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6月我离开了自己工作了10多年的单位,来到统计所,成为了一名基层统计工作者.每当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统计,我便笑着说因为我和统计有缘,我们一家都是统计人.  相似文献   

2.
统计断想     
十三年前,对于统计的认识来源于最初家乡村里的统计,很轻闲,很自在,穿着也得体,又有两袖清风的味道。后来我选择了数字作为以后的生存方式,我走进了大学的校门。在众人的眼里,统计是没有实惠,没有荣誉,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在人们“怎么学了统计!”的叹息中,对统计认识不深的我,对自己的选择产生了动摇。许多同学改行了,逐渐的变成了“社会人”,而我却做一名基层统计人员,这漫长的心路我走得很艰难。我向往文学的世界,这种浪漫怎能与统计的枯燥柔合。我曾在数海中迷茫,可是一干起工作,又达到了忘我。在我眼前,那些数字充满…  相似文献   

3.
朋友,可能你会说:“数字不就是那简单的10个数吗,统计不就是10个数字的加减乘除吗?”的确,数字就是1、2、3、4、5、6、7……,可给合的却是一部壮丽与雄浑的乐章。 朋友,可能你还会说:“统计部门是没钱没权的清水衙门,干统计又苦又累图个啥?干统计没名没利有啥出息?”可我要自豪地说,统计不仅是经济运行的“睛雨表”和“监测仪”,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诊断书”和“化验  相似文献   

4.
如果你是一个统计人员,也许不一定与我有相同的工作经历,但我相信你一定会和我有同样的感受,同样品尝过一个统计人员的苦辣与酸甜。 先说苦。我不只一次听到有人这样问我,你们统计局也没有什么事,应该很清闲吧。其实不然,在统计部门,一个人要担负着好几个专业的统计报表任务,每天除了进行数字审核、整理、  相似文献   

5.
统计是政治的工具。看到这个命题, 国内很多人的反应该是既点头又摇头。 我以为,他们点头,因为他们马上会想起一个怪圈——“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毕竟我们身边都有为数不少的现成例子;他们摇头,因为他们对这类事情实在是心有不恭,却又奈何不得,由于有官员滥用统计,在他们的心目中,倒是宁愿让统计与政治无涉。 然而,在我以前推荐给大家的那本书,即《美国人——民主历程》(三联书店1993年4月版)中,人们却可以读到另一番景象,与我们所熟悉的这套大相径庭,统计作为政治工具,完全可以有别样的表现。 首先,统计在美国大行其道,从一开始就有其政治…  相似文献   

6.
每当我看到报纸上发表国家统计局《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和统计新闻,心中总升起一种无比的自豪,因为那里面也融进了我──一个基层统计工作者的一份辛劳。它表明,我的工作已经得到社会的承认,变成我们前进道路上体现丰硕成果的高大的应标。我爱我的职业──统计,这极平凡而又极重要的工作。统计,它无所不包,无处不在。上至国情国力,下至家庭收支,工、农、兵、学、商,那一行不需要统计?党、政、工、团、班,哪一级领导离得开统计?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列宁曾这样说过:社会经济统计是认识社会的最有力的武器之一…  相似文献   

7.
我的本科专业是概率统计,在向非专业的陌生人介绍这个专业的时候一直有点尴尬。20年前,我只敢跟别人说,我是学统计的,收到的反应大部分是沉思之后略带迟疑的恍然大悟:哦,那你们跟会计差不多?进入21世纪之后,情况好多了,概率论和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已经进入小学教材,碰到有人问专业,我就直接回答:概率统计。收到的反应基本上是有点肃然起敬:啊,学数学的。懂得更多一点的人可能会说,你们和数据科学有关系吗?莫非统计也具有波粒二象性,既像会计也像数学,但既不是会计也不是数学?  相似文献   

8.
凡是前几年到过北京市丰台区统计局的人,现在再到统计局,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变化大。这些变化流露在统计人热情洋溢的脸庞上、快捷飞舞的手指间、明窗净几的办公室和整齐化一的现代化办公设备上。我是1996年随军调到北京分配到区统计局工作的。清楚地记得,报到的第一天,时任局长和办公室主任在简单的问过我的经历后,对我说:“统计工作既清贫,又艰苦,福利待遇很低。你大学本科毕业,从事自动化工程技术多年,有工作经验,找一份收入较高的工作也不算难。请你好好考虑考虑,现在改变主意也不迟。当然如果你愿意到统计局,我们还是很欢迎的”。我当…  相似文献   

9.
前不久,单位一位同事因车祸住进医院,听其家属谈起她刚醒过来时的情景,令人感慨万分,据说她在昏迷十多天后才脱离危险,刚醒来时问什么也不答,什么也不说,只一个劲地数数,从1-100,一遍又一遍地数……连续数了三天。主治大大不解地问家属,回答:她在统计局上班,搞了二十多年统计。我无法形容自己当时听说时的感受,也说不清是心酸还是感动,或许都有。是对一个一心从事统计工作,无怨无悔的老统人的敬仰。我是一个偶然的机会才踏进统计大门的,回想当时报考统计局时的心态现在想起来都觉得无知,甚至有些可笑。当时只想会算数,会把数字“灌”进计算…  相似文献   

10.
在某月的最后一天,排长派雷锋开车到距驻地15公里的连部去送统计报表,并再三叮嘱他:“要赶在8点前送到。”雷锋接过统计报表,对排长说:“不就送这张统计表吗!就别用车啦,来回得多少油呀!”没等排长反映过来,雷锋便带着统计报表上路了.雷锋见到连长的第一句话便问!“连长,我没来晚吧!”连长说:“刚好提前两分钟。”雷锋一边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一边回答连长的询问:“我是坐‘11号大长车’来的.”这时,连长才发现雷锋是徒步而来,又赶忙问他.“回去怎么办!”雷锋笑着答道:“回去有车搭车,没有车还是坐‘11号大卡车’.”  相似文献   

