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逢新春佳节,中国人都有一个给孩子们压岁钱的习俗。家住徐州闹市区青年路中段的一对退休老夫妻,男主人公姓徐,女主人公姓吴。这对老夫妻都具有三四十年的党龄,是一对紧踩时代节拍,十分关注子女健康成长的老人,他们也曾受到传统习俗的熏陶,坚持在全家人欢度春节时给孩子们压岁钱。开始时,每个孩子给10元、20元,随着家庭收入的不断增加,每个孩子的压岁钱也逐年提高到50元、100元,最后升到200元。从表面上看,压岁钱他们年年给,但他们的给法却与众不同,因而效果也不同。特别是这对老夫妻  相似文献   

2.
《社区》2008,(36):22-23
在中国,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相似文献   

3.
李沅 《金陵瞭望》2006,(3):22-24
又是一年春节到,少则过千、甚者上万的压岁钱让孩子们成了小富翁,此时正是考验家长财商,培养孩子财商的好时机。财商培养从娃娃抓起,一时间成了热门话题。财商教育说难也不难,只要你能与孩子一起唱响理财四部曲。  相似文献   

4.
这就是我     
过年,对于孩子来说,是最期待的。因为在春节里可以到亲戚家拜年,可以放烟花,还可以得到压岁钱。所以我最喜欢过年了。  相似文献   

5.
周士君 《社区》2009,(12):5-5
春节已经过去了,但是孩子们收到的压岁钱该怎么花的问题还在继续。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的压岁钱数目也越来越大,少的几百元,多的上万元,这压岁钱到底应怎么花,引起越来越多的学生及家长的思考和争议。  相似文献   

6.
《社区》2008,(24)
在中国,压岁钱的风俗源远流长,它代表着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是长辈送给孩子的护身符,保佑孩子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吉利。  相似文献   

7.
压岁钱 压岁钱,《辞海》的注释是:旧俗,农历除夕以彩绳穿钱,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者给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 如今,压岁钱已产生嬗变: 一是以压岁钱名义送礼。科员沈某想巴结局长大人,平常送礼有点俗气,也怕抖出去难听,春节前特意到局长家拜个早年,临走时丢下了一个红纸包,说是给局长千金的压岁钱。局长心领神会,未作多少推托,叫女儿说声谢谢,就笑纳了;二是以压岁钱名义行贿。跑官要官的官员在春节前后用送压岁钱的方式对上司进行感情投资,往往都很快收到“投挑报李”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刘锴 《社区》2011,(6):32-32
春节时,8岁的女儿玲玲从爷爷、奶奶、姥姥等亲人手中,得到了4000多元的压岁钱。面对这笔“巨资”,女儿有些不知所措。看到小区内别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胡乱花钱,她也想“阔绰”、“潇洒”一把,提出要上街花460元钱买辆高级玩具车。看着女儿“暴富”后的亢奋,我和老公感到事态严重一这并不是简单的几个钱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孩子的理财教育问题。我们合计后,决定就“如何用好压岁钱”这一中心议题,给女儿上一堂理财课。  相似文献   

9.
春节时,8岁的女儿玲玲从爷爷、奶奶、姥姥等亲人手中,得到了4000多元的压岁钱。面对这笔巨资,女儿有些不知所措。看到小区内别的孩子大把大把地胡乱花钱,她也想阔绰、潇洒一把,提出要上街花460元钱买辆高  相似文献   

10.
歌珊 《社区》2009,(21):56-56
孩子收到压岁钱后,妈妈们犯愁:如果强行剥夺其对金钱的处理权,担心对孩子以后“钱”途不利;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又害怕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或许我们应该向美国父母学习:4岁的孩子会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花钱.8岁时会和大人一起讨论财经问题,“大富翁”来自“小财主”——  相似文献   

