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技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基于TLC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伟伟  于渤  朱彬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579-583
在分析技术管理能力对企业绩效的作用机理以及技术生命周期对技术管理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5l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在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不同技术生命周期阶段,企业技术管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程度不同;在每一个阶段中,技术管理能力都比技术能力更为显著地影响企业绩效.研究结果对加强我国企业技术管理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基战略:让企业在初创和成长期崭露头角 管理学者对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标准不同,有十阶段、五阶段和四阶段之分。本文结合四阶段的划分方法,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初创成长期、成熟期和转型创新期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
姜嫄  赵红 《管理评论》2012,(1):90-98
品牌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发展的战略侧重点不同,管理策略也相应不同。因此,准确划分品牌生命周期对于企业进行品牌管理、实现品牌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从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划分入手,选取反映品牌生命周期特征的指标,并建立模糊识别模型,对品牌生命周期阶段的测评方法进行研究,最后选取搜索引擎网站品牌对建立的品牌生命周期模糊识别模型进行了应用与验证。  相似文献   

4.
陈沉  李哲  王磊 《管理科学》2016,29(4):29-44
两权分离导致管理层与股东的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阻碍了公司实际经营信息的流动,使信息使用者不能有效判断盈余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基于理性经济人假说,管理层具有自利行为动机,管理层薪酬激励大多依赖于经营业绩指标,管理层控制权的增加使其对公司生产活动、销售活动及成本等的控制能力增加。随着外部监管环境和内部控制质量的改善,应计盈余管理的成本较大,被外部发现的概率较高,给管理层带来较大的私有成本。真实盈余管理是企业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这种盈余管理主要通过操控企业的经营活动、成本和酌量性费用等实现操控报告盈余的目的。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从管理层自利行为视角,实证检验管理层控制权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3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A股数据为样本,使用ROYCHOWDHURY模型计量真实盈余管理,以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不同符号组合衡量企业生命周期阶段,采用STATA 11.0软件及多元线性回归加以分析,检验管理层控制权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以及企业生命周期对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发挥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控制权的综合指标与真实盈余管理的综合指标及维度指标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企业生命周期对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在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更强,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验证了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探析管理层控制权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必要性,丰富了企业生命周期、管理层控制权和真实盈余管理相关实证研究,对于提高投资者保护、降低管理层控制权负面经济后果及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根据生命周期理论,企业的生命具有动态周期性,融资战略的选择必须依据企业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展开,本文在定性划分企业生命周期阶段的基础上,根据各生命周期阶段的财务特征分别提出适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战略。目的是为企业在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提供参考依据,在解决企业资金瓶颈问题的同时,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增强企业财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企业的生命周期为主线,首先分析了企业的生命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特点,然后结合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杠杆搭配理论,归纳了每个阶段的不同组合,最后给出了各个阶段的筹资方案。  相似文献   

7.
我国民营企业成长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成长是企业最重要的战略目标和行为特征,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企业成长发展普遍遵循的一般规律,企业发展到一定时期,其发展战略的制定是企业管理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本文以民营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生命周期中不同阶段的特点,探寻符合中国实践的民营经济发展之路,总结民营企业的成长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供应链管理与产品生命周期的战略匹配模型,提出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产品生命周期的因素,实现供应链管理与产品生命周期的战略匹配,围绕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供应链战略。  相似文献   

9.
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创业学习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企业在生命周期的各阶段面临不同的问题,因而所适合的创业学习内容、学习来源和学习层面不同。本文根据相关理论和研究推演了生命周期各阶段创业学习要素的内涵,并由此提出基于生命周期的创业学习动态模型。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将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企业激励方案的设计,将企业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阶段高层管理者的激励方案。  相似文献   

11.
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价值贡献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采用VAIC和相关性分析及面板回归分析法,利用上市公司2002-2007年的面板数据,对企业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发现,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任何阶段,智力资本对企业绩效都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智力资本不同组成部分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在各阶段与企业绩效显著正相关;结构资本只在成长阶段对企业绩效有显著的积极作用,而在成熟和衰退阶段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不显著,甚至出现负面影响.结果也表明当前我国上市公司在资源利用上主要依赖于物质资本,而对人力资本的利用不够充分.  相似文献   