11.
写下这个题目后,我有些忐忑不安的,一个与统计数字打一辈子交道的人,说自己与文字结缘,是否有点“牛头不对马嘴”.殊不知,这正是我统计生涯中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情缘,其中的甜、酸、苦、辣与我所经历过的统计工作紧紧交织在一起,越到年老,越能嚼出些“文字缘”的味道来,以至于常有迟到的悟性.凭着一股热情写文章,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欣喜,这是我的一种体验.记得80年代初,当时的市农机局局长在与我交谈时问:“老夏,你看上海有无围海造田的潜力?”我一时语塞,因为手头没有此类情况的统计资料.此后,我作为一个有心人走访了  相似文献   

12.
我是浙江省苍南县保险公司的一名女统计员。本来我希望自己成为教师或医生,然而,命运却让找搞统计,有的人认为,统计有什么,不就是几个数字加加减减,我为此而苦恼过,悲叹过。但我想,党的需要、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无论干啥,无论有无兴趣,凡是工作  相似文献   

13.
情牵数字     
为一名统计工作者,也许是出自职业习惯,日常生活中,我十分留意与数字有关的轶文典故、诗词佳句,细细琢磨,有些竟也十分的有趣,虽然未必与统计工作有什么关系,但对于我们这些对数字情有独钟的人来说,倒也平添了许多亲切感。如相传有一首描写春天生气勃勃的数字风景诗曾这样写道: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应该说,这首数字诗上连用了10个数字,将江南水乡的一片美景写得跃然纸上,看后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而对于统计工作者来说,则更将其丰富和深化了。据说有两位爱好对联的统计工作者相约去看戏,当听…  相似文献   

14.
邵强 《江苏统计》2003,(12):13-13
作为分管统计工作的区领导,虽然“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 的说法曾广为流传,但通过接触统计工作和统计工作者,我有自己的认识:统计是集中、全面、综合地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象和过程的工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统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晴雨表”和“道琼斯指数”,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甚至一个企业管理、发展和决策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和行动武器。而从事统计工作的人,整日耕耘在报表的田野里,常年沉浸  相似文献   

15.
网络时代统计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信息是信息的一种,统计信息是统计主体根据宿体(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手段,经过一系列统计活动所取得的关于被研究系统的状态、结构、功能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客观描述.统计的产出就是一种信息,是一种经过统计加工后的以数字、文字或图表形式出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统计信息产品.而网络是信息自由流动的通道,当统计与网络相结合,便产生了网络统计(Network Statistics),使统计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人小时候最初先认识的数,一定是“一”,在启蒙阶段,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一朵小红花,一个妈妈,一个这一个那,从“一”的概念出发,逐步认识了周围复杂多彩的世界。数字是什么,老百姓说某人不识数,是说这人不识理,是说这个人心地芜杂,不明白所面对的事情要讲事理,自己的应对行为要讲道理,这里说的数当做道理讲。黑格尔在《小逻辑》中认为数字就是思想,我觉得老先生说得对,思想基于认识,认识就是识理。老百姓用识数不识数来形容人,浅俗的解释了数是什么。人们日常认识事物,说明事物,真正从数量的角度出发表述,是精准形象…  相似文献   

17.
我们通常所说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事某一职业的人们在其工作和劳动中,履行职责时,从思想到行为所应遵循的、与其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道德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在现代社会中,从事任何社会工作的人都有一个职业道德的问题。如何加强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以思想教育为核心,改变常人认为统计工作太苦太累又没有实权的想法,教育他们热爱统计事业,在数字的海洋里邀游,甘当无名英雄,并以此做为统计人员的神圣职责。其次,要建立健全村统计人员的经常性地教育、监督、考核、检查。奖惩制度,专业知…  相似文献   

18.
由"统计局是干什么的"所想到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计局是干什么的?这对接触过统计工作或对一些社会人士来说是不难回答的,即使对它的解释不全,或只要能回答一个是同数字打交道的,也就知道统计局是干什么的了,进而推断与数字打交道的人可能就是统计局的。然而年初,因承办全市2004年度综合经济实力“十强”单位的奖牌,浙江一位尚姓老板中标,前来我局联系定做奖牌的相关事宜,谈事后他突然问我:“你们统计局是干什么的?”我先是有些惊愕,后又反问老板:“你是一个做大生意的人,统计局是干什么的,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的确不知道,我做十多年生意,全国许多地方都去过,这次是与你们统计局打第…  相似文献   

19.
一、总  论(一 )社会经济统计社会经济统计 ,是对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的调查研究。社会经济统计的三个特点 :( 1)数量性。一、数量多少 ;二、各种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三、质与量互变的界限。( 2 )总体性。社会经济统计的认识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总体是由某些性质相同的个体组成的整体。( 3)社会性。统计在信息、咨询、监督三个环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从而往往将信息、咨询、监督称作统计的三大职能。统计的认识过程是 :从定性认识到定量认识 ,再到定量认识与定性认识相结合。在定量认识时 ,又是从对个体数量表现的认识过…  相似文献   

20.
青炜 《中国统计》2007,(5):13-15
乡镇统计是整个统计体系的基础,乡镇统计基础薄弱一直是我们深为焦虑的问题。但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听说安徽省芜湖市乡镇统计建设搞得很好,心里既兴奋又有疑问。3月底,我踏上这块皖南大地,走访了芜湖市和下属三个县,每个县又看了一个镇。所见所闻使我坚信:这里的乡镇统计基础真是坚实。请看以下数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