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直面网络信息时代的高校德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 ,高校德育直面网络信息时代就是要趋利避害 ,使其为我所用。因此 ,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 ,应重视鼠标下的德性 ,注重网络信息的可持续发展 ,大力加强网上主旋律宣传 ,加强网络环境建设、网络伦理建设、网络信息队伍建设以及网络信息的舆论监督、网络信息前景的预测和对大学生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信息革命及多元化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对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高校德育网站的存在问题、设计原则和运营方法三方面,论述高校德育网站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网络文化深刻地影响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今天校园的青年大学生.它使大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出现明显变化,并由此带来与传统德育的冲突1.个性化的倾向与合作精神培养的冲突;2.网络的虚拟化与现实社会化的冲突;3.科学理性的增强和人文精神的淡化的冲突;4.学生主体性增强与教师权威性下降的冲突.面对网络时代大学生在价值判断和道德判断上的种种变化,大学德育的创新成为必然的趋势.德育创新将涵盖德育观念、教育技术、师生关系以及教师素质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使当代大学生们尽情地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各种便利,但同时网络道德失范的现象也比较严重。网络冲击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更是影响到大学生的精神思想。互联网上的黑客、垃圾信息、色情网站、暴力新闻、“西化”思想,许许多多的引诱将矛头指向当代的大学生,也给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带来了极大的挑战。所以网络德育走进了大学生活,它指引着大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网络心态,以最科学的思想武装自己,抵御网络上的种种诱惑,使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有利于大学生多元知识时代精神的形成 ,扩大社会交往的对象和空间 ,塑造非线性的思维方式。但互联网也使大学生面临西方尤其是美国意识形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还有可能造成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退化 ,对大学生的个性和心理也会造成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我们应该建设网上“文化海关” ,净化网络信息 ;办好校园网站 ,丰富信息 ,增强吸引力 ;加强人文教育 ,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6.
利用现代媒体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媒体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这已成为大学生接触最频繁的信息载体,对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等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养既带来新的机遇也构成挑战.从完善现代媒体政策法规建设和网络管理机制及加强网上舆论引导等方面着手,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现代化建设,是应用现代媒体培养大学生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不健康行为、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日渐增多,给学生、学校和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危害。要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必须采取加强网络法律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学校管理等多项措施,整体部署,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杜绝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网络与教育联姻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网络独特功能与特点为大学生的成才提供了条件,对大学生具有积极的正面的影响。针对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网络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个别成功经验交流。  相似文献   

9.
在信息技术时代,高校德育应顺应时代的潮流,大力推进大学德育进网络,开展网络德育.网络德育主体具有观念开放性,行为自主性,身份匿名性的特点.高校应抓住时机构建网络德育主体,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0.
网络时代,各种各样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都更加频繁、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大学生作为网络主体,因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容易受到网上内容所隐含的文化价值观影响,从而经常性地陷入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选择中。作者从关注网络发展、适应网络挑战、抢占网络阵地等方面展开积极的探索,努力转变高校德育观念、改进高校德育方式、重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以确保高校德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1.
德育进网络是青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也是思想舆论斗争的新领域,如何把科学思想和正确观念以生动、快捷的途径传播出去,把党的声音及时准确地传播到大学生的心田,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网络主阵地,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课题。德育进网络是青年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新途径,分析和研究大学德育进网络的主要特征以及应处理好的关系,提出大学德育进网络应遵循的原则,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虚拟社会的主力军,其网络道德问题尤为突出。高校应加强对此问题的重视,认真梳理并研究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经梳理和研究,当代大学生的网络道德存在认知偏差、情感冷漠、行为失范等问题。高校德育应明确网络德育内容,创新网络德育方法,拓宽网络德育途径,以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和引导,帮助其养成科学、文明上网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它为大学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本文通过对互联网特点的分析,探讨了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挑战:易造成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迷失、道德品质的弱化、人际关系的冷漠、社会适应能力的障碍,努力探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互联网挑战的对策,如加强大学生网站的建设、丰富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加强互联网的教育管理等。  相似文献   

14.
互联网的出现推动着一场新的教育革命。“微课”是在国内继博客、微博、微信等之后,在高等教育领域崭露头角的又一新生事物,势必会推动着高等教育教学方式的再次变革。本文基于“微课”发展视阈积极探索高校德育模式的创新与实践,并对信息时代德育教学创新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网络给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 ,树立正确的网络意识和创新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关键是要加强组织领导 ,完善规章制度是做好高校学生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着国际国内局势变化、互联网高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和现阶段大学生特点以及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后的短期效应等方面的挑战,学生党建工作以其独特的育人功能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占有优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党的知识教育全程化、实现党建教育内容多元化、完善党建教育形式多样化、拓展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四化"新机制,以期为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高校网络德育亲和力、渗透力和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与传统德育相比,网络德育具有开放性、平等性、能动性、交互性、趣味性等特点。但互联网上信息鱼龙混杂,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应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有趣、活泼、文明的网络生活环境,并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开辟网络德育的个性化服务。同时,还要加强对大学生的上网“主体批判型”自律教育;加强领导,营造安全、健康、积极的网络环境;充分驾驭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三驾马车;在本民族文化的根基上,建构主体性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8.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互联网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数字化生存的新时代.它所构建的虚拟世界,深刻而广泛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尤其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确切地了解大学生接触和利用网络的现状,分析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研究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构建网络时代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开创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摇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分析新时期大学生所呈现的时代特征和良好的思想政治发展状态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抓住大学生关心的重大事件,最大限度地激活接受主体的兴奋点,探索构建高校思政工作新机制,从而深入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网络生态伦理哲学基础与高校德育方法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在给大学生提供信息便利的同时,也导致了他们自我约束力和道德法制意识的降低.而建立在因特网基础上的网络文化,也冲击着人类建立在现代化基础上的现代教育,使人们更加关注网络生态伦理问题.在网络生态环境下,高校应把"以学生为本"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的逻辑起点和价值取向,以"道德审美"作为高校德育方法论,以建构和谐的大学生网络生态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