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心脏疾病所引起的腹痛称为心源性腹痛。老年人心源性腹痛较容易发生误诊或漏诊,常被误诊为急性胆囊炎、急性胃肠炎、肝炎、胃痉挛、胃穿孔、急性胰腺炎等。老年人出现腹痛要警惕下列疾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石磊 《老年世界》2011,(8):39-39
根据有关报道,在我国的心肌梗死患者中,有三分之一的患者症状不典型,习惯上称他们为“不典型心肌梗死”或者“非典型性心肌梗死”。这种类型的心梗最多见的临床表现就是胃痛,有时也可以表现肩痛、臂痛、下颌痛、牙痛等,千奇百怪,但表现最多的还是胃痛,而且,心梗被误诊的也多数是由“胃痛”所致。  相似文献   

3.
周治 《老人世界》2013,(9):52-52
胃痛,中医称为胃脘痛,属于消化系统疾病。引起胃脘痛的主要原因有:病邪犯胃,感受外寒;过食生冷或肥甘厚味,或暴饮暴食等;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疏泄,气逆犯胃;再者是饮食、劳倦等因素久伤脾胃,导致中气不足、脾胃虚寒。下面介绍一组针对胃痛的食疗方。但老年人常伴有其他疾病,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4.
胃肠道疾病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其常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胀等。然而有许多非胃肠道疾病也以胃肠症状为早期突出症状,因此特别容易被误诊为“胃病”。现将在工作中碰到的容易误诊为“胃病”的部分疾病进行分析如下。   1尿毒症 消化道症状是尿毒症的最早和最常见的症状,首先出现食欲不振、上腹胞胀等胃部不适症状,然后发展为恶心、呕吐、腹泻,甚至口腔粘膜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由于上述症状,大约 1/3的尿毒症病人早期被误诊为“胃病”或“慢性胃炎”,耽误治疗。因此对于按“胃病”正规治疗而疗效不佳者,应该高度怀疑…  相似文献   

5.
胃复安,又称灭吐灵或灭吐宁.是一种止吐药,常用于治疗恶心、呕吐,包括胃肠疾病或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但应注意,此药有时引起的神经系统的副作用,易被忽视,或被误诊为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6.
颈椎病因其表现复杂,影响到人的脑、咽喉、心脏及四肢功能,临床容易被误诊。颈椎病是由于长期的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颈椎间盘老化变性,使颈椎骨质和韧带等组织增生,压迫神经、血管、脊髓而引起的,分为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和混合型几种。其中,神经根型症状多表现为头顶或上肢痹痛,一般可准确判断。但其它4种类型则因临床表现与其他一些疾病的症状相似,易被误诊。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有发作性胸闷、心慌,心前区疼痛,四肢发冷但手脚心热,出冷汗,可出现心动过速与心律不齐等表现,易被误诊为冠心病。椎动脉型颈椎…  相似文献   

7.
痛风容易被误诊。我出现痛风症状是在1988年,已有20多年的病史,但我认识这种病魔只有10年,前10年被误诊,因而久治不愈。我的经验是:如果夜半突然关节红肿剧痛,而且在拇趾处,就可能是痛风,应到医院检查血尿酸,争取确诊。  相似文献   

8.
吕斌 《老人世界》2010,(1):47-47
王大叔的胃痛又犯了,他急忙到药店购买了一瓶胃药,在无水送服的情况下吞下药片,没想到因此导致食道发炎,差点儿引发更严重的后果:据王大叔说,他把两颗药片干吞了下去后,当时食道就感觉很难受。过了几天,突然感到胸口发闷,还伴有疼痛,随后更是连粥和米汤都很难咽下去了,这才到医院治疗。经检查,他被诊断为食道炎。  相似文献   

9.
《独生子女健康》2013,(12):18-19
气候的变化被称为心肺功能的晴雨表。随着气温不断下降,因冠心病入院治疗的患者增加不少。每到这个时候,医生总是要提醒一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冬,你准备好了吗?  相似文献   

