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数据中国     
《领导决策信息》2012,(19):26-27
正每周一图2004年、2011年,零点研究咨询集团以"中国农民工生活现状与消费文化研究"为题,两度对农民工群体做了深入调查和数据采集。根据最新形成的分析报告,对比2004年与2011年的调查结果,结果发现:虽然农民工的生活、工作境况有所改善,但基本生活状态与7年前一致,维持在温饱略上水平。  相似文献   

2.
信仰的春天     
2011年春晚,让人最难忘、最记忆犹新的是农民工组合"旭日阳刚"唱的一首歌《春天里》,令数亿草根阶层感同身受。两个农民工身份的人来翻唱《春天里》,更接近于这首歌本身的底层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最新的2011年和2012年流动人口监测调查数据,主要考察了城市规模对农民工工资水平的影响。结果发现,首先,大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比小城市高,但这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技能水平更高。其次,城市规模扩张能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农民工工资对城市规模的弹性系数在4.0%~4.2%之间,但该系数明显低于已有文献报告的城市当地工人的相应系数。最后,综合考虑到城市间的工资、生活成本和便利性差异等,农民工从大城市获得的真实实际工资或效用水平更高。改革户籍制度,减少农民工的空间流动性障碍,将使得农民工更受益于大城市。本文控制了农民工潜在的城市选择性偏差,克服了当前城市规模的潜在内生性。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的研究现状 (一)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现状 流动性较强的农民工要适应城市生活,完成其市民化,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在城市找到相对稳定的职业;其次,这种职业带来的经济收入及社会地位能够形成一种与当地人接近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其具备与当地人发生社会交往,并参与当地社会生活的条件;最后,由于受这种生活方式的影响及与当地社会的接触,使他可能接受并形成新的、与当地人相同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普遍不足,需求迫切。这主要是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经济状况、知识文化背景和重经济轻文化的社会氛围所导致的。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政府、企业、社会都要高度重视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引导,拓展其精神文化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以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多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群体的精神文化产品;搭建新生代农民工自我表达的平台,以文化融入方式推动农民工城市融入。  相似文献   

6.
杨林 《决策》2011,(4):I0012-I0013
2011年春节之后,沿海及中、西部省份,各类企业缺工现象日益增多,一场在沿海及中、西部省份争夺农民工的大战已经爆发。面对这场争夺农民工大战,我省的部分农民工在权衡各项利弊之后,开始用脚投票,有不少农民工放弃了回到沿海企业工作,转而留在省内返乡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统计公报,截至2011年,我国农民工数量达25亿人,其中外出农民工约16亿人。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140万人,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人数为4641万人。  相似文献   

8.
那些数     
《领导决策信息》2013,(9):17-17
18091.58亿元:农民工市民化总成本——据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冯俏彬博士的研究报告显示,以2011年不变价格计算,将现有15863万已在城市居住的农民工市民化的总成本时点值为18091.58亿元。  相似文献   

9.
保障农民工享有与城市居民同等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决策探索》2011,(19):5-5
为进一步保障农民工基本文化权益,丰富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文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近日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民工文化工作的意见》明确:到2015年,我国将形成相对完善的“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工作机制,建立相对稳定的农民工文化经费保障机制,农民工文化服务将切实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杨思茂 《经营管理者》2013,(18):169-170
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是以街道、乡镇的社会保障服务平台为载体,整合了基层政府的主要公共服务资源,为农民工在城市工作、生活提供机会均等的公共服务,对推进农民工融入城市发挥了重要作用。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在不断为农民工排忧解难时,自身的建设和发展也遇到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到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功能和作用的发挥。本文以连云港市为个案,对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运行状况、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也对今后推进农民工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领导决策信息》2008,(9):22-22
作为第一次出现在全国人代会上的群体,三位农民工康厚明、胡小燕和朱雪芹代表1.3亿农民工,他们的提议和建议都成为关注的焦点。其中,来自重庆一家建筑工地的康厚明就农民工医疗、工伤保险、福利、子女入学、高温补助以及进城农民工享受廉租房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让农民工更多权益得到保障。他在回答新华网的提问时特别呼吁要提高农民工的基本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公共服务设施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元素,协调着农民工与城市生活环境的关系。怎样设计出符合农民工城市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设施,其原则至关重要。本文从系统性、适应性、安全性、可持续性等多方面阐述了其设计原则,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日前前,一份针对安徽省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80%的人基本上不会干农活。“不会种地,回到农村对我来说已不现实”,“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多年,有了很深的感情,但城市商品房太贵,想要扎根下来同样不现实”……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的距离虽然近了,但离乡土的距离却远了。他们摇摆于城市和农村之间,何处是安居乐土,何处是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朱奕 《决策探索》2004,(2):45-46
2002年底全国拖欠工程款3366亿元,相当于当年建筑业总产值的19.6%,严重程度远超过想像。2003年11月22日,国务院发出通知。要求:从2004年起,通过3年努力,基本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以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2003年12月12日,北京集中兑付农民工工资12.6亿元。  相似文献   

15.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到新的世纪,我国勤劳而朴实的农民,告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模式.义无反顾地闽进陌生的城市,汇聚成让人叹为观止的农民工大军。据全国总工会调查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各地的进城务工人员有9400万人,并以平均每年500万人的速度递增(据2004年3月17日《国际金融报》)。  相似文献   

16.
劳动力密集型企业的利润较低,企业只有以低成本的劳动力,依靠大量生产来扩大盈利空间。在我国,低成本劳动力的主体是农民工。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新生代农民工与过去相比,在各个层面上都发生了变化。2011年3月2日,中央电视台在《新生代  相似文献   

17.
2月1日,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这是2004年以来,“三农”连续第六年成为“一号文件”的关键词。而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2000万农民工返回家乡。在这样的情况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并不时新的话题,农民工问题依然摆在我们面前,且不容忽视。他们绝大多数还没有融入城市的社会生活。7月4—6日在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农民工社会工作服务创新研讨会的与会专家学者、政府官员共同呼吁:农民工融入城市需要社会工作服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9.
"民工荒"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契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民工荒”产生的原因2004年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遇到了招工难问题,由过去的“民工潮”转变为“民工荒”,部分企业的空缺岗位迟迟找不到农民工,农民工的供需缺口较大。导致“民工荒”的原因主要有:1.经济增长加快导致对农民工更大的需求。2004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  相似文献   

20.
近10来“民工潮”构成了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一个独特的引人注目的现象。据有关部门估计,我国现在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有近1.2亿人。有外出,就必有回流。一种是暂时性回流。即农民外出后回家探亲、忙农等。之后又外出:另一种是永久性回流。即回家后不再出去或没有能力再出去。从长远来看。外出农民工绝大多数终会返回乡里。变成永久性回流农民工。改善他们的生存状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