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一、底本和参校范围 用北平图书馆影印本徐松所辑《宋会要》原稿为底本。除本校外,参校前人批语及下列诸书: 1、《续资治通鉴长编》(简称《长编》); 2、《宋史》; 3、《文献通考》; 4、《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简  相似文献   

2.
《宋会要》被《永乐大典》依韵抄录得以存世。徐松利用修《全唐文》之机将其辑出,功不可没;缪荃孙将徐松流散到书肆的辑本购得,可谓慧眼识真。《宋会要》前后经3次整理,最终成书《宋会要辑稿》,是研究宋代社会史及辽、夏、金、元必检之书,为学界所珍重。而《宋会要辑稿》的整理与刊印,徐、缪二公贡献尤大。  相似文献   

3.
一 要想正确了解《宋会要辑稿》(以下简称《辑稿》)的史料价值,必须掌握宋代历朝所修《会要》的编纂、流传情况和《辑稿》成书的过程。关于这方面,汤中在《輯稿》影印之前,著有《宋会要研究》一书,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研究。 《宋会要》为宋朝的官修史书。当时朝廷于祕书省设立会要所专司其事,与国史实录院、日曆所相并列。其纂修规模之大、资料来源之广泛、直接,可以从当时祕书省为  相似文献   

4.
一《金瓶梅词话》(以下简称(《词话》)是我们目前能见到的最早刻本。该书又叫《新刻金瓶梅词话》,1932年发现于山西介休县。发现时第52回缺两页。1933年,以“古佚小说刊会”名义影印了120部。影印时52回所缺两页用《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补上,并附插图200幅,每回二幅。  相似文献   

5.
《宋会要》是根据《实录》、《日历》、《国史》档案等资料按类分编的宋代各种制度,为研究宋史的基本资料。该书原本皆已散失,仅存《永乐大典)辑本。过去对此书编写过各种目录,也发表过一些研究文章,在刊行这本目录的时候,参照有关资料,将《宋会要》的编纂、现存徐松辑本的由来,以及各种目录,提出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学术书讯     
河南大学出版社隆重推出宋会要辑稿·刑法(上·下)本书是系统点校整理宋代大型历史文献《宋会要辑稿》的一个门类——《刑法》门,约70万字。整理者研究宋代刑法近10年,运用多种校勘方法,通过调整门类、补遗订误等,力图恢复《宋会要》刑法门的原貌。《宋会要辑稿·刑法》以年、月、日系事,综合记述  相似文献   

7.
一九四九年二月出版的《作家书简》(平衡编辑、上海万象图书馆影印),收有鲁迅书简十封,但影印时全都贴没收信人姓名.这十封信,在许广平同志编《鲁迅书简》征集信稿时,收信人没有交出,因而未入《书简》;《鲁迅全集》十卷本书信部分亦未收录.《作家书简》有卷头语云:"戊子(一九四八年)孟冬,偶然于上海三马路冷摊上,购得整束的断简残扎",其实这是编者故弄玄虛.我曾请教过赵景深先生(编者提到的给予帮  相似文献   

8.
唐“籍坊”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敏求《长安志》卷八永宁坊条首云:(坊)东南隅,京兆籍坊。按《唐六典》、《通典》《唐会要》以及两《唐书》等,皆不见有“籍坊”之制。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三永宁坊条,照录《长安志》此句原文,并于其下注云: 按此,《长安志》文。籍坊未详,或徒坊、病坊之类。俟考。以徐星伯学识之渊博,亦困于史乏记载,而无从考其制度。且喜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区所  相似文献   

9.
宋敏求《长安志》卷八永宁坊条首云:(坊)东南隅,京兆籍坊。按《唐六典》、《通典》《唐会要》以及两《唐书》等,皆不见有“籍坊”之制。故徐松《唐两京城坊考》卷三永宁坊条,照录《长安志》此句原文,并于其下注云:按此,《长安志》文。籍坊未详,或徒坊、病坊之类。俟考。以徐星伯学识之渊博,亦困于史乏记载,而无从考其制度。且喜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葬区所  相似文献   

