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美国“新经济”中政府宏观经济政策评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 991年 3月至 2 0 0 0年底 ,美国经济已持续增长了 1 1 8个月 ,这是继 1 96 1 - 1 96 9年1 0 6个月增长之后最长的一次扩张。而且各项指标都处于良好的状态 :经济增长维持在 4%以上 ,失业率降到 4%左右 ,通货膨胀率也控制在 3%以下。 1 998年联邦预算也在数十年之后首次出现了盈余。美国经济这种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现象在其历史上是很少见的 ,也是传统经济理论无法加以解释的 ,因此被称为“新经济”。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除了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经济结构的全面调整以及有利的国际环境之外 ,美国政府适宜的宏…  相似文献   

2.
正当人们在热讲经济全球化的时候 ,2 0 0 0年又出现了“新经济”的浪潮。新经济源于美国 ,是对美国近 10年来经济增长模式的一种概括。美国经济自 1991年 3月步出低谷以来 ,经济运行状况良好 ,表现为经济持续增长、低失业、低通货膨胀、联邦财政赤字不断下降且有盈余、股市不断攀升、资本投资一派兴旺 ,已连续 4年在主要工业国家综合经济指标中排列第一。同时 ,美国的失业率逐年下降 ,1992年还高达 7.6 % ,1998年已降至 4 .4 % ,是近 30年来的最低点。人们把美国经济出现的这种超过“速度极限”的增长和高于“充分就业”水平的就业率以及30…  相似文献   

3.
到 2 0 0 0年 3月 ,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已经持续了 10 8个月 ,创造了最长的历史记录。同时于 1998年开始消灭了巨大的财政赤字。其中低通胀率 ,高就业率也是空前的。因此 ,被称为美国的“新经济”的到来。与美国“新经济”相伴而生 ,同时对美国“新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的 ,就是美国高潮迭起的企业整合重组。考查美国新一轮企业整合重组的原因和特点 ,对美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 ,对于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美国企业整合重组的原因和背景分析  进入 90年代以来 ,美国企业掀起了新一轮企业整合重组浪潮 ,迄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美国经济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从 1991年 3月至 2001年 3月,美国经济已连续 120个月出现“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财政赤字”的新景象,持续增长时间成为自 1854年以来美国 32个经济周期中最长的一次。美国芝加哥大学扎诺威茨教授等经济学家,将新经济概括为:为技术创新为动力,以知识和信息和生产、加工、分配和使用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形态。   一、新经济的特征   1、经济周期出现新特点。 1997年伯克利大学史蒂文和迈克尔·曼德尔教授首先提出新经济周…  相似文献   

5.
一、目前经济的特点: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   按照经济学一般规律,经济增长往往伴随通货膨胀,失业率降低;经济衰退则伴随通货紧缩,失业率上升,这就是所谓“菲力普斯曲线”。菲力普斯曲线第一次失灵是在 70年代 ,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经济学家的解释是:通货膨胀预期,垄断价格和垄断工资,外部石油涨价。第二次失灵是 90年代美国“新经济”、高增长和低通胀并存。原因是全球化与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促进。 1994年以后的中国,则进入“通货紧缩与经济增长并存”的时期。   我国经济近期难以摆脱通货紧缩的局面。 1994年以来…  相似文献   

6.
按照国际关系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美国霸权首先是在经济领域建立起来的。 2 0世纪 90年代美国步入新经济时代 ,长达十年的低通货膨胀和高经济增长并存的经济表现 ,重新确立了其经济霸主地位。本文通过对美国新经济的分析 ,认为美国必将使用种种手段包括战争手段来维持其政治霸权。  相似文献   

7.
截止到2000年底,美国经济持续增长118个月,其中1991~1994年GDP年均增长率约为3.6%,1995~1999年高达4.1%,成为美国经济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扩张期。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推动美国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源,出现了低通胀、低失业率和高经济增长的所谓“新经济”现象。有人认为美国摆脱了经济周期的影响,传统经济学理论已不再适用于美国经济。然而从2000年第三季度起,美国经济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下滑势头,增长速度由2000年第一、二季度的4.8%、5.6%急剧降至2.2%,第四季度再…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新经济” ?到目前为止 ,尚未有一个学术界普遍认可的严格定义。“新经济”的含义也仍不确定。刘树成、李实在《对美国“新经济”的考察与研究》一文中认为 :“新经济”主要有“宽”、“窄”两种含义 ,“窄”的含义是指美国经济 90年代的持续增长 ;“宽”的含义则指兴起于美国、扩展于世界的新技术革命引起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以及经济运行规则等的变化。① 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认为 :“所谓‘新经济’ ,应是以数码知识、网络技术为基础 ,以创新为核心 ,由新科技所驱动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② 经济学家樊纲认为 :“新经济…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当知识经济尚未完全撩开其蒙面纱巾时,“新经济”一词又频频出现在人们的视听中,而且一“出世”就被视为 20世纪 90年代后期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如何解读新经济,迎接新经济,是我们跨入新世纪门槛时在理论和实践上必须直面的重大战略性课题。 何为新经济   新经济的实践首先发生自 20世纪 90年代的美国经济。“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商业周刊》 1996年 9月发表的一篇文章。该文分析了 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态势,提出美国出现了新经济。由于新经济概念兴起不久,人们对其含义的理…  相似文献   

