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当代中国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比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跃生 《社会》2006,26(3):118-136
 世纪," 年代末城乡核心家庭虽相对减少,然而,城乡家庭结构的简化趋势并没有改变。在城市,其标志是单人家庭上升,核心家庭中夫妇核心家庭上升,直系家庭中三代直系家庭下降。乡村三代直系家庭增加,约占乡村家庭总数的!"- 以上,达到近!" 年的最高水平;单人家庭和夫妇核心家庭则处于增长状态。当代城乡家庭结构的变动特征与二十余年来计划生育政策推行之下“少生”和“独生”环境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经济转型中人口迁移流动加速也促使家庭类型变化。在这一背景之下,家庭养老资源进一步萎缩,这对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工作提出了更迫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庭的生命周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计划生耷工作的深入开展,我国的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家庭户平均人数由1982年的4.43人,下降到1990年的3.96人。3-4人户家庭已占到全部家庭户总数的49.55%。家庭的代际结构也出现了显著的变化,核心家庭已占65.77%,在一些经济比较发达地区,核心家庭的比例更高。我国家庭规模和家庭结构的变动,带来的一个十分明显的后果是家庭生命周期发生了根本变化,从而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模式的变化及其特征家庭生命周期,通常指由夫妇双方的结合组成家庭开始,到夫…  相似文献   

3.
2000年以来中国家庭结构变动表现为:核心家庭比例明显下降,单人户显著上升,直系家庭没有降低反而略有增加。城乡家庭结构变动有别:城市核心家庭构成缩小,单人户明显增加,直系家庭稍有降低;农村核心家庭构成降幅较大,单人户提高,直系家庭上升。城乡二级家庭结构变动也不尽相同。人口流动、子女数量、人口老龄化、婚姻和住房情况对家庭结构及其变动有显著影响。在家庭结构小型化为主导的时代,政府及社会组织应加强以家庭为目标的公共服务建设;改进户籍制度,减少劳动者与其家庭成员的地域分割;为增进和改善家庭代际关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五好”家庭活动是五十年代妇联在一些城市职工家属中开展的一项活动。十年内乱,被迫停止,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五好”家庭活动才得以蓬勃发展。目前,这一活动已深入到千家万户。1982年,上海市评选出市“五好”家庭1638户,区、县、局及街道、社镇“五好”家庭四万多户。这些家庭,事迹感人,体现了我国人民高尚的道德品质。然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发现了,时代在前进,家庭在变革,而我们的评比活动却拘泥于五,六十年代的传统观念,落后于家庭变革的步伐。因此,对“五好”家庭评比活动作一番分析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了。1 不久前,我们抽样调查了上海448户全国“五好”家庭,经过分类统计,发现这样一个特点:即“五好”家庭的比例随着家内辈数的增加而增加。家庭内辈数越多,评上“五好”的可能性也就越大。448户“五好”家庭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就有365户,占81.5%。而核心家庭仅有74户,占16.5%。不仅上海如此,其他各省市都有类似情况。去年北京调查了328户全国“五好”家庭,主干家庭和联合家庭共239户,核心家庭才77户。  相似文献   

5.
据日本政府1985年的国势调查,日本的总人口为一亿二千一百万人。其中六十五岁(含六十五岁,以下同)以上的老年人口为一千二百三十九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0.2%。回顾二十四年前的1965年,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5%,到1970年增长到7%,1975年和1980年分别为7.9%和9.1%。按国际上的惯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时,则被认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就是说,日本从1970年起便步入了老龄化社会。另据日本厚生省人口研究所1986年12月进行的推测,日本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到2000年将为16.3%,2010年为  相似文献   

6.
迄今为止 ,日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战后家庭的研究。第一 ,从家庭成员人数上入手 ,分析家庭结构的变化。如 1 997年日本的出生人口比前一年减少了 1 4874人 ,为历史上出生率最低的一年 ,显示出人们“晚生晚育”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对此 ,学者们认为 ,这一倾向不仅对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高龄化社会的老人赡养等问题造成影响 ,而且也动摇了直系亲属同居一处的习俗 ,对传统的居住形式也产生了影响。第二 ,从婚姻形式上入手 ,探讨法规的变化。在日本家庭总数中 ,由夫妇或夫妇及未婚子女构成的家庭虽然没在所占比例上发生明显变化 ,但却出现了…  相似文献   