12.
周晓苏  陈沉 《管理科学》2016,29(1):108-122
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使股东和高管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增加了管理层盈余管理的动机和能力,随着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变,盈余管理不同方式的成本收益发生改变,使两种盈余管理的权衡可能发生改变。 选取2008年至2014年中国沪、深A股数据,基于修正的Jones模型和Roychowdhury模型计量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采用Dickinson模型净现金流量符号组合的生命周期计量方法,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实证检验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成长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均显著低于成熟期企业,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显著高于成熟期企业,较之成熟期企业,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正相关关系更大,即不同生命周期企业中两种盈余管理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但该互补关系的程度在成长期企业和衰退期企业更大。企业生命周期是影响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因素,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程度逐渐增加,表明基于生命周期的动态视角探析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必要性。 研究结果丰富了盈余管理和企业生命周期的相关经验研究,对提高企业会计盈余质量及中小投资者保护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会计信息监管机构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企业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面临的风险内涵和强度特征也不尽相同,从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战略的选择。本文首先概述了融资策略的内涵,接着分析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风险特征对融资策略的影响,最后结合实际提出了与各阶段相适宜的融资策略选择,为企业选择正确的融资策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云鹤  李湛 《管理评论》2012,(7):117-131
通过建立企业生命周期新的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的动态层面研究管理者代理行为与公司过度投资之间关系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随企业生命周期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代理行为随企业生命周期动态变化,其对公司过度投资的影响随企业生命周期发展不断减弱。不同公司治理机制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也发生变化,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在成长阶段能够有效抑制公司过度投资,而独立董事在成熟阶段及大股东在衰退阶段均显著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成长阶段中的公司监事会能够对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起到显著的监督作用,而董事长总经理兼任则显著加剧代理行为引致的过度投资,成长阶段中管理层持股、成熟阶段中独立董事与外部机构持股以及衰退阶段中大股东均显著没有起到应有的治理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企业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阶段性,即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每个阶段都有其鲜明的特点。运用企业生命周期业绩评价方法对企业的不同阶段业绩进行评价,找出企业生命业绩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企业生命周期业绩评价方法存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企业生命周期、公司治理与公司资本配置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关于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非效率资本配置治理效果的检验大多局限于静态层面,本研究通过构建企业生命周期划分指标,从企业发展进程的动态层面考察我国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动态演变,并检验公司治理机制在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治理效果.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过度投资随企业生命周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变化,且不同阶段差异显著,但投资不足在企业生命周期内几乎不发生变化.公司治理机制对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治理效果随企业生命周期发生演变.在过度投资组,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在成长阶段显著抑制过度投资;大股东持股在衰退阶段加剧过度投资.在投资不足组,管理层持股能够降低公司投资不足;成长阶段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成熟阶段中的独立董事反而加剧投资不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中国制造业的信息化,尤其是ERP (企业资源规划)一直没有在企业中较大规模地推动起来,即使在已经引进ERP的企业中,ERP实施成功率并不高。关键是没有认清企业业务流程的生命周期处在哪个阶段。企业业务流程是有生命周期的,可以分为4个阶段:识别需求、设计流程、执行并优化流程、流程再造(BPR)。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流程管理处于业务流程生命周期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因此,这些企业需要做的不是流程再造,这是第  相似文献   

18.
唐乔  黄海清  韦元 《经营管理者》2012,(8X):277-277
立足于高校横向项目生命周期的研究,分析横向项目管理体系不同时期其项目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资源投入比重的动态变化情况。采用过程管理探寻高校横向项目不同阶段质量管理的关键控制点。着眼于高校横向项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提出对关键控制点的工作要求,为高校横向项目科学化管理体系的形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徐慧丽 《经营管理者》2013,(1X):369-369
本文分析了产品生命周期四个阶段的特点,指出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中,市场需求、消费者的心理特点和企业的利润及市场竞争情况都存在着差异,因此应相应的制定不同的广告策略,以获得更大收益。  相似文献   

20.
企业在其生命周期中将遇到许多管理问题,仅靠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往往很难跨越,"外脑"的支持必不可少。本文描述了企业在生命周期各阶段可能遇到的重要管理问题,分析了管理咨询顾问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最终总结归纳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管理问题和咨询重点,为企业自我审视及聘请"外脑"决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