10.
美国经济理论界和企业界近年来对于新经济的研究越来越广泛 ,新经济理论体系代表人物层出不穷 ,如保罗·罗默、理查德·纳尔逊、罗伯·夏皮罗、以及道格拉斯·诺思等 ,这些学派对美国近几年来的“经济奇迹”各有研究侧重点和概念表述 ,如“信息经济”、“网络经济”、“数码经济”、“眼球经济”、“数字化经济”、“计算机经济”、“注意力经济”、“非摩擦经济”、“精神经济”、“零距离经济”、“知识经济”、“2 1世纪经济”等。但是“新经济”是美国及世界各地最熟悉的概念。1 9~ 2 0世纪的主流经济学派 ,包括萨缪尔森等经济学家都认…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透过美国“新经济”高增长、低失业和低通胀率的宏观表象,对其深层的微观机理进行了剖析。分析表明,美国“新经济”的微观机理,是在高科技产品形成的网络中,高新技术企业由于网络效应和正反馈机制步入收益递增的自增强轨道,从而不断发展壮大,并支撑起宏观经济的良性运行。文章最后总结了几点由此引起的启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经济是指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技术进步和全球化因素共同影响下表现出来的一种经济形态,即经济持续稳定地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智力资本已成为新经济的主要生产要素.新经济将大幅度提高生产和消费效率,全球市场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成为趋势.我国要保证经济持续增长,关键之一是使生产率增长逐渐转移到以技术进步为主要动力的轨道上来,要以新经济作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  相似文献   

13.
新经济的价值在于人们追求和探索新经济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经济增长新现象和新规律,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新经济的内涵主要为“边际效益递增、创新驱动和可持续性”.旅游新经济的主要内涵是其生产函数中“知识、生态环境和人自身生产”三大要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和支撑了旅游经济的发展,并决定了旅游业是一个以创新为主要发展动力的开放性经济系统和生活型经济形态.把旅游经济建设成为创新型经济体系、开放性产业平台和生活型社会舞台,将有助于旅游经济的转型升级,助推中国旅游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4.
文本与实践:马克思资本主义理论的当代诠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华 《文史哲》2003,42(5):158-162
当代资本主义借助高新科技 ,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造就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的“新经济”。资本主义历经危机而不衰的生存能力 ,使得马克思主义的有效性不断受到质疑。但是 ,不管资本主义国家出现多少马克思未曾料到的新情况 ,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本质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揭示 ,时至今日仍然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拟从金融的角度来讨论“新经济” ,包括四个方面。即“资本大转移” ,“纳斯达克” ,“风险资本”和“动荡不稳”。当然 ,这四个方面并不能概括“新经济”所有的金融特征。资本大转移在过去的 15年 ,尤其是过去的 5年中 ,资本不断出现戏剧性的转移 ,这个进程尚未完成。巨大数量的资本流入“新经济”的行业和公司中 ,这是“新经济”的一个重要的金融特征。信息技术、电讯工业及相关行业 ,还有媒体娱乐业 ,现在占了美国股市总市值的45 %。从全世界的范围看 ,也占了世界股市总市值的 1/3。 2 0 0 0年初美国仅IT产业在股市的总市值就达 4 …  相似文献   

16.
资本与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近年来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经济”现象的出现 ,使得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重视。对这一作用的定量研究 ,即对技术知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测度 ,不仅是技术促进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部分 ,而且在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其测度的方法主要有马克卢普的最终需求法、波拉特的增值法和索罗的剩余法等。马克卢普选择 195 6年和195 8年为测度基准年 ,通过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的调整测度得出 :195 8年美国知识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 9% ,并预测在不久的将来 ,这一比值能超过5 0 %。波拉特采用增值法测度美国 196 7年信息…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江苏沿海经济“低地”的崛起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新经济地理学理论揭示了经济空间演化和分异的内生机制.国内关于新经济地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对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有很强的解释力.新经济地理学为解释江苏沿海经济空间的形成机制和江苏沿海开发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8.
蕴含危机的美国“新经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走出“滞胀”之后,出现了持续增长的势头,GNP的增长率由1990年的1.3%上升到1998年第四季度的6.1%;公司利润由1990年的4000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7000亿美元。面对如此繁荣局面,美国人开始大谈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然而,笔者认为,所谓的“新经济”,实际上不过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新的表现形式。换言之,美国目前繁荣的“新经济”蕴含着危机。一、美国“新经济”的主要特点最早宣传“新经济”思想的是美国的《商业周刊》。它说,“新经济”的意思是“指这几年已经出现…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90年代美国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令世人瞩目,许多经济学家称之为“新经济”。笔者认为,美元利益带来的财富效应;高科技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产业化;金融业的高效率;自由竞争、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私人消费的强劲增长这五大因素,推动了美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经济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新经济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人类生产与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经济首 先改变了经济增长的方式。但是,来之于经济增长实践的这种深刻变化必然要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 提出挑战,从而需要经济增长理论的相应创新。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来分析新经济发展对 现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与经济增长理论所提出的挑战.以便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提供实践与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