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社科纵横》2017,(6):151-156
长征途中,党中央针对红军战略转移过程中面临的严峻问题,及时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树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战略思想,纠正了红军战略转移的前进方向,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克服了张国焘"右"倾分裂主义图谋,作出了把红军落脚点放在陕北、并把陕北作为革命大本营的战略抉择,奠定了中国革命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建领 《社科纵横》2011,(11):105-107
毛泽东创造性思维的本质是指毛泽东在突破传统的和教条主义的思维定势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需要的新的思维方式,创立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的新的理论成果。独创性、宏观战略性、辩证性、灵活性和综合性是毛泽东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3.
罗军 《社科纵横》2013,(11):18-20
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反映了中国的客观实际,体现了中国的特色,是对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理论财富。  相似文献   

4.
革命统一战线是无产阶级联合广大友军克敌制胜的法宝,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民众大联合的战略思想,为我党革命统一战线政策奠定了最初的理论基础。在纪念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的时候,重温“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关于民众大联合的思想,对于彻底清算林彪、“四人帮”破坏革命统一战线的罪行,加强全国人民大团结,实现新时期的总任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民众大联合的口号是适应新的历史要求而提出来的 自一八四○年鸦片战争后,由于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侵入,中国逐步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帝国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的统一战线思想宋福僧无产阶级政党所领导和建立的革命统一战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说:“共产党人到处都支持一切反对现存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革命运动”。“到处都努力争取全世界的民主政党之间的团结和协议”。①以马克思列...  相似文献   

6.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无产阶级领导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毛泽东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下称《分析》)中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的问题,有不少专文做过论述,综合起来是两种意见:一,没有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论据是:1925年12月第一次发表时,只提“做了民族革命运动的主力”,“领导力量”是1951年编《毛泽东选集》时添加的,“主力”不等于“领导力量”;当时的另一篇文章中,还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二,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或者说,没有明确提出、但已经包含和具备了这种思想。论据是:“主力”和“领导力量”含义相近或相同,当时他入文章中就有通用的例子;称“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是一种策略;稍后,便明确提出“进步的工人阶级尤其是一切革命阶级的领导”。(为方便计,本文将这两种意见分别称为“否定论”和“肯定论”) 但是,两种意见都存在欠缺。笔者认为:《分析》没有明确提出无产阶级领导权思想,但具备和包含了领导权思想。其所以没有明确提出领导权思想,是因为《分析》是在承认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前提下正面阐述了无产阶级的政治代表共产党领导革命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论毛泽东的妇女解放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十分重视妇女解放问题,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把马克思的妇女解放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及妇女运动的实际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了关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观点,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的妇女观。妇女解放事业是中国革命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关于妇女解放问题的思想,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斗争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群众,进行周密的调查和科学的研究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正确结论。早在1921年,毛泽东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党代会后回到湖南,在创建中共湘区委员会和中国劳工组合书记部(总工会的前身)湖南分会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周普杰 《学术交流》2005,(12):35-37
统一战线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一大法宝和成功经验。中国共产党新世纪的统一战线理论与实践,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是对毛泽东、邓小平统一战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把统一战线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经济发展,民主政治,政治文明有机结合起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注入新的内容,开辟新的境界。统一战线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肩负更加特殊的使命。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作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毕生倡导和实践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一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入中国社会实际进行调查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毛泽东同志在长期的调查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调查原则、方法和技术是留给我们的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发掘这笔财富,使其发扬光大,为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孙克信等四位同志  相似文献   

