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微博作为新技术媒体时代的新成员,以其自主、即时、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在信息传播中逐渐显露了其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微博问政"。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以来,各地政府已经逐渐接受并采用这一问政形式,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民众监督新渠道的政务微博,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其问政方式也必将成为  相似文献   

2.
胡婧 《经营管理者》2011,(4X):362-362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一种可随时发布简易信息的新型传播方式——微博产生了,多样化、便捷化、简单化的发布方式降低了信息发布的门槛,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处发送微博信息。这样一个新型媒体不仅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平台,而且给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转变。笔者通过认识微博,结合公安实践提出微博对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挑战,分析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在"微博时代"下的新转变。  相似文献   

3.
《领导文萃》2013,(9):72-75
一、从"网络恐惧"到"微博恐惧",微博"双刃"效应更加凸显近段时期以来,"微博反腐"成为一种流行现象,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微博对权力腐败、个别官员道德堕落的揭露,让广大公众和官员深刻感受到了一股"微"而弥强的冲击波。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履新以来,有关部门对微博上的各类举报回应更加及时、积极,这一方面大大提升了公众通过微博举报的热情,有利于形成官方与民间的反腐合力;另一方面,因为微博传播的裂变性、快速性,不实信息与传闻也往往使被举报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本土文化和信息处理视角,探究不同知名度企业家的微博信息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其形象的感知。采用新浪微博的客观数据以及实验法,检验了企业家微博信息("做人"与"做事")和知名度(高、低)对其形象评价的交互影响以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低知名度的企业家展示"做人"(Vs."做事")的信息更能够获得消费者的积极评价;高知名度的企业家展示"做事"(Vs."做人")的信息更能够获得消费者的积极评价。其作用机制在于,消费者启动双系统来处理不同知名度企业家的微博信息进而评价其形象。低知名度情境下,"做人"(Vs."做事")的微博信息能够激发消费者进行更多的情感系统处理,从而带来更为积极的企业家形象评价。高知名度情境下,"做事"(Vs."做人")的微博信息能够激发消费者进行更多的认知系统处理,从而对企业家形象的评价更加积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微博问政"已成为了政府信息公开的新趋势,政府如何通过微博有效的提高执政能力,成为了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采用SWOT模型分析微博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的适宜性,为更好地解决"微博问政"的问题提供参考,并对如何提高问政效果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微博舆论传播迅速、快捷的特点,不仅使网络民意能够高效形成,而且也滋长了偏离事实真相的"情绪型舆论"在网络中蔓延。微博,是一句话博客,是以简短的140字符实时分享信息的社交网络平台。随着微博的盛行,公众人物、政府机关也开始设立经实名认证后的微博。近年来,庭审直播微博的出现,践行了"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审判公开原则。据调查发  相似文献   

7.
举措     
《领导文萃》2014,(7):136-136
正北京市:开通首个政务微博微信"双微"发布厅2014年1月,"北京微博微信发布厅"在腾讯网上线运行,标志着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双微服务",通过微博、微信,及时为市民提供咨询和服务。首批加入微信"发布厅"的政府机构包括近80个部门,几乎涵盖了市民衣、食、住、行、教育、安全、医疗等生活的各个方面。(《领导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8.
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受众信息需求的快速增长,微博,即一句话博客,已经成为当前最热门的信息交流和传播工具之一。庞大的用户群和高效便捷的信息发布模式,也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及员工加入到"微博大军"甚至成为"微博控",本文针对员工"微博控"对企业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进行分析,对企业如何应对员工"微博控"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9.
正微博的出现与蓬勃发展改变了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模式,也影响着人们的信息接收行为和生活方式。微博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本文针对企业微博营销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进行微博营销的建议。微博及微博营销的概念◎微博的概念微博(Microblog)就是长度在140字以内的微型博客,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相似文献   

10.
许立新 《领导科学》2012,(23):38-39
2011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召开会议强调:"要推动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积极运用微博,拓展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渠道和手段,及时发布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改进政府工作."微博是网上交流平台,对于普通网民来说,它是一个便于信息传播与情感交流的工具,属于个人表达的媒介,而对于党政干部来说,微博则是一个与民众沟通、发布信息和倾听民声的重要渠道,也是转作风、树形象的平台.党政干部特殊的身份决定了他们的微博不同于普通网民的微博,当其以实名ID出现在网民面前时,其所言所行代表的不仅是个人,更是反映了由他们的身份衍生出来的政治态度、政策方向以及干部队伍的素质水平、精神面貌等一系列问题.因为身份特殊,他们在微博上发布的言论和信息也极易引发争论和质疑.那么,党政干部在写微博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写好微博?遇到网友提出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  相似文献   

