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隐喻有其独特的工作机制,它使事物的类属关系或分类空间不再僵化和固定不变,使无法经验和不可言说的事物显示出新的可能与意义。从隐喻的角度来分析"飞马"一词,通过解释"飞马"中"飞"的隐喻意义,不仅可以让"飞马"一词摆脱所谓的空名或空指称短语的指摘,还可以使其内在的逻辑可能性得到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动词"上、下"是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对词,具有方位词和动词两种词性。"上、下"作为动词时,常带处所名词和非处所名词作宾语。对"上、下"带宾语的意义的认知考察,主要取决于"造字之初的字形"的历史因素、我国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地理因素和人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在表意功能上既有"大同"也有"小异",为了更准确、更细致、更灵活、更完美地反映事物,表现思想感情,就要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辨析同义词主要从理性意义、从色彩意义、从词的用法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4.
词分褒贬。有的词能够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事物的肯定的赞扬的感情,有的词则能够表达说话人对某一事物的否定的贬斥的感  相似文献   

5.
论莱舍尔的“较大数”量词理论张维真在自然语言中,表示事物数量的词十分丰富。除了"所有"、"有些"等之外,还有一类表示事物较大数量的词,如"多数(Most)"、"大多数"、"大部分"以及百分比中50%以上的百分数等,它们也经常被使用。但是,形式逻辑只把...  相似文献   

6.
高考季节来了,孩子面对压力,家长似乎也不太轻松,每时每刻都想守在孩子身边,一会儿担心他们书读不完,并指出应该这样这样;一会儿又担心他们复习得不够,又指出应该那样那样;一会儿说孩子不会掌握时间,并指出应该这样这样;一会儿又说孩子只吃这些营养不够, 应该吃这样那样等等,内心的忐忑,比自己上考场还要恐慌,严  相似文献   

7.
旧词"屌"在方言以及文学作品中都属于詈词,除了可以单用外,还可以组成"X屌"、"屌X"、"X个屌"的结构。由于"屌"是个贬义词,低俗不雅,因此使用的人不多。新词"屌丝"却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并成为2012年度十大网络流行语之一。随着"屌丝"使用范围的扩大以及使用频率的增加,该名词迅速具备了动词和形容词的某些语法功能,并且实现了词义泛化和贬词褒化。  相似文献   

8.
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的语用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特根斯坦是哲学研究语用学转向的先驱,其"语言游戏"观具有丰富的语用蕴涵。主要包括:"语言游戏"即一种生活形式,是由语言和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行动所组成的整体;词的意义即是词在"语言游戏"中的使用;"语言游戏"具有规则,词的用法即是"语言游戏"的规则,人们在游戏中学会并遵守规则。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观中对词语意义的解说,引入说话人意图、言语行为、语境等概念,客观上推动了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  相似文献   

9.
"陌生化"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关键词之一,是一种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概念。什克洛夫斯基在《作为技巧的艺术》一文中指出:"艺术之所以存在,就是为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使人感受事物,使石头显示出石头的质感。"文章分别从"陌生化"的理论背景、特点、在文本中的应用、重要意义以及对此理论的评价诸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认为"陌生化"这一文学技巧可以使人以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旧的事物,使那些人们熟视无睹并早已被忽略的东西再次生动起来。这样不仅使阅读充满乐趣,达到审美的效果,还能使读者透过现象更准确地抓住事物的本质,并对其做出理性的思考判断。  相似文献   

10.
宪法上"人的尊严"是宪法的最高价值,对于宪法具有价值指引作用。我国宪法第38条中用了"人格尊严"一词来表述"人的尊严"这一理念。就其名称而言,"人的尊严"这一表述更为恰当。"人格尊严"条款有不足之处,应作修改。  相似文献   