7.
由于离婚、夫妻中一方死亡或婚外生子女而形成的不完全家庭,在苏联,特别是在波罗地海几个共和国都有增长的趋势。根据1979年的全苏人口调查资料,由母亲(父亲)与孩子组成的不完全家庭的比重,在全苏为11.8%,而在爱沙尼亚共和国则为15.6%,在拉脱维亚共和国为14.9%。不完全家庭在拉脱维亚共和国的比例仍在继续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非婚生出生率的上升造成的。最近几年,非婚生子女在拉脱维亚共和国占出生人口总数的13—14%。在该共和国,领取单身母亲补助金的妇女1984年比1980年增长1.2倍。非婚生出生率在1979年为19%,到1984年已增至25%。在25—29岁和30—33岁这两个年龄组中,这个比例增长得尤其快,占40%。  相似文献   

8.
住宅问题作为战后日本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一个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始终受到日本政府、企业乃至每个家庭的高度重视。在1945~1985年的40年间,日本共建设3918.85万套住宅,超过了全国家庭总户数,在世界各国的比较中,也居于前列。据统计,到1983年为止,日本实有住宅3860.7万套,实有家庭3490.7万户,每户平均1.1套。空房数为370万套。1980年日本每人居住面积已达8.4叠(叠为日本房间内铺的草垫,一般长2.22米,宽1.11米),比1950年的3.7叠,增加1.27倍。住宅质量也在逐步提高。据调查,日本住宅高级化指数以  相似文献   

9.
桂罗敏 《社会》2004,(5):38-42
命题的凸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标志之一,但在中国,主干家庭还是占相当大的比例。费孝通在江村的调查中,发现1981年主干家庭或联合家庭的比例是43%(费孝通,1982)。在其他学者对老年人居住状况的调查中也显示,上世纪80年代  相似文献   

10.
《社会》1986,(6)
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城市家庭是否会出现核心化趋势?有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家庭已趋于核心化,并且今后也会象发达国家一样,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必然趋向核心化。对此,刘炳福在《婚姻与家庭》1986年第8期撰文提出异议,认为在今后几十年内,我国城市家庭结构主要以两种并存的形式为主,即:核心家庭和直系家庭,且直系家庭有缓慢增长的趋势,不会出现家庭核心化趋势。理由是:第一,有些学者认为,核心家庭是工业化的产物。但据美国哈丽雯教授及其他学者研究,在工业革命以前,英国、法国、瑞典、德国等国的主要家庭形式就是核心家庭。三百年来,美国的主要家庭  相似文献   

11.
南朝鲜《韩国经济新闻》1987年9月8日的资料称,目前世界各国的工会组织率呈下降趋势。1929年英国工人参加工会的占57.1%,到1984年这个比例已下降到52%;1978年美国的工会组织率为23.6%,到1985年下降到18%;1979年日本的工会组织率为31.6%,而到1985年已下  相似文献   

12.
1980年,食品进口占10.4%,矿物性燃料进口占49.8%,原材料进口占17.0%,制成品进口占22.8%;1985年,食品进口占12.0%,矿物性燃料进口占43.1%,原材料进口占14.0%;到1988年,食品进口从1980年的10.4%增加到15.6%、矿物性燃料和原材料的进口却从1980年的49.8和17.0%减少到20.4%和15.0%,而制成品的进口从1980年的22.8%猛增到49.0%。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1930—1990年代这一社会变革背景下考察冀南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动。在60年的历史演变中,冀南农村家庭结构有两个变动特征:一是复合家庭由土改前占一定比例,到土改后逐步萎缩,1960年代中期以后陆续在一些村庄消失;二是核心家庭比重稳步增多。虽然土改前各个村庄核心家庭均是比重最在的家庭类别,但它还未占到绝对多数。土改以后,特别是集体经济时代,核心型小家庭成为多数家庭成员的追求。家庭核心化局面在1960年代中期之后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14.
在 2 0世纪初 ,北美社会将核心家庭视为理想家庭 ,这是由成年男性、女性及其子女组成并被视为完美的社会、经济和居住单位。在 2 0世纪中期 ,这一家庭形式的长处仍能赢得各方赞扬 ,即使在婚姻已经不能令双方满意的情况下 ,家庭仍然“为了孩子的缘故”或是为躲避有损名誉的“离婚”称谓而维系着。然而 ,在几十年之后 ,理想家庭的结构发生了极大的改变。研究者指出 ,单亲家庭所占的比例已从 2 0世纪 60年代的 9%增长到 80年代中期的2 4% ,他们认为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 ,包括女性越来越独立 ,缺少稳定的伴侣以及对离婚的约束力减弱。此外 …  相似文献   

