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  相似文献   

2.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留守儿童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加入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他们只能留守在老家,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有效监护的孩子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孩子的状况如何呢? 镜头一: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4.
留守儿童问题是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而产生的,它是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是"三农问题"的并发症。留守儿童问题是寄生于流动人口的一个社会问题,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目前关于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研究多从心理健康和社会化发展的视角出发,但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较少;第二,研究多以现状描述为主,缺乏父母外出务工对儿童身体健康影响的深入研究,尚不能从现有研究中明确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的具体作用路径。成都市双流县正兴镇作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乡镇,对其留守儿童身体健康进行研究,并同全国其他农村地方针对留守儿童的政策进行比对比分析,分析各政策的利弊,并通过研究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对政府为提高留守儿童身体健康状况而制定政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去年感恩节前,老师布置了一次作文——《亲情的重量》。班里的娟娟同学在文中写道:“在我两三岁的时候,父母为了外出打工,把我交给外公外婆。每当看到同学的父母为孩子送衣送伞,我既是羡慕,更是难受。我知道,出门在外的父母过得也不容易,我没有理由强求他们给我关爱,但我的内心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父母之爱的渴求。”娟娟今年14岁,是一名农村留守女童。留守儿童,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社会问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打工潮席卷我国中西部地区。据统计,全国外出农民工约有一亿人。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孩子不能随父母外出,只能留在家中或寄居在亲戚朋友那里,成为留守儿童。全国约有2600多万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必向大中城市转移,从而必将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现象呈扩大之势。在我校组织的调查中,被调查家庭中98.5%的民工子女留在家乡,只有1.5%的孩子随父母一起外出生活。可见,“留守”是外出民工子女的主要生存形式。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完善的家庭教育在孩子成人成材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然而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却生活在缺乏父母关爱的家庭里。深入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现状,思考这样的家庭教育给孩子的成长会带来哪些负面效应,并提出相应对策,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应尽之责。  相似文献   

7.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祖国的花朵.然而由于社会的发展,许许多多的孩子却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成了孤单寂寞的留守儿童,这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我们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更是责无旁贷.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到学校就像家一样温暖,让留守孩子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留守儿童不再留守,我们该怎么去做呢?该做点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城镇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亲子教育缺失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重庆市铜梁县县城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被调查的9~12岁的留守儿童EPQ 的 P、N、E、L 维分,标分(T 分)分别为46.42±9.72、44.98±11.23、51.94±11.15、48.71±9.73。E 维度9~、10~组分别低于11~、12~组,有显著性差异。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 E、L 维度标分(T 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9~12岁的城镇留守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教育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倾向内向稳定,掩饰程度强。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些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监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我校学生762人中,现有留守儿童426人,占学生总数56%,其中有三个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由于这些孩子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渝西地区农村儿童人格特征及其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铜梁县某乡镇小学整群抽取3~5年级的学生364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就家庭环境而言,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结论:渝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倾内向,掩饰性强。10~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人格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1.
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提出了要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重视和教育问题。的确,近年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学校、家长、社会的普遍关注。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外出务工后,跟随爷爷、奶奶或外公、姥姥等特殊条件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渝西地区农村儿童人格特征及其差异,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重庆市铜梁县某乡镇小学整群抽取3~5年级的学生364人,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就家庭环境而言,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等.结论:渝西地区农村留守儿童个性倾内向,掩饰性强.10~12岁的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人格特征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面对留守学生问题,本文阐述了三个方面的努力:建立留守学生档案,密切与外出家长联系;在情感交流中促进留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日常管理中促使留守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14.
杨梅 《科学咨询》2009,(2):47-47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近年来因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因外出打工,无法履行父母教育临护权而出现的社会现象.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有1.2亿农民常年在城市务工经商,产生了近2000万留守儿童,其中14岁及以下占86.5%.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家长们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亲朋好友看管,使得大批孩子脱离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我校现有475名在校生,其中留守儿童就有185名。绝大部分留守儿童的托管人,只注重其吃、穿、住、安全方面的问题,从而忽视情感交流与沟通。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托管的留守儿童,由于祖辈的教育观念不同,大多数溺爱孩子,所以许多孩子在家根本就不做家务,或不会做家务。许多事情都是祖辈代劳,而孩子则认为祖辈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这样的孩子一般都不懂得尊老敬老,且缺乏爱心。还有一部分托管人,他们根本不管这些留守儿童,使得这些自制能力差的孩子对学习极不认真,做作业粗心大意或根本不完成作业,每天总是贪玩好耍,学习成绩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了沉迷于网吧、游戏厅而夜不归家的现象,更有甚者与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了一起,这样的留守儿童,他们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由于隔代教养,亲朋好友搭帮教养,从而缺少应有的亲情关爱和家庭教育,他们的健康成长尤其是品德、心理等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日渐凸现。容易出现学习成绩下降,思想道德水平滑坡,心理不健康,甚至违法、犯罪等现象。家长在外务工,心中时常有孩子教育问题这一心病未了,不能安心工作。留守儿童的教育措施,成为了摆在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教育,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留守儿童的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据全国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全国儿童总数的21.88%。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成为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强以政府为主导、以学校为重点、以社区(村)为依托、以家庭为核心、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可见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其意义深远,责任重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由于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劳动力远离家乡,到经济发达的地方经商务工,农村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和父母分离,缺少父母的关爱,缺少思想上的交流和沟通,有了问题又不能及时地发现和矫正,久而久之,造成这部分学生成绩差、卫生差、纪律差、不良习惯多、厌学倾向严重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城镇留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与亲子教育缺失的相关因素,为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行为规范辅导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重庆市铜梁县县城某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自编一般情况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估.结果:被调查的9~12岁的留守儿童EPQ的P、N、E、L维分,标分(T分)分别为46.42&#177;9.72、44.98&#177;11.23、51.94&#177;11.15、48.71&#177;9.73.E维度9~、10~组分别低于11~、12~组,有显著性差异.父母外出分别与父外出、母外出E、L维度标分(T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lt;0.01).结论:9~12岁的城镇留守儿童存在心理行为问题,父母外出打工缺乏对孩子的关爱教育造成留守儿童个性倾向内向稳定,掩饰程度强.  相似文献   

19.
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者与上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前不久,大足县教科所组织的各校留守儿童调查中,我校留守儿童就占了全校学生的60%到70%.这些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给当前的义务教育带来了很多问题和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年轻夫妇纷纷离家别子外出打工,许多留在农村的小孩因父母不在身边,便成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给整个农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这个问题,日前我们对江津市农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