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空间须由此在的空间性来说明,而此在的空间性源出于此在的时间性,时间性为空间性奠基。在《存在与时间》之后,空间与时间在作为领会存在意义的视域这一层面上"对等"了起来,海德格尔甚至直接将这种视域称之为"时间——空间"。在后期作品中,海德格尔通过对位置和物这两个概念的分析,揭示了空间存在本身的意义,指出人与空间的关系就是从根本上得到思考的栖居。  相似文献   

2.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认为,世界的空间须由此在的空间性来说明,而此在的空间性源出于此在的时间性。时间性被看作是本真操心的意义并为空间性奠基,似乎空间、空间性不如时间、时间性那么“源始”。但海德格尔却同时又向我们指出,说空间性基于时间性或时间性较空间性具有优先地位,仅在对此在时间性结构的准备性分析工作中暂先有意义,以后仍要将两者的关系明确“平等化”。在《存在与时间》之后,空间问题逐渐从侧重于对此在日常生存论层面的空间性研究过渡到对空间存在本身的研究,这种过渡自然使得空间与时间在作为领会存在意义的视域这一层面上“对等”起来, 在《时间与存在》中海德格尔甚至直接将这种视域称为“时间-空间”,认为只有在这种源始的时间-空间的敞开状态中,物与此在本身的存在、“本有”才能得以显现。  相似文献   

3.
《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前期的现象学-存在论代表作,其中的此在分析论是生存论的"还原-建构-解构"的实行。按照《存在与时间》中的展开线索,根据海德格尔的生存论分析还原步骤,"看"技术是如何显现的和被给予的。通过现象学-存在论的"看"和"领会",逐步回溯还原展示出"技术现象"的三重显示:在此在的生存状态层面上,技术显示为"揭示";在此在的存在结构(操心)层面上,技术显示为"寓世存在"的方式;在此在的存在的意义(时间性)层面上,技术作为绽出的"通道"而被给予。  相似文献   

4.
"天地神人四重整体"是海德格尔后期思想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它意味着"存在"与日常生活世界的交融。诸多学者将其阐释为一个"空间"概念,但这种阐释切断了这个概念与其前期存在论之间的联系,因而不利于对其进行完整的理解。"四重整体"与海德格尔的前期思想有着深层渊源,作为对生存论存在论的矫正,它撤销了"此在"的主导地位,但人的一方仍在沟通存在与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此在的时间性在此仍是有效的。海德格尔在对荷尔德林的诗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人在存在之运作中的意义。同时,对应于"四重整体",海德格尔也提出了"四维时间",这说明"四重整体"在本质上仍包含时间内涵。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在 《存在与时间》 第 82 节对黑格尔时间概念及其与精神之关系的展示是在此在的生 存论时间性分析语境中, 对此在的时间性与世界时间之关系的一种反衬。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时间与精神之关 系的分析, 仅满足于否定之否定这一形式上的统一性, 而未有对否定性本身的彻底思考。 否定性问题不仅是 《存在与时间》 中断的原因之一, 同时也是 《存在与时间》 之后海德格尔与黑格尔争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6.
亚里士多德、奥古斯丁、康德、柏格森和胡塞尔等西方哲学家都曾研究过时间,并各自对其有不同的解释.而海德格尔认为时间是时间性的到时,海德格尔哲学的目的就是要揭示存在的意义,而要通达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时间,海德格尔以时间为切入点考察此在进而研究存在.要想对海德格尔"存在"的意义有超越性的理解就必须对其时间也作超越传统哲学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感应"论是中国古典美学用以解释创作过程审美意识生成的学说,这里我们将它运用到欣赏过程,并集中在时间性和空间性这两个方面分析这一过程的主要特征.根据现代现象学的观点,我们重新认识了人与世界的关系,由此获得一种区别于"客观"的、与人自身的存在直接相关的"本源"的时空观念,欣赏感应正是鲜明地突出了这种时空的"本源性".我们首先借助于海德格尔的"去远"和"定向"概念,分析了感应的空间性;然后从读者与阅读对象在时间流程上的同一性、现象时间的非逆转性以及我在性三个方面,分析了感应的时间性.我们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这种分析,能部分地揭示感应论视角的文学欣赏理论的内涵,同时也是尝试着将中国古典学说融入现代思维之中.  相似文献   

8.
视域概念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属于操作性概念,意义多重。在空间构造的分析中,胡塞尔不仅讨论空间构造与视域的相关性,也通过身体动感在空间构造中的功能,揭示视域的根本性特征:作为意识的前提条件。这一线索最终表明,视域性与空间性必然要在身体动感上获得支持和理解。  相似文献   

9.
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现代派小说在哲学观、叙述方式和结构方式上,以一种空间性姿态而与传统小说迥然有别。这种小说的空间性不同于以时间性为线索的小说,而是以并置性和同时性所构成的意义网络。它邀请读者的积极参与,从而激活小说文本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诗意的柄居……”——对海德格尔空间思想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海德格尔对康德空间概念的现象学解释海德格尔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的现象学解释》中具体讨论了“先验感性论”中的空间和时间。他对空间和时间的现象学把握可以说直接来源于康德;但这时的海德格尔对空间的思考还是不成熟的。一方面他认为,在此在的生存结构中,空间与时  相似文献   

