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租理论是马克思剩余价值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科学的劳动价值理论与生产价格理论为基础。这一理论的成型标志着马克思经济理论体系的最终确立。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十分明显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 与现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分析了我国现阶段农地制度的缺陷及其影响,并提出了今后农地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的土地理论与土地管理体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土地理论包括土地所有权理论和地租理论。在这一理论中 ,马克思揭示了土地所有权制度和排他性 ,实现了土地资本化 ,提高了稀缺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另一方面 ,地租的存在是与土地所有权制度分不开的。我们用马克思的土地理论来指导和处理我国土地管理和使用中各种经济关系、利益 ,使之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绝对地租率的规定不应该是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量之间的比率,而应该是绝对地租量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中的初次投资量之间的比率;同样,绝对地租量并不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量成正比关系,而只与农业所投全部资本中的初次投资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5.
国际石油价格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石油价格理论作为世界石油经济学体系中的最核心部分,必须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价格规律理论为基础.国际石油价格历来都是一种垄断价格,它由生产成本、垄断利润、垄断地租、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等几部分组成.不论石油市场价格怎样变化,价格理论的基础性作用是不会改变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马克思地租理论,地租杠杆对小城镇建设用地具有调节作用.小城镇建设对土地的利用状况,不仅关系到耕地非农化的速度和水平,而且直接影响到广大农村对土地的利用.深入研究马克思地租原理和小城镇建设的用地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现阶段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农村集体缺乏发展资金,有必要通过收取地租完成集体经济的资金积累,再将其主要用于发展性项目,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完成集体经济有效实现的目标.地租不同于农业税、“三提五统”和“一事一议”筹资款.收取地租不仅是土地所有权等理论的内在要求,而且调研显示能够得到大部分农民的支持.农民集体地租法律制度应当在坚持“分步走”、民主性、低额度、保障性、发展性等五大立法原则的基础上,展开具体法律规则的构建.  相似文献   

8.
土地出让金作为国家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具有马克思地租理论阐释的地租性质,但从制度经济学和公共产品的税收价格观出发它也具有税收性质,土地出让金兼具租税的属性及其现有征管使用模式的弊端导致“土地财政”风险使其去租改税成为必然,其去租改税需要与现行房地产税改革合并进行,并在结构性减税框架下科学设计新的房地产税收体系,必将产生促进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完善地方税种、调节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协调省辖区内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和促进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等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马克思地租理论看农民失地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许多农民成为失地农民,从而也带来一系列的农民失地问题。从马克思地租理论来分析当今农民失地的一系列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最精采的部分之一。这一理论解决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在价值规律作用的范围内资本家得平均利润,土地所有者得地租的重大理论难题。但是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是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是以劳动者和经营者与土地相分离为前提的。因此人们便认为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与社会主义经济是毫无关系的。所以在我国的社会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