10.
许静波 《学术交流》2005,1(7):21-24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围绕行政权的建设和巩固,形成了相对系统的行政领导思想。毛泽东行政领导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紧密相连的,它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萌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形成,新中国成立以后不断发展、成熟的。毛泽东行政领导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的结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贝丽静 《学术交流》2005,2(1):32-35
统一战线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有力武器.江泽民同志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创造性地提出了"四个服务"思想,具有时代性、理论创新性、实践性的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在统一战线理论上又一次成功的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王汉生  王迪 《社会》2012,32(2):171-198
本文以当代农村的调解实践为切入点,探讨在不同的纠纷类型和不同的情境中,纠纷的公平解决是如何达成的,以及背后遵循着怎样的公平原则。本文发现:维持人际关系延续的调解目标,调解人的角色定位、道德背景及其权威性,调解过程中包括上门调解等多种调解技巧和策略的运用,以及符合农村社会人们所普遍认可的公平提案等,是影响纠纷调解协议即公平达成的重要因素;而社会关系维系、公平的关系性以及综合性等,是中国农民公平观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3.
“中国价值观”是相对于“美国价值观”、“亚洲价值观”、“华盛顿共识”等而言的,是中国社会价值体系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是当代中国价值复杂性的观念表现和理论提升。在历史与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多维背景中分析中国当前复杂价值状况的历史生成、演进逻辑、多元构架、深层原因与内在依据,透视西方几百年现代化进程中的历时性矛盾在当代中国的共时性并存,我们主张以复杂性的思维与方法来看待当前中国的复杂价值现实和价值观念,在多重线索汇聚和多元变化整合的动态过程中积极守护“中国利益”,合理履行“中国责任”,自觉探寻“中国道路”,清醒回应“中国期盼”,自觉化解“中国难题”,恰当彰显“中国信心”,更好地发挥出哲学社会科学在解读与引领社会发展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4.
冀运鲁  傅华 《唐都学刊》2012,28(1):14-18
明清鼎革之际,社会剧烈动荡,思想领域也异常活跃,公观念在这一时期也得到了具有转折意义的发展。针对灭私立公的传统公私观,黄宗羲提出“自私即公”,并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公天下。为了保证社会的公正,必须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这种公观念带有朴素的民主平等意识,具有重要的启蒙意义。  相似文献   

15.
何成学  朱新玲 《创新》2009,3(12):61-68
中国特色革命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产生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实践中的两大理论成果,博大精深,内涵极为丰富。两大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因此,两个特色理论都带有许多中国特色。通过考察两个特色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我们从中可以得到诸多深刻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Issue     
Abel Aganbegian, the author of our lead article in this issue of The Soviet Review, is widely regarded as a key economic adviser to the current Soviet leadership. In "The Program of Radical Restructuring," Aganbegian looks at current reform efforts in the USSR in the light of past, failed reforms. He argues that if radical economic reform is to succeed, it must be accompanied by changes "in other spheres of social life, above all, the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spheres," noting that reform efforts in the 1960s were undermined by the lack of progress in democratization and continued reliance on "administrative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Side by side with radical change in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phere as a result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ocialism into the decisive force of world progress, at the present time profound changes are also taking place where the productive forces are concerned. Their source is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It can be said without exaggeration," L. I. Brezhnev noted, "that one of the main fronts in the historic competition of the two systems today lies precisely in this area, in the area of scientific-technical progress. It can be said that in the present stage problems pertaining to scientific-technical progress acquire decisive importance." (1) In this regard the epicenter in the struggle between Marxist-Leninist and bourgeoisrevisionist ideology is more and more shifting to the sphere of evaluation of the essence and social consequences of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相似文献   

18.
穆阿妮 《唐都学刊》2013,29(3):93-97
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不断成熟与完善时期,随着毛泽东思想的不断完善,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也在不断深化,走向成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抗日战争的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经验,提出了一系列群众理论和政策,使毛泽东群众利益观的理论内容更加丰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的群众利益观对于今天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是中国共产党群众利益观宝贵的理论资源与实践财富。  相似文献   

19.
It is well known that the practice of coercion and violence is quite widespread in Russian economic relations. Economists consider it to be a harmful outgrowth that impedes the development of a "normal economy," and do not regard it as a topic of study, preserving the purity of their economic models and leaving "dirty matters" to the criminologists. But are the problems of violence so alien to us? After all, coercive measures have long since become an inalienable part of business activity.  相似文献   

20.
王玉珍 《学术交流》2004,(3):139-142
"后新时期"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但是,文学观念的更新不等于对过去科学认识的全盘否定。在"多元化"的文学观念中,各元之间也并非无差别的对等关系,在"多元"合奏中必有主旋律。文学属于意识形态,文学作品是经由作家的中介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所谓"个人化"只不过是一相情愿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