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编致词     
和着共和国改革开放的节拍,踏着新世纪催人奋进的鼓点,《重庆社会科学》走过了18年的奋斗历程,迎来了出刊100期令人欣慰的纪念!100期,一段奋斗的历程,100期,一个崭新的起点。我们为此心潮澎湃,遐思万千!这100期《重庆社会科学》凝结着许许多多作者、编者的不懈探索、辛  相似文献   

2.
2005年7月27日上午,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第一会议室,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邀请了来自国内近30家学术期刊的代表及校内文科各学术期刊的同仁,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与学术期刊建设”为主题举办了学术研讨会。《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创刊50周年纪念活动就此拉开了序幕。学术研讨会由国内知名学者、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邓正来先生主持。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到会并致词。研讨会首先由中国期刊协会会长张伯海先生作了题为“我国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主题发言。张伯海会长结合自己多年来从事期刊管理和研究的…  相似文献   

3.
合校六周年暨建校六十周年庆祝活动刚刚落下帷幕,由社会科学处、社会科学学报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者跨学科论坛”于2006年9月19日上午在东荣大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会议室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社会分化与政府责任”,来自文科各学院的青年学者济济一堂,共同对这一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的议题畅所欲言。社会科学学报主编崔月琴编审主持了开幕式,社会科学处处长彭向刚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王胜今副校长向各位学者积极参加跨学科论坛表示欢迎和感谢。他指出:目前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处于…  相似文献   

4.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自2003年底首批入选“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以来,承蒙学界及学校各方面的支持和帮助,在探索如何提高学报质量、办出特色、走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四年来,初步形成了以学术为本、以创新为先、以精品为上、以特色为重的办刊理念,及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面向国内外学术界,创办特色栏目和专题栏目,着力扶持和培养青年学者的办刊思路,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社会影响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我们具体做了如下尝试: 1.坚持开放办刊,广泛吸纳学术精品,提高学术质量 我们从三个…  相似文献   

5.
编者的话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亲自发动和领导的批林批孔运动的高潮中,《吉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公开发行了。 这是一份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性理论学术刊物。《学报》的任务是  相似文献   

6.
怎样调整我国城市住宅的租金,使之既趋向合理,又切实可行,是经济理论界和房产管理部门普遍关心的问题。我们在《解决城市住宅问题的设想》一文中,曾进行过初步探讨。(见《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第6期)  相似文献   

7.
在吉林大学1962年第1期和第2期社会科学学报上,一連讀到了馮文炳先生有关美学問題的两篇論文:《美是客观存在和美学》和《美学两大事》;作为一个美学爱好者,从馮文炳先生的論文中,我得到不少有益的启发。美学是一門新兴的社会科学部門。虽然它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已經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德国美学家鮑姆加敦正式地  相似文献   

8.
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大学学报占绝对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卷(2010年第8卷)”的数据显示,复合因子排名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9.
创刊于1982年的《宁夏社会科学》,在即将跨入新世纪时,迎来了出版100期纪念。18年来,《宁夏社会科学》与宁夏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从某种意义说,在她身上记录着宁夏地区的社会科学工作者走过的历程。因此,《宁夏社会科学》的百期纪念,也值得我们的社会科学界庆贺。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社会科学事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着充满希望的机遇和挑战。当前,国际格局多极化态势日益明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深入发展,科技进步、知识创新空前加快,国际竞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特别是越来越表现为科技进步、知识创新和人的素质的竞争。而我们的祖国在…  相似文献   

10.
2011年,《刘信君文集》于吉林人民出版社付梓问世。该文集荟萃了作者在《新华文摘》、《历史研究》、《光明日报》、《社会科学战线》、《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东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辑刊》、《学习与探索》、《广东社会科学》等报刊发表  相似文献   

11.
来稿须知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本刊热诚欢迎校内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赐稿。一、本刊宗旨为: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贯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奉行“双百”方针,广泛开展学术交流,促进社会科学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由《社会科学辑刊》杂志社主办的“首届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东北论坛”于2004年8月28日至31日在辽宁社会科学院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学习与探索》、《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求是学刊》、《辽东学院学报》、《地方财政研究》的从事专业学术期刊工作的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共同探讨东北人文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发展与建设,将学术期刊的发展置于区域性战略发展研究视野之下,就如何利用学术期刊阵地带动东北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展开深入研讨。中…  相似文献   

13.
受国家教委委托,吉林大学文科学报编辑部承担了编辑出版《全国高等院校社会科学学报总目录》的任务。总目录从中国有第一家学报,即1906年东吴大学的第一本学报在中华大地上出现之后开始编起,已经陆续出版发行至1985年。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部高等院校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目录索引。是一部大型的工具书。总目录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一致认为该目录很有学术价值,并纷纷来信鼓励我们继续编写下去。中宣部和教育部的领导同志在几次有关高校文科科研的会议上称赞“这是一大建树,确实做了一件大好事,并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会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4.
本刊启事     
一、《自贡师专学报》是综合性理论刊物。本刊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主要刊登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研究成果,欢迎校内外作者赐稿。  相似文献   

15.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有着光荣的历史,始于1946年建立的东北行政学院,半个多世纪以来,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积淀了雄厚的研究实力,树立了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历史中的独特影响和显著地位。2000年新吉林大学组建以后,成为全国办学规模最大、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高等学  相似文献   

16.
1954年,金景芳教授调到东北人民大学(即今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现任吉林大学历史系名誉主任,古籍研究所顾问,博士生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副会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理事长,吉林省史学会顾问。是《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7.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创刊至今出刊100期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本刊主办院校从最初的4所工科院校扩大到基本涵盖山西非文科高校的理工农医警等10所高校;刊期由最初的半年刊、季刊,双月刊,直到2000年以后的月刊;稿源扩大到除港澳台以外的全国各省市(区)的高校和社科工作者以及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2月1日下午,学报编辑部召开了由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和外国语学院领导和专家教授参加的、主题为“更新办刊理念,凝聚智慧和力量,共同办好学报”的专题座谈会,就更好地办好社会科学版学报广泛征求意见。座谈会上,学报编辑部主任傅建祥介绍了社会科学版学报工作的有关情况。学报编辑部成立以后,对学报社会科学版的编辑出版工作进行了多方面的加强和调整。一是在办刊理念上,强调学报必须要坚持正确的办刊宗旨,要根据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定相关栏目,学报既要为作者服务,也要为读者服务,对社会负责;…  相似文献   

19.
1993年4月10日,《社科信息》杂志出版了她创刊以来的第100期。这天上午,《社科信息》编辑部特邀该刊部分热心读者、作者举行“百期刊庆座谈会”。座谈会上,与会者在对该刊出版100期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热烈祝贺的同时,着重就当前形势下刊物如何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问题发表了宝贵的意见。与会者认为,在当前报纸扩版、杂志林立的情况下,社科期刊要想站住阵脚,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一定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要研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由“官办”向“民办”方向发展;要拓宽信息面、扩大信息量.除了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服务外,还应竭力为更广大的社会科学爱好者服务。与会者还对刊物编排、栏  相似文献   

20.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五期发表了拙作《评<金瓶梅的问世与演变>》。一九八六年一月二十九日该书作者魏子云先生在《台湾新闻报》发表答辩《学术研究与批评——请教大陆学人徐朔方先生》。“盈盈一水间”,脉脉而能语,这是令人高兴的事。不同学说的争鸣有利于学术的繁荣和发展。不同的观点有时称为论敌。与人为敌是坏事,唯有论敌值得欢迎。对一种新说,沉默和吹捧是最坏的反响,严格的验证和批评比前两者好得多。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