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纽约知识分子是20世纪美国的一群重要的作家和文学批评家.作为群体的纽约知识分子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反斯大林主义的社会主义是他们共同的政治思想起点.但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美国国内、国际政治局势以及纽约知识分子自身地位的变化,他们的思想逐渐失去激进性,其中的一些知识分子成了美国新保守主义运动的重要力量,只有少数人还在坚持社会主义理想.  相似文献   

2.
殷德生 《阴山学刊》2009,22(1):19-21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演变 20世纪70年代以后,美国对1929——1933年大萧条原因进行反思: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严格的管制是错误地总结了30年代银行危机的教训的结果。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自由化和证券化成为美国金融市场的最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教育改革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共进行了6次较大规模的教育改革。它们分别是:50年代的新课程运动;60年代中期的促进教育机会平等运动;70年代的恢复基础教育运动;80年代的学校重建运动;90年代的教育选择与国家标准运动;21世纪初的学校教育与工作需要相结合运动。这些教育改革运动由于集中受到美国的宗教方式、政府的介入、当代教育思潮、各种利益集团和组织的参与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4.
何期 《学术论坛》2007,(1):191-194
美国品德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在20世纪初由于受到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判而逐渐走向了衰落。到了20世纪80年代,面对美国日益严重的道德问题,传统的品德教育再次受到人们的青睐,开始了其复兴历程。美国品德教育的复兴表现在多方面,如社会上的有识之士的参与,政府的支持,各种品德教育机构的成立等。美国品德教育的复兴给我国学校道德教育以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环保运动史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60~70年代在美国发生规模空前的群众性的环境保护运动.它有着极其鲜明的时代背景.这次美国环保运动对美国和世界经济、政治以及人们的环境理念和环保实践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底层社会与抗争性政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开始在美国和欧洲变得非常流行.在这个社会运动兴盛的年代之前,大多数社会科学中关于社会抗议的理论都根植于一种经济学解释--无论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还是从现代化理论的角度,都是强调经济上的不满.但是,在20世纪60和70年代,学者们开始逐渐放弃马克思主义和现代化理论的路径.开始发展关于社会抗议的新的解释理论.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形成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以有轨电车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然而,此后美国公共交通持续衰落,到20世纪中后期公共交通在美国的城市交通中已经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挽回公共交通持续衰落的局面,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联邦政府通过了一系列公共交通政策,不断增加公共交通系统的投资,并对其所有制体系和经营方略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由此带动了地方政府和州政府发展公共交通的热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公共交通的衰落,使其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兴局面。  相似文献   

8.
王宏 《兰州学刊》2008,(11):74-76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经历了三个显著的阶段。早期理论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以传统的跨国公司理论为基础;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后,渐进式国际化理论形成并得以发展,其研究范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并认为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是渐进发展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天生的国际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使得阶段发展理论受到强烈挑战,中小企业“快速”国际化的观点盛行。  相似文献   

9.
江洋  吕梁山 《理论界》2006,(3):179-180
新左派运动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激进运动的主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有学者对这一运动进行关注,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学术界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裔戏剧已有大约百年的历史,其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20年代为初级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崛起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为繁荣发展时期.在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美国华裔戏剧无论从创作主题、戏剧形式,还是影响范围,都有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剧作家和作品.研究美国华裔剧作对于研究海外华人戏剧传统的建构,探讨中国文化与文学对海外华人戏剧的影响,以及了解华裔戏剧在海外的接受,都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20世纪已到了它的末期,不久即将跨入21世纪。无疑地,90年代将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因此,在未来的20年里,世界经济将出现何种新格局,业已成为国内外经济理论界的热门话题。由于美国和苏联这两个超级大国的经济实力的相对衰落和它们的国际经济地位的下降,使得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由一、二个超级大国主宰国际事务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70年代以来英美的马克思主义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这就是其研究的主要地域开始由西欧大陆向英美转移。说的再具体一点就是,出现于20—30年代、兴盛于50—60年代的植根于西欧大陆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走向衰落,而此后在西欧大陆出现的各种政治文化理论则在不懈地“非马克思主义化”。与此同时,在英美这两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多年受压制从而少有作为的国家,却开  相似文献   

13.
西方绿色政治学:范式变化与理论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刚 《东南学术》2004,(2):33-40
绿色政治学是20世纪60、70年代以来首先在西方兴起的一个新政治学学科分支或一种新的政治理论 ,它通过生态运动及绿党参政等方式迅速获得了实践支撑 ,成为当代西方政治学中较前沿和具有活力的部分。本文分析了70年代以后绿色政治学的主要范式变化 ,指出绿色政治学的产生是对当代全球生态环境问题的社会政治回应 ,成为一种超越绿党的政治理论。绿色政治学90年代以来进一步出现了从社会批判转向社会参与、从分散行动转向共同责任、从价值绿化转向政策绿化、从“非左非右”转向合作对话等重要变化 ,这表明绿色政治学正走向成熟 ,并将以其理论灵活性而在全球化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二战以后,对外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美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实行了从自由主义的公平贸易到单边侵略性管理贸易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贸易政策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5.
张计连 《理论界》2013,(12):150-152
彼得·凯里在《他的非法自我》这部小说里,不再是写澳大利亚人如何向往和憧憬美国式生活方式的“美国梦”,而是通过两个美国人流亡到澳大利亚的经历来反映20世纪60一70年代美国的学生运动和反越战运动以及美国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看法。同时这部小说也反映了澳大利人历经各类“美国梦”之后,其文化认同的加深和巩固。  相似文献   

16.
近代珠江三角洲机器缫丝业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近代珠江三角洲机器缫丝业兴起于19世纪70年代,衰落于20世纪30年代,在这半个多世纪的时期中,它曾有过一段繁荣鼎盛的历史,它的发展带动着其他经济部门的成长,成为推动社会经济演进的先行部门,对当时广东经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美国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汤森运动是一场老年人争取自身经济保障的运动。经济环境和社会观念的变化是这场运动兴起的重要原因。汤森运动历经三个阶段,最终未能达成其目标。经济的繁荣、汤森计划的过于激进、老年人群体的生理局限是导致汤森运动失败的重要原因,但它推动了美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发展,引起了美国全社会对老年问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二战以后,对外贸易政策成为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美国采取了不同的贸易政策,实行了从自由主义的公平贸易到单边侵略性管理贸易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新贸易政策促进了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  相似文献   

19.
发展经济学演变过程中的发展思路及其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经济学在演变过程中有不同的发展思路及其政策取向。20世纪40年代末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或60年代末的发展思路以结构主义思路为主,在政策上主张计划至关重要;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以新古典主义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市场至关重要;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新古典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为主,在政策取向上认为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储丽琴 《学术论坛》2008,31(2):137-141
20世纪初期,包买制在我国乡村手工业尤其是若干手工业经济区中广泛存在.它是20世纪初期市场机会的扩张所诱致的制度变迁的产物.由于它的出现解决了农村工业生产中的技术、资金、品控和销售等重要问题,从而推动了20世纪初期农村工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随着市场环境的逆转,包买商制出现衰落,近代中国农村工业也由兴盛走向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