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再批判三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有着四千年的文明历史,在世界文化历史上作出过重大的贡献,这是一不容否定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没有科学,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问题.别的不说,那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至今仍是我们这些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国内外的许多学者都已用了大量事实证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和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物质条件.马克思也曾论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世界市场并建立殖民地、而印刷术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的前提的  相似文献   

2.
由于“麻沙本”一词,学界对坊刻本存在着极大的认识偏见。其实书坊不仅对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及应用有首创之功,而且奠定了中国书籍印刷工艺的基础,同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渗透力,这些对当今的出版业大有启示。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出版传播方式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出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形成了独特的出版文化 ,其出版传播方式的演进 ,实际上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生态进程。它保存、创新、发展并延续了中国 50 0 0多年的文化 ,使中华文明惟一成为世界诸文明古国中不曾中断的文明。秦汉印玺、纸、印刷术均是人类文明史上伟大的创造与发明。纸与印刷术传入世界后 ,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之大不可估量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但是,人们在谈论这一思想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这样一个现实,只有科学技术,仍不能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无数事实也都证明了这一点: 1.我们中国有了造纸、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在一定意义上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举世称颂的四大发明,但这四大发明为什么没有在中国形成领先于世的造纸业、火药业、远洋  相似文献   

5.
揭开中国印刷术的起源之谜——兼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罗德运印刷术、纸、火药、指南针,并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它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17世纪初,英国著名科学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在其主要著作《新工具》一书中就曾指出:“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相似文献   

6.
揭开印刷术发源地的神秘面纱──评曹之《中国印刷术的起源》王国强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一直为众多学者探索之题。从东汉开始,直至宋代,其间的每一个朝代都曾被不同学者指陈为印刷术起源的时代。近半个世纪来,“唐代说”脱颖而出,影响甚广,许多教材和论著竟倡此说...  相似文献   

7.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其源远流长的历史发展中,我国历代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为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历代的编辑工作在我国科学文化的积累、传播和发展中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对我国古代编辑事业发展情况进行整理和探讨,揭示其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是很有意义的。这有助于进一步清理我国文化遗产,认识编辑工作对人类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继承和发扬其优秀的编辑传统,从而进一步提高我们今天的编辑工作质量,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编辑事业与书籍的产生发展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书籍的演变与发展又与科学技术(造纸术与印刷术)的发展提高密不可分,因此本文在阐述编辑事业发展概况的同时不能不对书籍和印刷术的发展有所涉及。  相似文献   

8.
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核心是雕版印刷术原理的发明。雕版印刷术是一项伟大的科技发明。中国是世界上发明雕版印刷术的国家,发明时间为公元前2世纪之末的汉代。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二件雕版印染品,已经完全具务了雕版印刷术的基本科学技术原理。汉代雕版、套印、用色、连雕带套带敷、镂空版套印以及“夹缬”诸项具体技术的应用,已经包括了宋元明清时期雕版印刷术在图书出版领域中各项主要的技术。雕版印刷术原理分别在纺织品和纸张上先后呈现出灿烂的文明之光。  相似文献   

