 ,也常被人们用悲、悲情、悲剧性等词语界定。狭义的悲剧指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美学范畴的悲剧 ,即关乎情调 ,又囊括了狭义的悲剧。它是悲剧艺术的精髓。本文讨论的 ,正是这样一种悲剧。王国维先生认为 :“艺术是苦难人生的唯一解脱。”因为艺术在阴郁的现实之外 ,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精神向度。这种精神向度 ,包含了崇高 :它源于苦难 ,又超越于苦难。它和苦难一起 ,支撑着艺术与人生。本文主要抒写了四种悲剧 :为人类的自由、幸福而奋争的过程中产生的悲剧 ,对善良与崇高的坚守招致的悲剧和毁灭 ,开放在血泊和墓地里的爱情悲剧 ,庸常人生中所完成的对悲情的超越。通过这四种悲剧 ,我们可以看到 ,悲剧与崇高 ,如何在美学层面上 ,得到统一。  相似文献   

5.
张丛皞 《学术交流》2012,(9):183-187
悲剧文学是中国现代文学主要的题材样式。异域文学精神的启发与作家自我体验的折射一向是学界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悲剧精神和悲剧意识素质的主要观念前提,这种学术视点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中国本土性的历史文化处境对中国现代悲剧文学创作起到的重要制导作用。中国现代积贫积弱和战争不断的历史环境以及急遽变化和自由混乱的文化境遇,为悲剧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客观条件,也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文化转型的观念结构的意识分裂与价值冲突,生命个体的全面苏醒勃发的意志与理性的冲突,宗教意识无法忽视的潜在影响,政党政治的兴起与观念分立背景下价值建构的不懈努力,不但使中国现代悲剧文学的创作暗合了人类文化史上的多种悲剧观念,而且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诸多观念形态与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悲剧情感的三维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审美意义上的“悲剧”是不应该和生活中的“悲惨事件”和“悲观主义”相混们的。首先,舞台悲剧有一个良好的开端,生活悲剧却是突如其来的惨绝人寰;灯光帷幕下的悲剧是生活中散乱的自然形态的集中和观察者的集中,剧场外的悲剧却是随时随地发生的。其次,悲剧感并不等于悲观或悲观主义。悲剧的开端是优美欢悦的,结尾的丑恶可怖也不给人以悲观绝望的感觉。实际上,悲剧作家在悲剧中蕴藏了比喜剧更丰富的乐观主义,悲剧的最后效果加强着观众对人类光明美好前途的信念。对悲剧的这种看法,正是现代许多悲剧作家的看法。阿瑟·赛勒强调:“在悲剧中应该…  相似文献   

7.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继<唐摭言>之后较多记述唐代科举制度及其遗闻逸事、文士风习的笔记小说,虽说没有<唐摭言>全面,但它为研究晚唐科举之弊端(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为砖、抄袭代作)和落第士子的心态(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愤、寻机报复朝中达贵、走向朝廷对立面)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因此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之寄身的大观园埋葬了诸艳,成为名符其实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埋香冢”,女儿们共同的命运是毁灭。不同身世、不同个性、不同处境的宝钗、黛玉、晴雯、袭人正是所有女儿悲剧命运的缩影。宝玉与四者的爱情婚姻纠葛的悲剧并非仅仅是单纯的性格悲剧、爱情悲剧;同时是沉重的社会悲剧、时代悲剧;更是封建礼教的叛逆者和信奉者的双重悲剧。广而推之,蕴含着对人类生命悲剧的哲理思考和深刻洞见。  相似文献   

9.
陈晨 《学习与探索》2024,(3):148-155
作为中晚明最重要的学术文化思潮之一,被视为“叛道不经”之“新学”的阳明心学给当时的八股文坛带来巨大冲击。阳明心学的广泛传播促成了中晚明八股文坛“自得”之风的盛行,许多科举士子摆脱了程朱传注的禁锢,进而直接引发“性灵”思潮在晚明八股文坛产生巨大反响,许多文人士子不再将性灵汩没于程朱传注而推崇文学色彩浓郁的“性灵”八股文;而佛老因子之所以充斥中晚明八股文并屡禁不止,则与阳明及其后学“范围三教之枢”的理论底色密切相关。王阳明有意利用科举考试向天下文人士子推广其学说,科试考官尤其具有心学背景的考官对心学八股文的肯定,阳明及其后学所倡导的为学“自得之乐”之说,皆使心学浸润中晚明八股文坛甚深。  相似文献   