15.
据对上海市区500户居民家庭和郊县1000户农民家庭的抽样调查,1989年城市居民家庭每人用于卷烟的消费支出为46.32元,比1988年增加10.3%,占食品支出的比重两年均在4.7%左右。1989年每个农民用于卷烟的支出为69.96元,比1988年增长29%,占食品支出的比重由1988年的11.1%上升为1989年的12.5%。城乡居民卷烟消费支出的比例从1988年的1:1.3扩大为1:1.4.支出差额由1988年的12.22元扩大为1989年的23.64元,每一郊县农民卷烟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比城市居民高出18.7个百分点。据调查,1988年每人平均消费卷烟46盒,每盒卷烟混合平均单价为0.91元;1989年人均消费39  相似文献   

16.
1975年国际妇女年以来的10年中,随着各国政府在保障妇女就业、改善妇女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等方面所做的努力,各国妇女,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妇女在社会生产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联合国组织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亚非拉三个地区妇女的绝对就业人数呈增长趋势,而各项相对指标则存有较大差距.其中非洲就业妇女在劳动力总数中所占的比重略有下降:1950年为32.9%,1985年降至32%;亚洲、拉丁美洲就业妇女占劳动力总数  相似文献   

17.
“丁克”家庭,即DINK…Dou- ble Income No kids家庭,是指夫妇双双就业但不要孩子的家庭。在中国,又称为无孩贵族家庭。改革开放以来,这一家庭结构形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伴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开始出现,并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尽管,“丁克”家庭目前只是在中国的一些大城市里出现,而且所占比重远低于西方工业化城市社会中10%的比例,但这说明了中国城市人口的婚育现象同样不能逃脱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城市社会法则,也预示了中国大城市中一部分高文化层次的家庭的生育动向。 人类行为的目的是追求最大效用。…  相似文献   

18.
《社会工作》2009,(13):14-16
一、项目背景 在上海市长宁区社工接手的个案中,30%的个案源于家庭问题。社工发现社区青少年家庭中普遍存在着三大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社区青少年家庭结构中,核心家庭与离异单亲家庭占较大比例。不少问题青少年出自单亲家庭,父亲或母亲在生活中需同时扮演父母双重角色,由于他们缺少相应技巧,对问题青少年无从下手。第二,社区青少年家长普遍处于社会较低阶层。  相似文献   

19.
日本经济构造的重点,正逐渐由物质生产转向服务性生产。各生产领域的就业人员构成比例和就业人员职业构成比例的变化,很能说明这个问题。1950年,从事第一类产业(农、牧、渔等。——译者,下同)的人员占就业人员总数的48.5%;从事第二类产业(工业、采矿等)的人员占21.8%;从事第三类产业(主要指商业、服务业等)的人员占29.6%。当时,日本处于半农业国状态。1980年,从事第一类产业的人员比例下降为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的农村家庭关系,研究和探讨社会主义农村新型家庭结构及其发展趋势,我们对四川省宜宾县农村的部份万元户、专业户(重点户)家庭进行了典型抽样调查。调查的对象是1982年家庭总收入在一万元至三万元之间的万元户富裕农民家庭(全部是出席过县以上勤劳致富代表大会的专业户、重点户),共38户,总人口266人,户平均人数为7人。其中10口以上的家庭12户,占31.7%,7—9人口的家庭15户,占39.4%;3—6口的家庭11户,占2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