11.
在海德格尔哲学中,"真理"(alētheia)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命题真理,不是符合论的真理,而是存在之真理。海德格尔对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第六卷"明智"(phronēsis)的分析表明,phronēsis以好的行为,以此在为对象,即以此在的存在为揭蔽的对象,因此,phronēsis是alētheia的最高表现。在这个意义上,真理就是无蔽或去蔽,其最源始的意义即是此在的展开状态,此在将自身从遮蔽状态中揭示出来。这种揭示就是对存在的时间性意义的揭示,它以操心为存在的基本结构。真理通过形式指示的方式保持其存在论性质,它是此在存在的前提,即存在境域,是此在的一种存在方式。真理概念因此体现了海德格尔哲学的实践性质。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存在与时间》的研究来说,把握海德格尔对现象学的看法并考察其论述中的现象学理路,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说明,通过对胡塞尔现象学的批判性的继承与发展,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现象学的观点,不仅使他有可能重新提出存在的意义问题,而且给予了通过此在的现象学来开显存在意义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存在与时间》之后,海德格尔在思想上进行了多种突破尝试,其中"大地"概念的提出具有标志性意义.这个概念从根本上拓展了海德格尔思想的规模和深度.通过对农鞋、希腊神庙和艺术作品中的质料的描述,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发展了"大地"作为自然的显现与隐匿的涵义,并着重发挥了作为遮蔽者、庇护者的"大地"概念."大地"在此具...  相似文献   

14.
相比于前期把时间看成存在之领悟的境域,海德格尔后期则把空间看成与栖居-体相关的问题,出现了从"存在与时间"到"栖居与空间"的转移.海德格尔的空间化转向,一方面表现在更加强调本真时间的"同时性"与"时-空"本性;另一方面则表现在突出强调空间问题的源始性,并力图在与"大道"的关系中从空间本身思考空间问题.而大道是通过"道说"成其本质的.从"大道道说观"出发,空间是天地神人四方世界澄明、切近和自由游戏的场所,人的栖居也就是在"四重整体"中存在并"保护"四重整体.海德格尔这种与栖居相关的空间化转向联系着他对现代技术造成的"新时代的无家可归状态"的深层忧虑,对生态美学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时间与存在》是海德格尔后期在时间问题上最重要的一篇著作,在这篇著作中海德格尔对他的前期时间观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修正与创新。他对时间的论述方式已经远离生存论,不再提及此在对于存在之澄明的作用。而是从存在的在场意义上来讲出时间,从过去、现在、未来"相互通达"的"四维时间"以及时-空概念来讲时间,这是一种比前期时间观更具原始意义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16.
同一性问题是西方哲学领域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问题。海德格尔的《同一律》在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两种同一性观念———作为一物与其自身的统一性和绝对反思之先验地中介了的统一性———的批评性对话中寻求"非思"之处,并且在存在问题的指引下,决定性地将同一性阐述为思想与存在的共属性,即同一性是在思想与存在的相互听从、相互需要的循环往复中得以确立的。此一意义上的同一性又与存在论的差异性、辩证法和时间性诸问题交错在一起,这种交错辉映在一定程度上典型映现了海德格尔的同一性思考与以黑格尔为最高环节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某种因缘与区分。  相似文献   

17.
: 《太阳石》既作为一种时间性的存在,又作为一种空间性的存在。通过分析帕斯抒情诗中对时空艺术的处理技巧来进一 步探讨帕斯的时空诗学。在时间方面,他认为时间的运动是无限循环的,而且诗人的时间是具有双重的意义:一种是可看得见 的和普通的意义,另一种是不寻常的深奥的意义。在空间问题上,他认为人类和宇宙之间是可以互相感应的。为了突破时空 的限制,诗人在诗歌中对时空关系的处理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与空间的时间化的策略,即诗中的时空之间存在着相互转化、相 互表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是海德格尔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非常关键,然而这部著作由于糅合了康德和海德格尔两大哲学家的艰深思想而显得异常难懂。本文力图以康德通过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批判而突出时间对于真理的逻辑——先验逻辑的重要性,以及海德格尔通过对康德先验哲学深入解读而将先验逻辑的优先地位还原给了时间性(或超越性、此在)为线索来理解海德格尔的《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  相似文献   

19.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利用现象学和解释学的方法,对空间现象作了深入的探讨,消解了流俗的空间解释,首次提出了生存论存在论的空间观念,对于变革人们的思维方式,重新确立和把握哲学研究的主题、对象和方法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通过集中考察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对空间问题的探讨,凸显了其在空间问题研究上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地揭示和剖析了这一研究所存在的理论缺陷和难题,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海德格尔生存论存在论的时间观念在解决存在的意义问题时所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20.
如从时间性上区分朦胧诗与第三代诗,那就是前者"相信未来",后者立足"现在",而历时性的消解,必然带来空间性的空前开拓.韩东作为第三代诗歌的领袖人物,他的生命诗学,在抛弃穿越历史隧道的"未来"这一纵向时间后,于空间范围内还原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发散出特有的生命经验.由此,在他的笔下,便出现了两种生命最常见的存在方式和展开方式,这便是空间中的"游走"以及由空间距离所产生的人际"间性"--所谓"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