11.
正小时候,年三十晚上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就是爸爸发压岁钱,他会根据每个人一年以来的学习成绩和做家务的表现来确定红包的多少。我们从小这样走过,长大后也是这样给自己孩子红包,女儿每年也很期待父母的这份肯定。但是,今年女儿对这种现实的红包竟然表现得不那么在乎,反而热切地盼望着手机抢红包。如果说去年的微信抢红包还带有传统红包的内涵——基本都是亲戚朋友之间互相转发,今年春节的抢红包因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社区》2011,(3):1-1
过节别忘了给老人一个“红包” 浙江读者 杨潘:我听到这样一件事情:有两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两代小辈身上付出了大半生的心血,子女为了报答养育之恩,自二老70岁起,年年给他们送“压岁钱”,已连续坚持了4年。去年春节,他们的孙女和外孙相继走上工作岗位之后,也加入了向祖辈发“压岁钱”的行列。  相似文献   

13.
歌珊 《社区》2009,(14)
孩子收到压岁钱后,妈妈们犯愁:如果强行剥夺其对金钱的处理权,担心对孩子以后"钱"途不利;如果完全放任不管,又害怕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惯。或许我们应该向美国父母学习:4岁的孩子会通过做家务来赚取零花钱,8岁时会和大人一起讨论财经问题,"大富翁"来自"小财主"  相似文献   

14.
读者广场     
过年,给孩子“压岁礼”好 近年,在一些地方已时兴“压岁礼”。笔者认为,“压岁礼”较“压岁钱”情更真意更切。 “压岁”乃中国传统,体现了长辈对小辈的关心爱护。新春佳节,长辈们可给孩子备一些富有现实意义的礼品,诸如一份儿童报刊,一纸赠言贺卡,一套新书,一盒文具,一本字词典……礼虽轻但情重,融注了长辈的关爱,也能使孩子从中受到启迪,感受爱意。  相似文献   

15.
宗学哲 《社区》2004,(10):40-40
一年一度的春节,是儿子记忆中最为隆重的节日。不为别的,只因为在这个节日里能有一大笔压岁钱。从上四年级开始,儿子就坚决要求拥有对压岁钱的支配权。为了满足他的愿望,也为了锻炼他的理财能力,我们同意把压岁钱交给他自己管理,条件是在寒假之后的新学期,不再按周发放零用钱。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15,(Z1):85-89
小知识:压岁钱的由来传说古时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出来,专门摸睡熟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会变成"祟"。当时嘉兴府有一户管姓人家,夫妻俩老年得子,十分疼爱孩子。在一个年三十晚上,为了防止"祟"来侵扰,这对老夫妻一直逗孩子玩,他们用红纸包了几枚铜钱,包了拆、拆了包。但孩子玩累还是渐渐睡着了,这对老夫妻便把包好的八枚铜钱放在孩子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祟"来了,他正要摸孩子  相似文献   

17.
压岁钱     
今年的春节,我又回到了农村的爷爷奶奶家。大年初一,按照往年的习惯,拜完年,奶奶该给我和小弟发压岁钱了。可今年,奶奶的举动却不一样。她笑着给我和小弟讲了一个有关“压岁钱”的故事。爸爸和叔叔在与我和小弟一般大小的时候,最盼的也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可以吃顿猪肉馅儿的饺子,而且还有压岁钱。可是,那时没有富民政策,人们想挣钱就是长“资本主义尾巴”,要被批斗。大年三十了,爷爷奶奶手里还一个“钢镚儿”都没有。爷爷急  相似文献   

18.
压岁钱     
我到了念初中的时候,奶奶他们在过阴历年时照例给我塞红包,这压岁钱一直给到上高中、参了军,才没法儿延下去。我们家乡的习俗,成人后能独立生活的晚辈也应给父母和公婆压岁钱,因而压岁钱的意义呈双向性:上辈对儿孙有养育之责,下辈对父母有  相似文献   

19.
徐炯权 《社区》2011,(7):61-64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是新一轮的人情消费热一要给孩子们压岁钱,要给亲戚朋友送拜年礼,要拿着请柬和红包喝各种各样的喜酒,如此等等。这一桩桩、一件件,都是人情往来,要的都是“脸面钱”,赊不得,欠不得,全得当场兑现啊。  相似文献   

20.
春节将至,刚放假回家的方先生正琢磨着今年给孩子们的新年礼物如何给出个新意,年年都是压岁钱,你来我往的,诸多推就礼数难免落人俗套,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孩子们一个大手花钱的不良氛围。那,应该送什么好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