11.
南宋遗民词人"清"、"空"的隐居生活环境造成了创作主体心境的"清"、"空",这种心境上的清空闲适,很容易接受道家隐逸哲学思想的影响,从而刺激他们选择了清闲幽静的"云"意象、构造出其词清新空灵的意境。南宋遗民词中"云"意象的主要审美特征是"无心"、"闲适"、"清空"等3个方面。从中可见,在一片吟咏"云"物象的隐逸之声中,遗民词人自我清空淡泊的情怀也呈现出来了,将环境之"清"与人心之"清"联系在一起,达到了"人境双清"的境界,这种境界的意义体现在遗民词人的创作上,便是促成其词"清空"审美特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现代汉语词汇"以物指人"现象主要通过隐喻和转喻两种机制而产生。隐喻通过心理相似把事物和人联系在一起,转喻通过人与物的相关性联系人和物,它们都是通过对物体的认知揭示人的特征借以指人,少部分特征得到突显,大部分特征被隐藏。"以物指人"现象一部分是原有词的义项增生,另一部分则是短语词汇化产生了新词,来源于不同性质的词汇现象。这些词语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具有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现有关于"上"、"下"动词性组合及其不对称性的研究均集中在对"上"、"下"动词性义项的解释分析,鲜有学者以组合中名词词项为研究对象,从名词的语义格与动名搭配的语义构成入手,将"上"、"下"动词性组合中名词所充当语义格分为七类,并揭示了这些名词与"上"、"下"作动作动词的用法结合的五种语义构成方式,进而丰富了对"上"、"下"动词性组合不对称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人"的自身意识往往是在对外界事物的探究过程中,通过反思而产生的。在这一过程中,认识的对象反而成为了"人"观察自身的媒介,形成一种"镜式结构"。而"人"的镜象不断地在这些媒介中得到呈现。尽管不同的"媒介"仅仅能勾画出有限的"人"的镜象,但正是在这些不断的彰显中,"人"的意义得到了充实。法律作为人类社会最为重要的文明现象,无疑是一种反射"人"之意义的重要镜象。通过对"人"与"法"的镜式结构的梳理,我们能够在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认识"人"是什么。同时,也更好地认识法律本身。  相似文献   

15.
杨煌 《中华魂》2017,(11):6-9
今年是十月革命100周年,国内外已经或即将举办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也有很多人写文章纪念这一革命。但我更愿意在题目中用"庆祝"一词,因为这是一次伟大的革命,是改变人类历史航程的伟大事件,值得庆祝。  相似文献   

16.
生活在法律世界中的人或者初涉法学界者最常见的词莫过于"权利"、"义务"和"权力"了,这三个词共同构成了法学大厦的基石。它们为什么要存在? 如同杨树的生长需要土壤、空气、水分、阳光一样,人的一生也有各种各样的需要。中国古代的一首打油诗反映出一个人奋对人民来说,唯一的权力是法律;对个人来说,唯一的权力是良心。——雨果  相似文献   

17.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和动作单位的词.布依语的量词非常丰富,分名量词和动量词两大类.其中名量词又可以分为个体量词、集体量词、不定量词、度量衡量词等小类.布依语由于受汉语的影响,量词在使用时与汉语有很多共同点,但亦有许多不同点,体现了布依语量词的特点.通过比较研究,指出布依语量词和汉语量词使用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18.
汉语的合音词不同于现有词汇学中的单纯词、合成词、兼词等概念,与反切亦不可混同,应单独成类;其内部按合音方式和出现的先后顺序应分为"上取声韵"、"上声或下韵"和"上声下韵"三类,分别对应初变、转型和完成三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9.
与传统"诗重于词"的文学观不同,陈亮更加注重词的创作。他推崇"花间妙语欲无诗"的理念,执著于词"立意精稳,造语平熟,始不刺人眼目"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鲜明地提出了近拍词的具体填词方式,要求词能够"本之以方言俚语,杂之以街谭巷歌,抟搦义理,劫剥经传,而卒归之曲子之律",在语言形式和义理贯注方面提供了具有可操作性的途径,深刻体现了其词论"立意精稳,造语平熟"的特点。陈亮词论的内在精神与其"道,非出于形气之表,而常行于事物之间者也"的理学思想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20.
日语中的人称词分人称代词和人称名词两类。人称词有数量多但使用频率低、意义变化频度高、使用方式受社会地位限制等特征。人称词在使用上充分体现出了日本文化中的"间人主义"特征,而且与"他人中心主义"和"对象依存主义"有密切关系,并有其特殊的功能与作用。这些特征对中国的日语学习者的会话能力的提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