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灯塔去》是一部实验性意识流小说。小说中的"窗口"、"灯塔"、"莉莉"和"眼镜式结构"蕴含着丰富的主题隐喻。"窗口"隐喻着作家用艺术的视角放大现实生活;"灯塔"影射着拉齐姆夫人试图表达的人生重在过程,而非目标的观点;画家"莉莉"代表着用以表达和感受心灵与情感的艺术形式;"眼镜式结构"宏观强化了时间只是生活的载体,现实生活具有永恒价值.这些小说元素隐喻着一个主题,即艺术地定格和感悟现实与情感,才是生活的永恒真谛,可以解读出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唯艺术、现实与情感三者相结合的完美生活观。  相似文献   

2.
《戏作三昧》和《地狱变》主人公的变化与发展过程,也是作者芥川龙之介本人内心世界的变化与发展过程。《戏作三昧》提出了"为了艺术的人生"的思想,并通过《地狱变》中良秀这一画师,描绘了一个具有"为了艺术的人生"思想的艺术家形象。"为了艺术的人生"不是简单的艺术和人生二律背反或二者择一的选择,艺术是艺术家的人生之目的,艺术家的人生应该奉献于艺术,当处于艺术和人生的二律背反困境时,艺术家应该毫不犹豫地为了艺术牺牲人生。  相似文献   

3.
揭示生活丑转化艺术美──从幽默画《短暂的爱》引发出的思索王堡拙劣的艺术家永远戴别人的眼镜。要点是感动,是爱,是希望、战栗、生活。──[法]罗丹一幅优秀的幽默画,在艺术上必然有它不凡的魅力,既要给人以健康的、风趣的美感享受,又要使人领会画家所描绘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画坛上,孙克纲先生是一位令人瞩目的山水画家。他的艺术,具有十分独特的审美品格和精神内涵。读过先生作品的人,无不被那气吞万象、神游无阻的笔墨形态所震撼,仿佛处在一个墨彩交相辉映、碰撞勃发的张力场中,感到一片生机和奕奕神采,能充分领略到画家的才情、信念、学养、气度与风骨。为反映生活、表现时代,孙克纲先生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代祖国山川立言”是孙先生崇高的艺术理想,充分显示了他人生的大目标和艺术的大境界。从他创作的许多作品,如《昌黎景色》、《焦家山早晨》、《秦岭烟云》、《山区开发》、《井冈晨曦》等等,都能看…  相似文献   

5.
《洛神赋图》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根据三国时期文学家曹植的《洛神赋》创作的绘画作品.曹植的《洛神赋》以梦幻的方式描写了他和传说中的洛河之神偶遇、爱慕、互生情愫、彼此相爱、含恨别离的悲剧爱情故事.爱情的美好使人向往,分别的痛苦让人惋惜,正是这美好而又令人唏嘘的故事让众多文人骚客为之动容,创作出许多艺术佳作.其中,以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最负盛名.画家用充满想象力的浪漫主义表现手法,把这个悲伤的爱情故事用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感动了一代又一代后人.《洛神赋图》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幅真正意义上的绘画艺术作品.文章旨在探究曹植的悲剧性人生对《洛神赋》和《洛神赋图》的影响,并就两种艺术作品呈现出的悲剧美进行比对研究.  相似文献   

6.
笔墨作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在历代大家笔下面目殊异,但就其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显迹明心之功能来说,则无一例外。画为心声,画中有诗,画家借笔墨之舟运载传递心声,以求知音,以求与观者共鸣,古今大家皆然。但是,不同时代的画家或画家在其不同年岁,在表达内心世界的过程中所呈现的主观意向却不尽相同,或明理法、或言情志、或示教意……,不一而足。静观默思这些不同亦似有规律可循。本文尝试论析这一问题,以求对笔墨研究和学习有所补益。一、言法石涛在《苦瓜和尚画语录》的“了法”章中指出:“夫画者,形天地万物者也。舍笔墨其何以形之哉。墨受于天,浓淡枯润随之,笔操於人,勾皴烘染随之。古之人未常不以法为也。”(见《历代论画名著汇编》文物出版社)观古今大家,炉火纯青之作,莫不法度森严。然就其本意,在于言法之作则往往是那些渐入佳境时期的作品。究其原由,大概是这些画家在经过了长期技法学习和生活磨炼之后渐渐悟得画法画理,法度初得,自然视若至宝,唯恐失之。故斤斤于法度,以不失  相似文献   

7.
《九峰雪霁图》是元代大画家、位居“四大家”之首黄公望的鼎力之作。画面所表现的是雪后山景,作者自题:“至正九年春正月,为彦功作雪山,次春雪大作,凡两三次至毕工方止,亦奇事也。大痴道人八十有一,书此以记岁月云。”由此看来,《九峰雪霁图》为画家81岁高龄时所作,功力不可谓不深。作者长期生活在江南,对江南山水情有独钟,尤其是春雪大作,在江南亦为一种奇观,更激发了画家的激情,下起笔来,神韵有加,虽笔墨不多,表达的意境却非常深远。  相似文献   