11.
杨美 《经营管理者》2013,(3):278-278
从2009年8月中国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以来,目前我国微博用户数量已达4.24亿,平均每天活跃用户达到4230万。这个数据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继续增加。微博营销是最新兴起的一个网络营销方式,微博营销以微博作为营销平台,每一个听众(粉丝)都是潜在的营销对象,每家企业都可以注册一个微博,利用自己的微博向网友传播企业、产品的信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两年多来,我国的企业通过微博这种途径进行营销有的取得了很好的成功,有的却觉得无所适从,那么到底微博营销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如何呢?  相似文献   

12.
崔艳 《领导科学》2012,(28):51-52
如果把20世纪30年代的富兰克林·罗斯福称为美国的"广播总统",20世纪60年代的约翰·肯尼迪称为美国的"电视总统",那么贝拉克·奥巴马则可以称为美国的"新媒体总统"或者"微博总统".从2010年1月奥巴马在Twitter上发布第一条信息"总统奥巴马和第一夫人正在参观灾难应急中心",到2010年10月Twitter网站推出国家元首(首脑)微博人气排行榜,奥巴马的微博以400多万粉丝高居榜首,堪称元首微博的"人气王".截至2012年7月11日,奥巴马在Twitter上共发布了4745条微博,粉丝数量达到1737.8万.  相似文献   

13.
于涛  赵旭 《经营管理者》2012,(8X):297-297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微博"、"微信"为媒体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产生,吸引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和普遍喜爱,同时也形成了新的信息交互时代—"微时代"。"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信息交流平台,也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工作挑战和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微博作为一个开放性、互动性很强的交流平台,一个拥有丰富的信息的平台,企业可以通过微博向大众传递自己的产品、服务以及文化,可以和大众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提升自己的品牌效应。然而,微博向人们传递信息和沟通的就是凭借着其内容,所以做好微博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具体实施中借用了微博信息质量、内容营销以及微博营销的相关理论,并借用网上调研和统计分析工具,从而得出了微博内容各维度对微博营销效果的影响力度。  相似文献   

15.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特征,探究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结构对微博信息传播的影响。以2013年重大突发事件"4.20四川雅安地震"为例,运用ucinet软件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拓扑图,基于统计得到的微博节点关系矩阵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整体结构、角色与位置结构等测量。测量结果表明,媒体用户、政府用户、地震经历者以及积极参与救援者在舆情传播网络中具有较高的传播能力,因此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有效控制舆情的传播速度。本文采用实证方式对突发事件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进行了分析与测量,拓展了SNA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社交网络"裂变式"传播:救灾中的信息巨流与纠错机制 4月20日8时02分,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数秒钟之内,"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在其新浪认证微博上发出了首条地震相关信息."雅安震感强烈."8时04分,第一条来自雅安关于地震的微博由"晃动的菊花"发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对公众信息的传播方式和及时性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尤其在资本市场中,这些网络新媒体丰富了上市公司发布信息的内容,增加了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证券市场的定价效率.文章通过手工搜集并逐条阅读上市公司在新浪微博上发布的信息,从股价同步性的视角对上市公司披露的微博信息内容的经济后果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微博信息中经营活动及策略类信息占比越高的公司的股价同步性越低,并且这个结果在考虑内生性影响后依旧存在.文章还发现,聘请十大会计师事务所、信息透明度越高以及分析师跟踪人数越多的公司,其微博有用信息降低股价同步性的作用更强.这些结果说明,投资者并非接收所有微博信息并做出反应,只有当公司透明度较高、发布信息质量较高,并且微博信息内容具有价值的情况下,公司层面信息才能通过微博有效地传递给投资者,从而影响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18.
微博反腐具有监督主体广泛、揭露腐败便利、发布信息及时等特点,但又因文本信息碎片化、法律制度规范缺位、真假信息混杂等原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为微博反腐提供合法性基础,将微博反腐上升为正规渠道,提升微博反腐的信息甄别能力,形成微博反腐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新技术媒体时代的新成员,以其自主、即时、开放性等独特优势,在信息传播中逐渐显露了其巨大的潜力,引发了"微博问政"。自2009年11月我国第一家政府微博"微博云南"开通以来,各地政府已经逐渐接受并采用这一问政形式,作为政府信息公开和接受民众监督新渠道的政务微博,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20.
微博公众人物的伦理责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阳 《领导科学》2012,(14):8-10
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微博成为公众实现"言论自由"基本权利的新平台,并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与传播方式。在微博虚拟空间里,微博公众人物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周立波微博骂战"、"韩寒方舟子代笔骂战"等微博公众人物陷入口水战或负面新闻的案例层出,公众在展开大讨论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群体的微博行为伦理问题。微博公众人物作为微博用户的代表和引领者,对营造和谐微博生态环境以及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微博公众人物进行概念界定和特性分析,探析目前微博公众人物出现的伦理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套微博公众人物的伦理责任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