10.
《宋会要》两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共完成哪几种?明初收入《永乐大典》中的《宋会要》,底本是什么?这两个问题,在对《宋会要》的研究中,尚须商讨。 193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汤中先生所著《宋会要研究》认为,宋代官修本朝《会要》,共有十种,即:《庆历国朝会要》、《元丰增修五朝会要》、《政和重修会要》、《乾道续四朝会要》、《乾道中兴会要》、《淳熙会要》、《嘉泰孝宗会要》、《庆元光宗会要》、《嘉泰宁宗会要》、《嘉定国朝会要》;并分别考察了每种《宋会要》的卷数、朝代、修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年代初,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影印宋本《管子》,对《管子》研究影响较大.此后,1923年《湖北先正遗书》影印明朱东光"中都四子"本《管子》,1937年宋哲元影印明凌汝亨本《管子》.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书局影印的原世界书局"诸子集成"本《管子》很有影响.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印多种《管子》明清善本,显示了《管子》出版的多样化.进入21世纪,宋本《管子》单独影印发行,颇便于研究者;"子藏"收录128种《管子》影印出版,使"子藏"成为影印《管子》资料最全的丛书,标志着《管子》的影印出版达到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2.
会要体虽为苏冕首创,但却由王溥总其成。王溥在苏冕《会要》、崔铉《续会要》的基础上,重新补充、编排材料,整齐体例,是为今本《唐会要》。目前学界皆认可苏冕对会要的发凡之功,却忽略了王溥的再造之实。因此,拟就《唐会要》编撰的社会成因,以及王溥对前人会要的改作情况略作分析,以说明王溥对会要史体的最终确立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清代嘉道之际著名的史地学家徐松,其文学成就的研究至今阙如,这与其久负文名的实际状况极为不符。文章就徐松的文学成就、《新疆赋》的文学特点,进行了论述,初步揭示了徐松在楹联、诗、文创作方面的成就,以及《新疆赋》在篇幅、结构和内容、形式、语言以及句式等诸方面的文学特点,从而彰显出徐松作为文学家尤其是赋家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影印雍正版《山西省赋役全书》前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部《山西省赋役全书》,原本刊印于清雍正十二年(一七三四年)。领衔的纂修者是当时山西巡抚觉罗石麟和布政使王謩,实际上是各级地方官吏汇总档案资料编纂而成,是一种官修政书。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存一○六卷,著录于善本书目。国内研习经济史者均视为瑰宝。山西大学图书馆善本书室亦藏有此书两部,每部一百二十五卷,四十二册,较北京图书馆藏本,多出十九卷,价值自当更上一等,今即据此影印。  相似文献   

15.
在检阅四库本《唐会要》卷七十四《选部上.论选事》和中华本《唐会要》卷七十六《贡举中.进士》时,发现二书或整段内容此有彼无,或史事时间序次歧互淆乱,或人名和官名互有出入,或文字衍脱讹误,凡此类可拾掇的问题不在少数。  相似文献   

16.
武汉大学图书馆(人文分馆)港台书库所藏一套16开精装500册的《景印扌离藻堂四库全书荟要》,系台湾世界书局1988年影印,1993年台湾武汉大学校友会敬赠母校百年校庆的。同时编修于乾隆年间的《四库全书荟要》和《四库全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历史文献宝库的双...  相似文献   

17.
中唐史家苏冕所撰《会要》一书 ,标志着会要体史书的创立 ,至今已 12 0 0周年。《会要》经后人两次续作而成《唐会要》 ,深为历代学人所重 ;且自宋迄清 ,会要体史书发展为泱泱大国 ,为中国史学史和历史文献学史上之一瑰丽园地。本文探讨有关《会要》的撰述、续作及苏冕的史识等问题 ,展示唐代史学上这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18.
一、元人贤的改名元代诗人贤字易之 ,色目人 ,葛逻禄氏 ,元代又译为“合鲁”,汉义为“马”。著有诗集 ,名《金台集》,还有《河朔访古记》,是从《永乐大典》辑出的残本。他有手写的《南城咏古》五言律诗一卷 ,刻入《三希堂帖》。我曾得到其原本墨迹照片一份 ,因原卷早已失踪 ,这份照片 ,即成至宝。不久又见到北京图书馆影印的于敏中自热河行宫致陆锡雄、纪昀 (当时在北京主编《四库全书》)的手札 ,其中提到贤的名字改译为“纳新”,深为诧异。以为“贤贤易色”出于《论语》,此色目人全用汉文为名为字 ,何须改译。又见清初译本《太祖武皇…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版刻图录》北京图书馆编辑,文物出版社1960年出版。该书以北图藏书为主,从全国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广为搜集,共收唐至清各代优秀刻本书籍500部,图版660余幅,分为版刻、活字、版画三大部分,影印装订为八册。1961年又出增订版,除对原有内容做个别  相似文献   

20.
所谓“《毛泽东讲话和文章汇集》(1~23卷)(英文版)”和《新发现的毛泽东文献》来源于误译。美国影印的《毛著未刊稿,〈毛泽东思想万岁〉别集及其他》15种23卷的选自大陆编印的8种书:《学习文选》北京农机版全套4本,《毛泽东思想万岁》北师大版全套7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5本)、哈市版全套11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192页本)、新北大版336页本、北地版全套3本(《别集》只影印了其中2本),《学习资料》北大版4本,《毛主席的革命路线胜利万岁》河南版袖珍一卷本,北京大学哲学系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室编印的《毛泽东哲学思想教学研究参考资料》(一)至(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