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低碳环境下,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有价值、可交易的稀缺性资源,已彻底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竞争法则、成本构成及盈利模式,被视为低碳时代供应链契约优化与协调的主要对象。文章利用博弈论等相关知识,考虑公平关切及低碳视角下,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别讨论了当零售商不具有公平偏好及具有公平偏好时,面对有利和不利不公平分配的制造商向零售商提供两部定价契约能否达成协调?以及达成协调时的供应链契约协调参数设置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只有在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具有公平偏好,且在竞争型供应链渠道下,当制造商面对不利不公平分配的单位负效用大于某一临界值时,供应链两部定价契约不能达成协调。  相似文献   

2.
在低碳环境下,研究了制造商向具有公平偏好的零售商提供不同契约的供应链协调问题.以政府总量限制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为背景,分别讨论了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时,批发价格契约、收益共享契约和回购契约对供应链协调的影响,最后通过数值分析对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考虑分配公平后批发价格契约在特定的条件下可以协调供应链,收益共享契约及回购契约等价性不变仍然可以实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3.
考虑公平中性的供应商将报童类商品售给公平偏好的零售商,商品需求随机且受销售努力影响。刻画了期权契约下零售商关于实物和期权商品采购及销售努力的联合策略,设计了协调供应链的期权契约和促销成本分担机制。研究表明:在确保零售商参与供应链下,无论契约参数如何设计,零售商要么仅采购实物商品,要么同时购买实物商品和期权;且仅当设计的契约能诱导零售商购买期权时,供应链的协调才可能实现。探讨了公平偏好对零售商策略和协调契约的影响,结果表明:零售商越偏好公平,实物商品采购量和努力水平越低,但期权购买量依赖于契约参数之间的关系;协调契约可行域随公平偏好程度递减,但始终存在;在协调契约下,零售商的策略选择与公平偏好程度无关。最后实施了数值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的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需求具有价格敏感性条件下,结合双渠道供应链的特点,研究了双渠道供应链中的两种协调方式,即传统分销渠道与电子直销渠道之间的协调及上下游节点之间的协调。首先,制造商将电子直销渠道所得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零售商。其次,制造商提供给零售商一个较低的批发价格,而零售商将其在传统分销渠道的收益按一定比例分享给制造商作为补偿。从而构建了能够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给出了实现双渠道供应链协调时,契约参数取值范围的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探讨了双渠道供应链完美共赢协调存在的条件。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所设计的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对双渠道供应链协调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魏强  李胜 《中国管理科学》2019,27(2):205-216
本文分别在纵向供应链与横向供应链中,研究了供应链成员具有公平偏好时的定价决策及其绩效表现。研究结果表明:在纵向供应链中,供应商或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并进行Stackelberg博弈,批发价格契约能够满足供应商或零售商的公平偏好,此时整个供应链的利润最优,效率最高;在横向供应链中,处于相同供应链层级的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并进行Cournot博弈,批发价格契约不能满足其公平偏好,但整个供应链的利润与绩效显著高于完全理性时的供应链利润与绩效。最后进行算例分析,并给出一些管理意义。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企业的公平关切是发展与维持良好供应链上下游合作关系的重要因素。面对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与碳排放规制约束,供应链企业在确定最优定价与减排水平等运作决策时,常常表现较强的公平关切倾向。探究环保规制下公平关切如何影响供应链的运作决策,可以为供应链合作提供对策。本文在碳限额与碳交易机制下,研究了由公平关切制造商和公平关切零售商组成的低碳供应链的最优定价和碳减排率等决策,分析了公平关切对最优定价和碳减排水平及利润的影响,并讨论了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模型对供应链的协调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主要结论。结果表明:(1)制造商和零售商都公平关切时,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契约的参数若满足一定条件,供应链可以实现协调。(2)批发价与制造商公平关切系数正相关,零售价与制造商和零售商公平关切系数都正相关;若制造商考虑零售商公平关切则批发价的变化取决于碳减排成本系数的大小,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公平关切系数是负相关;若制造商忽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则批发价仅受制造商自身公平关切的影响, 碳减排率与制造商公平关切负相关,与零售商公平关切无关。(3)制造商公平关切对双方利润具有负向影响,零售商公平关切对制造商利润也有负向影响,而零售商利润随自身公平关切的变化情况取决于制造商是否考虑其公平关切,若考虑则两者正相关,否则两者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考虑渠道权力结构的闭环供应链定价与协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集中式和分散式决策的三种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定价问题,比较各种情况下定价和利润的差异,并运用二部定价契约探讨了不同渠道权力结构下闭环供应链的协调方法。研究表明:MS与RS情形下闭环供应链的总利润相同且低于VN情形;随着产品替代系数的增加,新制造和再制造产品的价格均提高,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增加;随着回收努力程度的提高,两种产品的价格均提高,而制造商和零售商的利润均减少;运用二部定价契约可通过主导方或借助第三方有效协调闭环供应链。  相似文献   