8.
以《人生》、《黄土地》、《老井》、《美丽的大脚》等为代表的中国西部电影,立足于本土生活,以本土观众为诉求对象,注意发掘本土性的文化层面,拓展历史性的文化视野,对西部的地域文化充满深切的人文关怀,尤其是中国西部电影精湛的艺术表现与对西部人生体验的真诚表述,体现了独特的"西部趣味"。中国西部电影导演从述说转向反思、从本土走向世界、从精英主义转变到世俗主义的文化立场更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姿态。  相似文献   

9.
《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的著名作品之一。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江苏无锡人。是东晋时期杰出的画家、美术理论家。他的绘画理论著作主要有:《魏晋胜流画赞》、《画云台山记》、《画论》等。他的传世作品有《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洛神赋  相似文献   

10.
姜澄清先生的《易经与中国艺术精神》(以下简称《易与艺》)是一部论及艺术、人生、历史、社会的精深之作,笔者读过之后,引发了各种联想,谨记于下,权作杂感。  相似文献   

11.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并加以提炼升华的产物。无论从什么角度截取人间生活的片断或剪下大自然的一角,概括集中,重点突出,进行艺术的加工渲染,便能成为一幅很美的画;以精炼的语言韵律,抒发真情实感,便能成为一首很好的诗。诗人和画家采用不同的艺术形式,把世间种种现象、人生哀乐的触受,活生生地、形象化地表现出来,赋以丰富多彩的生命,这就叫做艺术的创造。客观现实的反映,自我性情的抒写,总是互相结合、互相渗  相似文献   

12.
写实、传神、妙悟是宗白华先生1945年所作《中国艺术三境界》中对于中国艺术的概括。宗白华的人生和他的治学方法,均是艺术的。他对艺术与美学的感悟与理解引导着他的生活与学术,他的人生也同样体现着写实、传神与妙悟的过程与境界。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著名油画作品《希奥岛的屠杀》(图1)与中国当代油画艺术家许江等人创作的大型油画作品《1937.12南京》(图2)运用浪漫主义艺术语言,描绘人类历史中的重大事件,抨击战争残暴,  相似文献   

14.
20 0 5年 4月 1日 ,《红楼人物群芳图》画展开幕式暨研讨会在北京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隆重举行。园林局领导、原首都绿化委员会主任陈向远 ,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张庆善、蔡义江、胡文彬、张俊、周思源、孙玉明 ,著名画家刘光夏、董可喻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百年红学”主持人闵虹及编辑毕凌霄应邀参加了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北京青年报、中国艺术报、北京电视台、新华社北京分社等媒体朋友和各地的红学爱好者代表。会议由曹雪芹纪念馆馆长李明新主持 ,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张庆善作重要发言。《红楼人物群芳图》为西安画家黄…  相似文献   

15.
从现代画家阿维格多·阿里卡绘画艺术发展的道路以及艺术作品的剖析可以看出 ,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 ,写实主义绘画的意义在不同时期、不同画家身上有各自的诠释。艺术创作只要是源于生活 ,表达出真情实感 ,风格本身就没有过时与否之说 ,并且一定会有它自身的价值和魅力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的情节艺术毛德富或许把小说分为情节小说(或故事小说)、生活小说、心态小说未必十分科学和周严,但它确实从某一侧面对小说内容和形式的特征作了确定、划分。鲁迅的《狂人日记》产生以前,中国没有心态小说;生活小说虽有,但它晚至明清的《金瓶梅》、《红...  相似文献   

17.
《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苏繁华图》,是清乾隆年间苏州画家徐扬所绘。《姑苏繁华图》是一轴反映十八世纪中叶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国家政治、文化生活、思想观念、地理交通、风俗人情的大型综合历史画卷。它利用艺术的形式,通过对苏州及其附近地区的描绘,全面的、形象的、集中的反映了清初社会繁荣的特点。它已超出了宫廷画苑中供皇带“御览”的艺术品的范围,留下了清朝兴盛时期“姑苏繁华”的真实记录。画卷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的艺术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它的历史主义写实作用。其历史价值不在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下。  相似文献   

18.
在云南省博物馆的藏画中,有一些明清之际的作品,用传统技法表现了当时云南少数民族的风俗,如明代的苗族《斗牛图》、清代的傣族《写贝叶经图》、彝族《采茶图》、哈尼族《采茶图》以及本期封二、三介绍的《清代少数民族风俗画屏》等。这些画的作者多半名不见经传,生平几乎无从查考。但从其画风、技法和收集地多在内地来看,画的作者可能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的汉族画家。在少数民族被歧视的历史时代里,在山水花鸟画充斥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版刻图录》是一部反映了中国历代版刻艺术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书对版本鉴定工作、书籍印刷史的研究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同时也应当注意《中国版刻图录》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本文以《中国版刻图录》(1961年第二版)为依据,对其宋金元刻本部分进行勘误。  相似文献   

20.
由于英年早逝,曾经为中国文坛奉献上《人生》、《平凡的世界》和《早晨从中午开始》的路遥,未能进一步完成自己作为一个重量级作家的旅程。但是,从他现有的创作中,我们能够深刻地感受到那种蓬勃的激情,那种强烈的对于生活的感觉,以及那种热烈的创造艺术生活的欲望。他正在走向某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