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知识城市建设与新智库的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的新著<中国大趋势>包含了很多创新见解,而作者获得这些创新见解的基础在于其拥有一个新兴智库和一批智库型人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没有智库就没有理论创新,智库既是城市、地区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者,也是知识城市的促进者,知识城市的发展与新智库以及智库型人才之间彼此存在着重要的关联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育制度是影响教育模式和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教育制度的创新是整个创新教育的先导。教育创新首先应是教育制度的创新。培养出高素质的有用人才,源自教育过程,创造性人才必定出自创新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造成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校在教育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存在问题,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素质上与社会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如何使高校的教学目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质、学生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建设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性,较好地符合社会提出的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已成为高校教育建设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对高校教学各环节、各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上的经济价值程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4.
孙宇  韩萍芳 《学术界》2007,(6):205-208
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经济全球化浪潮波及政治、文化和教育等许多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正在逐步迈入"全球化"时代.在这样的发展态势下,我国人才培养,尤其我国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人才竞争国际化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开放的研究生教育市场和变革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而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必须提高以下两个方面的认识人才素质的国际化和面向世界实现知识的整合.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旅游产业发展促进了旅游教育体系的成熟与完善。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旅游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从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两个方面分析了应用型旅游人才的能力构成;从专业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与沟通协作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民办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出了从课程教学体系设计、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多元师资建设及多维考核评价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策略,以期有益于民办本科院校旅游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6.
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校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弊端很多,应当予以废除。相反,培养创新型人才于我国“兴旺发达”意义重大,高校应为此而努力。创新型人才培养主要应采取六个方面的措施,即要更新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树立新的教育质量观、抓好创新型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辩证统一以及深化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教育学的角度,提出我国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培养创新人才上。高等院校创新人才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创新,重点应从校园创新教育环境、专业建设与改革、教学方式、教材创新、现代教育技术、人格因素培养、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活动的开展、教育效果评价制度的建立等方面研究高等院校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必须重新认识人才培养模式,要对其定义、结构、特点等方面的认识有所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国家发展的需要,学校的基本价值取向,都要求培养创新人才。为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把握时代特点,遵循教育规律,按照教育发展要求,结合我国国情,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努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才队伍规模全球领先,但结构失衡、素质整体偏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十四五"期间,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要培养集聚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梯队衔接的人才队伍,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形成尊重人才、依靠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为此,要坚持"内""外"统筹,壮大人才队伍规模;"领""育"结合,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引""留"并重,加强人才高地建设;"破""立"兼顾,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0.
论高等教育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创造性活动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人的创造性素质的形成也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教育系统工程学的视角考察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培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就必须从整体优化高等教育系统,构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与机制入手。本文旨在论述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内涵与特征,高等教育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1.
开展创业教育,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地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应首先明确其人才培养的效果。以安徽科技学院为例,构建包含6个隐变量、21个观测变量的结构方程模型(SEM),借助AMOS7.0和SPSS15.0软件,探索地方高校当前人才培养的效果及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的结构路径。通过对假设模型的修正,得出创新创业人才素质培养的总效应为0.48,而课堂教学和应用型人才素质培养的总效应分别为0.79和0.71,表明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效果还未凸显,其主要原因在于潜变量课堂教学、应用型素养和创新创业素养之间缺乏明确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论21世纪复合型外语人才及其培养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为我国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这种模式培养的人才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交往的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社会急需的外语人才是新型的、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面对这种挑战 ,外语专业本科教育必须转变教育观念 ,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着重讨论了复合型人才的概念以及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改革高校学模式 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秀英 《云梦学刊》2001,22(5):98-100
我国现行的高校教学模式仍然保留着几十年前的"苏式"特征,不利于培养创新人才,必须进行改革.应该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素质需求,调整教育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强化素质评估,科学构建有利于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高校智库发展比较快,也有较丰富的经验。斯坦福大学国际安全与合作中心是美国著名的高校智库,研究其运作之道以及高校智库研究的特点,可以为我国高校智库的发展建言献策。高校智库研究应该具有历史、国际视野;重在宏观战略规划;关键在于人才的引进和使用。办好高校智库需要各方群策群力,上自国家政府的重视、下至高校及各学院领导的有效规划,既借鉴美国高校智库发展的经验,又要根据国情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5.
范德华 《学术探索》2013,(5):154-156
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主要包括身心素质、政治素质、职业思想素质、职业能力素质、职业发展素质五个方面,每一方面的素质在旅游人才素质结构中处于不同的地位,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共同构成了旅游人才素质的基本结构。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就旅游人才的素质结构作粗浅的分析,力求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主要原因在于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严重短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问题成长缓慢,从业人员素质偏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和积累严重不足,研发经费投入不足.要使我国制造业由大做强,必须从修改制造业的"中国模式"入手,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提出的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为依据,全方位优先人力资本投资,采取"高端引领"、"整体开发"教育与训练并行、完善人才配置机制等政策举措,倾力打造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17.
开展创业型就业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以知识、信息和能力为主要支撑的知识经济为大学生创业型就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高校通过推行创业型就业教育,可以培育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水平,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新的途径,进而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医学前进中的辉煌成就在本质上都是医学人才综合素质的体现,反映了他们卓越的科学技术水平和人文社会科学素养。通过对医学科学本身、医学模式的转变、我国医学生的素质现状以及国外医学人才人文社会科学素质的现状进行总结,阐明了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已经成为医学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已经成为有价值的创新成果产生的必要基础。  相似文献   

19.
新世纪的到来 ,给高等教育的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时代赋予高校的使命 ,我们必须彻底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在高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才素质培养的教育氛围 ,充分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为培养跨世纪优秀人才而努力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思想的提出使我国的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体系、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高等院校人才的培养,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形成知识创新、传递、转移的良好机制.在使教师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创新意识得到加强的基础上,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造就新一代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