9.
雕版印刷术这一伟大的划时代的发明,是在中国特有的社会条件下蕴酿,在中国古老文明的特有的技术状况下出现,在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关于雕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的有汉朝说,六朝说:晚的有五代说,甚至还有北宋说,但总不能给人一个信服的结论。也许,这个现象本身就说明,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根本就难以确定一个确切的时间。这正如刘国钧先生在他的《中国书史简编》中所指出的:“首先,因为印刷术并非是突然出现的方法,而是如前面所说到的,逐渐由印章,捶拓等演变而来,中间很难说有截然的界限;其次,印刷术是由人民大众逐渐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经验,首先在一般人民群众中间出现流行,而人民生活中的新鲜事物,不等到它们足以影响上层阶级的生活时,是很少受到知识分子的注意的,因而也不能见之于他们的记载。有很多事实可以证明,印刷术最初只流行在人民中间,随后为佛教徒所采用,最后才为统治阶级政府和知识分子所接受,因此要确指一个具体年月日或一个什么人来作为发明时期和发明人,差不多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正在由西向东转移,21世纪世界科学技术的中心将转移到中国。正如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近日的预言,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至2050年,中国将在世界科技领域再度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人的世纪己经来临。一、世界科学技术中心的转移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直至16世纪还在世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并对西方乃至整个世界的科学发展和社会变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马克思早就说过:“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是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对教育最具革命性影响的技术,它对教学过程、教学体系、教育体制甚至是教育观念都带来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我们应该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为培养高素质人才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2.
我国悠久的造纸和制墨业奠定了印刷术在中国起源的物质基础,摩拓与印章则构成了印刷术的技术条件。起源于唐朝初年的印刷术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唐朝雕版印刷初步发展时期,五代至元朝雕版印刷全面发展时期,明清雕版印刷与活字印刷井用时期。每一时期在技术改进、出版内容方面均有其自身的特点,形成不同的印刷中心。印刷术起源后在东亚迅速传播,在西亚则传播缓慢,这是因为东西亚间存在着地理位置、宗教禁忌及传播媒介等方面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抄书人是中国古代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在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他们是文化知识传播、保存的重要媒介。这一群体出现于百家争鸣的战国时期,依赖于经济文化的发展、统治者的倡导和造纸术的发明使用而日渐兴盛,并促使书肆的出现,也使抄书成为一个社会群体谋生的行业;唐中期以后,雕版印刷术的推广在提高书籍复制效率的同时,也极大地挤压了抄书人的活动及其生存空间,最终导致了这一社会群体的衰落,他们或转行或赋闲。抄书人的演变历程不仅承载着中华文化传播的时代印记,又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①。在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早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发明了雕版印刷,在九百多年前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传播到世界各国,对世界印刷术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我国的印刷术,首先传入了友好邻邦朝鲜,有力地促进了朝鲜印刷文化的发展。朝鲜人民在自己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吸收我国人民所创造的印刷技术,推陈出新,使它进一步发展起来,终于在十三世纪初前后创造了世界上最早的金属活字,而在十五世纪以后得到大规模的发展。它在世界印刷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中朝文化交流史上值得注意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900多年前,中国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知识和信息的长期保存和广泛传播成为可能,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後来,德国人於1488年发明了铅字印刷术,但其基本原理与毕昇的发明没有本质的变化,印刷术的“发明专利”仍属中国。毕昇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巨人的灿烂星河,使中国人至今还津津乐道,无比自豪。然而,昨天的阳光怎能照耀今天的大地?到了20世纪中叶,世界范围内的科技革命已经把印刷术带进了电子时代,印刷术开始使用和电脑相连的照排技术,并迅速淘汰了铅字,实现了书报自动排版。而中华民族的子孙却依然羁绊於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一直为众多学者探索之题。从东汉开始,直至宋代,其间的每一个朝代都曾被不同学者指陈为印刷术起源的时代。近半个世纪来,“唐代说”脱颖而出,影响甚广,许多教材和论著竟倡此说。然而,“唐代说”先天不足,或似是而非,或咬文嚼字,或捉襟见肘,或浅尝辄止,它无法回答来自不同方面的诘难,在众多的问号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显然,原有的“唐代说”,就严格的学术意义而言,是无法成立的。中国印刷术的起源时间仍是一个不解之谜。那么,能不能产生出一部著作,哪怕只有一部,把已有的成果加以总结,对纷纭的学说予以清理,以  相似文献   

17.
中国出版现代化进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纸和印刷术的发明,说明中国是较早和较有实力实现出版现代化的国家。但是,中国的纸和印刷术输出后,出版技术一直徘徊不前。清末民初出版技术的返销现象,揭示出阻碍中国出版现代化的原因,一是中国封建传统下的政策导向影响;二是以农立国、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中国小农经济形态使然;三是我国编辑职业化滞后,缺乏内动力等等。  相似文献   

18.
印刷术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发明”之一,它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本文从商船的往来与汉籍的输入,两国间的文化往来,中国刻工到日本亲传身授,讨论了中国雕版印刷术向日本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科学技术领域里的两次重大革命对其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一是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再就是微型计算机的普及与运用。新的楷书艺术研究成果促进了印刷术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使用又极大地刺激了楷书艺术与草书艺术的向前发展、推动了书学理论研究的走向深入;微型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使书法艺术从实用的羁绊中彻底解脱出来,使书法学科完全独立于民族艺术之林,成为更纯粹的民族艺术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20.
被誉为“文明之母”的雕板印刷术始于唐代,这在史学界巳成为定论。但唐代刻书地点可考者,除京城长安外,还有东都洛阳、越州、扬州、江东、江西及益州、成都等地。那么究竟何处是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呢?这个问题,为方家学者所未论及。笔者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根据有关记载推断,唐代长安应是我国古代雕板印刷术的发源地。论据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