8.
考虑由具有批发定价权的零售商和生产规模不经济的制造商组成的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构建仅制造商具有公平偏好、仅零售商具有公平偏好,以及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等三种情形下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探究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均衡决策与效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与无公平偏好时的最优产量相比,供应链成员(仅制造商、仅零售商和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时制造商将会增加最优产量,提升供应链的运作效率,而且满足特定条件时批发价格契约可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2)双方同时具有公平偏好对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的影响最为显著。(3)供应链各成员企业的最优决策与效用分别同上下游企业的公平偏好系数之间可能都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具体还与消费者的价格敏感性和制造商的生产成本等因素密切相关。数值分析结果也证实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9.
考虑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将产品商誉和减排量作为状态变量构建微分博弈模型。文章首先讨论了不同渠道结构下供应链成员的最优均衡策略,随后探讨了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对供应链协调性的影响,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产品商誉轨迹随时间变化呈现多变性,而减排量轨迹则具有单调性。与单渠道相比,双渠道下零售商的广告努力和利润下降,而制造商的减排努力和利润增大,只有当传统渠道市场占有率较高且制造商竞争较小时,制造商单渠道的利润才高于双渠道,此时制造商将不会开设网络渠道。广告合作-减排成本分担契约可以实现制造商、零售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利润的帕累托改善,且消费者低碳偏好和品牌偏好越高,制造商和零售商越有动力达成合作。  相似文献   