10.
高科技误诊     
丁滨 《中外书摘》2000,(5):26-27
一种疾病的误诊,一个病人的误诊,不单纯是医生的技术水平问题和职业道德、工作责任的问题,它包含着许多因素,其中高科技误诊也是原因之一。本书作者是《临床误诊误治》杂志的编辑,她力图通过本书揭开误诊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1.
玫清 《当代老年》2008,(8):46-46
西红柿的酸味由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组成,具有消除胃部不适、缓解胃痛和胃炎的功效。 另外,西红柿中含有的番茄红素成分,是胡萝卜素的一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去除引发包括癌症等各种疾病的自由基。  相似文献   

12.
罗学宏 《老年人》2014,(6):54-55
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代谢活动下降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老年人"甲减"发病率为2.3%~4.4%,尤以年龄较大的女性为多,约占患者总数的8%~10%,并且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成年型"甲减"主要影响代谢及脏器功能,因其起病隐匿,表现出的症状经常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以致在就诊时常被误诊。一般来讲,临床上"甲减"容易被误诊为下列几种疾病。冠心病。"甲减"病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常有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3.
张涛 《老年人》2007,(9):55-55
中医称胃痛为胃脘痛,是指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胃痛多由感受外邪、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及脾胃虚弱所致,主要涉及西医学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等病症。  相似文献   

14.
贴身“卫士”我年近花甲。1993年患胃肠病,消化不良,腹部门胀,食欲不振,胃痛,便秘等,虽经常服中西药,却总除不了根。后通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胃窦溃疡。两年来,天天吃药、身受疾病之苦,可谓一言难尽。有病的人最关心的是对治病...  相似文献   

15.
王嵩 《当代老年》2014,(12):45-45
由于腰突等骨病发病率高,中老年人一旦出现腰痛都以为是骨病所致,随便擦点药酒,做下推拿就算了。其实,一种血液性恶性肿瘤也可能引起腰痛,它是“多发性骨髓瘤”。有专家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的误诊率很高。据了解,大多数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都是大于40岁的中老年人。而这个年龄段的中老年人多发腰背痛,容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腰肌劳损、腰突等疾病。  相似文献   

16.
正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部反复发作性疼痛为主的症状。由于疼痛部位近心窝部,古人又称"心痛""胃心痛""心腹痛""心下痛"等。疼痛多是因"不通",即不通则痛,其病因繁多,却以气滞与瘀血为多见。胃痛可由多种疾病导致,若有气滞血瘀导致的慢性胃炎,症状表现为胃脘胀痛或刺痛且连及两胁、嗳气频繁、食欲不振等,可长期服用玫瑰花酒,能行气活血,有效缓解胃痛。具体做法为:准备鲜玫瑰花3.5千克、50度左右白酒15升、冰糖2千克(可按比例减少),将玫瑰花  相似文献   

17.
树精     
毁坏一件东西总是能给人以刺激,甚至是快感。 设想一下:偌大的一片厂房,眨眼问被夷为平地——那该是多么的痛快,多么的过瘾!  相似文献   

18.
幽默·漫画     
《老年世界》2011,(14):30-30
疑神疑鬼 一位老实的乡下绅士来到城里看牙医。医生说要打麻醉针,那位绅士马上掏出他的钱包。 牙医:“先生,现在不用付钱。” 绅士:“哦,我只是想确定一下被麻醉前还有多少钱。”  相似文献   

19.
当前,经常在网上或媒体看到公公婆婆、外公外婆带孙辈或不自量力、或马虎疏忽、或疾病发作导致自己或孙辈受伤甚至死亡的悲剧。在这里,有必要提醒一下老年朋友:“隔代看护”要注意安全和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两个孩子     
光明 《现代交际》2005,(4):60-60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讲演。演讲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可没有一个人响应。但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一下说:“我先暂停一下,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