10.
一围绕着战败的悲剧“哲学是时代的思想把握”,这是黑格尔的名言。在这种意义上,各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哲学家的命运如实地反映了该时代一个国家人民的命运。在太平洋战争前后,河合荣治郎的悲剧正是这种国民悲剧的象征。战前,在日本知识分子中,脆弱的、容易流于投机迎合的社会自由主义占了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武心波 《日本学刊》2006,(2):106-120
日本企业在近代的形成,是以传统的“藩”为基础加以改头换面的,秉承了“藩共同体”的性格。二战后,日本企业的迅猛发展,曾将日本经济推向了世界经济的顶峰。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日本模式”已摇摇欲坠。企业为生存而进行的浴血奋战,使“现代因素”不断增强,传统的“共同体”色彩日趋减弱。企业传统性格的悄然“蜕变”,正引发日本继明治维新后又一次巨大的社会振荡。  相似文献   

12.
赛珍珠之所以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作家,是因为她的代表作《大地》继承了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与写作特色,为读者编织了一幅旧中国农村社会广阔、独特的民俗长卷,成为西方读者了解中国的必读书,赋予了西方一个全新的、有血有肉的中国形象。她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试图运用中国人的视角,以文化为切入点描写中国农村和城镇生活,架起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随着中美两国、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她的作品将再次发出夺目的光辉。  相似文献   

13.
费奥多罗夫认为哲学不仅仅是反思,而更应当是追求理想之物的"方案"和"事业"。破坏人类幸福理想的最大之恶是死亡。在死亡仍是必然事实的情况下,人类负有使祖先复活的道德责任。因此,在费奥多罗夫看来,历史学不是一种抽象理论或书斋学问,而是人人都应参与的复活祖先的"共同事业"。在此,博物馆也具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不仅具有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而且是实现普遍复活之伟大事业所必需的现实手段。这一学说不是毫无价值的乌托邦,而是具有理想性思维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解析"三潮"冲击下的"信仰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党员干部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信仰危机"是"三潮"(资本主义"西潮"、社会主义"低潮"和市场经济"商湖")冲击的结果.解决"信仰危机"的新思路是,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上将重心置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让广大党员干部在理论认同的基点上达到价值认同和实践认同.  相似文献   

15.
白桦派作家带有不可改变的阶级性,他们以如此觉悟为核心,确立了白桦派文学形象.这一点由武者小路和有岛武郎展示出来,在大正文学中意义巨大.武者小路看到托尔斯泰主张的"无我奉献"的局限性,开始"转向",奔向力主"有我奉献"的梅特林克.当武者小路发觉自己不能赞同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后,便进一步"转向",走第三条老路,创办"新村",为他的创作更新拓出了新天地.诚实的有岛留美归国,告别了实业理念和宗教信仰, "转向"走上了文学道路,作品张扬人性,反抗传统,自己在现实社会中迭遭挫折.白鸟评价有岛作品是有"人生价值"的文学.这个观点至今在思考大正文学史的结构时,仍不失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怡 《唐都学刊》2003,19(1):53-55
“全球化”是新世纪中国学术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西部文学”虽然已经阐述了多年 ,但在今天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之中 ,无疑也产生了特殊的意义。但将这两个“重大”置放在一起 ,其意义的连接却变得曲曲折折了。从表面上看 ,“全球化”与“中国西部” ,这是一个普遍性的时间和一个特殊空间的问题。我们常常在说“全球化时代”如何如何 ,这也就是说我们正在经历一个正在怎么“化”的过程 ,这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西部文学” ,似乎应当考虑的是一个局部空间的文学现象如何适应更有普遍意义的时代发展的要求。当然…  相似文献   

17.
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和联合国日益重视的热点问题。文章分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的条文的问题根据和思想逻辑,集中探讨了文化遗产“有形”与“无形”兼具的特点,进而指出无形文化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及其对于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人事管理改革对"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双肩挑"管理模式虽然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管理效能,但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其不足之处开始凸显,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人才资源的配置效率.理顺教研人员与管理人员的关系,推动人才评价体系的转变,最终促进"双肩挑"向"一肩挑"的转变,是其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农民非农化"与"农地非农化"是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必然趋势.在中国现阶段两个"非农化"正在加速推进,但与此同时,二者的不协调也越来越明显,产生了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已经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学界缺乏对两个"非农化"关系的研究,因此,文章集中论述了中国两个"非农化"目前不协调的表现和原因,两个"非农化"协调的内涵、衡量标准、必要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徐博彦 《今日辽宁》2001,(Z1):52-53
2001年,陈新玉着实地"酷"了一把.先是,刚刚投放市场的大清宝泉罐装富锌水供不应求,不得不新增生产线;接着,也又成功地推出了大清宝泉富锌白酒、大清宝泉杏仁乳,为大清宝泉家族再添两秀.新产品尚未正式投产,订单已在手一大把.有人说他运气好,有人说他点子正,其实,用"天道酬勤"来评估这位既具有传统美德、又敢于引领潮流的企业家,倒是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