10.
考虑到产品质量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键驱动因素,运用动态博弈理论和非线性消费者效用函数对双渠道供应链中三种产品质量研发模式分别建模,讨论了各种质量研发模式对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消费者效用的影响,并利用二部定价契约协调供应链。三种产品质量研发模式分别为:制造商不进行产品质量研发、制造商独立进行产品质量研发和制造商与零售商合作进行产品质量研发。研究表明:(1)当进行产品质量研发时,批发价、零售价,直销价和产品质量研发水平均提高,并在合作研发下达到最大值,且上述决策变量均随着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2)产品在传统零售渠道和线上销售渠道的销售量和消费者效用随着渠道竞争程度的增加而降低;(3)产品质量研发能够提高制造商的利润和消费者效用,且在合作研发模式下达到最大值;对零售商而言,采用制造商独立研发模式时利润最高,合作研发模式时利润最低;(4)为激励零售商参与研发,制造商利用二部定价契约来协调供应链,协调后产品的研发水平能够达到合作研发时的水平,同时消费者效用增加。数值仿真结果有效地证明了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于Nash讨价还价理论构建公平效用体系,同时考虑产品低碳水平和低碳商誉具有动态变化特征,运用微分博弈理论与方法探讨了供应链成员的公平关切行为对分散决策下零售商广告策略和制造商减排策略的影响以及集中决策下的相关策略。通过对比发现,集中决策下产品的低碳水平更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双向成本分担契约,实现了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重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并验证了契约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当制造商边际利润比较小时,制造商不会对减排进行投入;只有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制造商才会承担零售商的广告成本;制造商的公平关切行为不利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零售商适当地关注公平,有利于企业发展低碳经济;与分散决策相比,双向成本分担契约下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效用以及利润现值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制造商同时拥有零售渠道和网上直销渠道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在随机需求和联合促销情况下,对制造商和零售商之间的价格竞争和协调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价格的纳什均衡解存在,网上渠道的最优价格随零售商促销努力程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制造商分担促销成本的比例上升时,零售商促销的努力程度会增加.当比例值较低时,零售商的努力程度变化不大;当比例值超过一定数值时,零售商的努力程度会显著增加.回购契约能给制造商和零售商双方带来好处,但不能实现双渠道供应链的协调.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公平偏好对供应链风险传递的影响,引入公平偏好效用函数,构建制造商主导型供应链风险传递模型,并借助价格弹性系数引申出风险弹性系数,再利用公平偏好矩阵,解决由生产成本波动引起定价与收益风险传递问题。研究表明:制造商公平偏好对定价风险有正向效用,零售商独具公平偏好只对批发价格风险起负向效用却不影响销售价格风险,但制造商公平偏好能促进零售商公平偏好降低销售价格风险;市场规模会弱化公平偏好对定价风险的效用,而价格敏感性则强化该效用;对于收益风险传递提出并证明了一般性结论:收益风险传递与公平偏好无关,只与外部市场有关。数值仿真表明零售商需理性把握公平偏好度以便控制定价风险,而制造商则需要更多地关注公平性,以便于减小定价风险。研究结果对理性权衡收益与风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非理性特征下供应链风险管理的良性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两零售商竞争下多因素同时扰动的供应链协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两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百川德博弈下,生产成本、市场需求和价格敏感系数同时扰动的协调机制,考虑了线性数量折扣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作用。研究表明,当三因素同时发生扰动后, 集权式供应链中线性数量折扣契约可以协调供应链,而在分散式供应链中,原来的协调契约不具有鲁棒性,制造商只有采用新的线性数量折扣契约,分散式供应链才能实现协调。 最后用一个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公平偏好的营销渠道合作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川  王开弘  冉戎 《管理科学》2013,16(8):80-94
研究了由1个制造商和1个零售商组成的渠道合作定价问题,将行为经济学的公平偏好理论植入到渠道合作研究中,根据公平偏好系数不同的范围,将渠道分为4种类型: 狭义的 “自利”、竞争性偏好、避免不公平偏好、社会福利偏好. 通过构造基于公平偏好理论的零售商效用函数,建立了 Stackelberg 博弈模型,分别研究了在4种类型下的渠道合作问题. 研究表明: 不采用合作机制,1) 在狭义的“自利”和竞争性偏好两种类型下不能实现渠道合作; 2) 在避免不公平偏好和社会福利偏好两种类型下,当公平偏好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能够实现渠道合作,并且渠道双方都能获得相等的效用; 3) 与不考虑公平偏好理论相比,在公平偏好理论下实现渠道合作时,渠道总效率提高了33.33%,这说明引入公平偏好对渠道决策是帕累托改进的.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供应链成员的社会责任(CSR)投入行为对闭环供应链决策的影响。考虑了闭环供应链中以下四种不同的CSR投入方式:(1)无CSR投入;(2)制造商投入CSR;(3)零售商投入CSR;(4)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投入CSR。通过对比不同模型的均衡决策和利润,发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同时进行CSR投入的方式对闭环供应链决策成员和系统均最有利,而零售商投入CSR的方式优于制造商投入CSR方式。其次,以集中化决策模型的最优结果为基准,探讨了不同CSR投入方式下分散化闭环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设计问题。结果表明:两部定价契约能有效实现CSR约束的闭环供应链的协调;且在制造商与零售商同时投入CSR决策情形,契约中制造商的议价能力最弱,零售商的议价能力最强。最后,通过算例分析了模型中关键参数对闭环供应链均衡决策与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闭环供应链协调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公平中性的供应商、公平关切的零售商和策略型与短视型顾客并存的供应链下,研究了零售商的最优定价与订货量及供应链的协调.研究发现,公平关切的零售商有提高产品价格和压低订货量的倾向;批发价契约难以实现供应链的协调;收益共享契约能实现供应链的完美协调.论文还讨论了零售商的公平关切程度和利润分享比例对供应商利润、零售商效用及供应链效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非对称信息下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应对突发事件策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非对称信息下一个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在回购契约下的协调问题。在考虑零售商销售成本信息为非对称信息和随机性市场需求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在正常状态下分散式系统决策情况,通过重新设计可变参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实现了回购契约下的信息共享和供应链的完美协调;然后,探讨了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应对突发事件的协调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当突发事件造成市场规模和制造商生产成本同时扰动时,闭环供应链的销售活动将受影响,闭环供应链的协调将被打破,而闭环供应链的废旧品回收活动却不受突发事件的影响。为此,给出了闭环供应链回购契约的应急决策。最后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结论。  相似文献   

19.
零售企业进行升级产品服务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打造自有品牌。在考虑零售商拥有自有品牌以及具有战略库存能力的基础上,构建了两阶段博弈模型,得到了零售商和制造商在动态定价合约和价格承诺合约下的最优决策,探讨了自有品牌引入下供应链的最优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当且仅当制造商的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较低时,零售商才会在动态定价合约下持有战略库存。自有品牌对零售商的战略库存行为产生了抑制作用,自有品牌质量越高,战略库存水平越低。制造商更倾向于采用动态定价合约而零售商偏好价格承诺合约则仅出现在自有品牌的质量相对较低且库存持有成本处于中等水平的情况下;整体供应链对合约的倾向受到库存持有成本和自有品牌质量的双重影响;当零售商可选择最优的定价合约时,提高自有品牌质量不一定对制造商有害。  相似文献   

20.
在双渠道闭环供应链背景下,基于消费者对传统零售渠道和网络直销渠道需求偏好的不一致,考虑渠道之间的竞争,研究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定价及协调决策。首先,在分散化决策模式下分别建立了制造商领导的Stackelberg博弈、制造商和零售商Bertrand竞争博弈模型,得到了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均衡解,并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程度、再制造成本节约等参数对节点企业定价决策和利润的影响。然后,以集中化决策下的均衡结果为基准,运用一种简单的价格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相联合实现了双渠道闭环供应链的完美协调。最后,通过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了消费者偏好系数对节点企业利润及渠道总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