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1 毫秒
1.
本研究是关于青藏高原北部一个藏族畜牧社区的礼物往来和其社会关系互动的研究。礼物往来几乎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一个社区中,它既是人类的一种经济行为,同时也延伸为一种文化行为。礼物往来产生的交换和分享,可以视之为经济行为;礼物往来所隐含的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彼此之间的共识则构成其文化行为。解读西藏牧民的礼物往来仪式,以及由此反映出的社会关系及其互动模式,能很好地反映21世纪西藏畜牧社会乡土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
在深入广西金秀县江洲村进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天主教农民教徒的互惠行为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作为一个特殊的交换体系,中国农村天主教徒互惠行为发生的驱动力、运行规则、文化意义、功能等因素不仅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具有天主教教义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族际文化互惠是不同民族社会成员之间以大体对等的方式交换某种文化要素的行为过程,是双方对各自一部分文化权利或文化习俗的让渡。族际文化互惠属于平衡互惠,可分为精神主导型、实物主导型和混合型等不同类型。族际文化互惠的持续有助于营造民族亲和力,有利于弱化民族文化边界。  相似文献   

4.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夏河县这一地处汉藏交汇地带的社区文化分析是个值得研究的领地,本文把以文化特征为分析单位和以社会或部落整体为分析单位的研究融合起来综合考察。研究发现城区、农区和牧区的社区文化在下述几个方面各具特点:生计方式方面,农区以农业和兼业为主,牧区以牧业为主,城区的职业最为多元;生活方式方面,城区、农区的生活方式受汉族影响大,牧区则保留较多的藏民习俗;社区组织方面,牧区的行政管理组织松散、传统社区组织对牧民影响大,农区的村级组织比较松散,镇区的街道组织作用较弱;家庭结构方面,牧区以扩大家庭为主,农区和城区以核心家庭为主;价值观念方面,牧区的现代意识较弱,而城区和农区较强。  相似文献   

5.
11月22日,中央民族大学张海洋教授在国家民委做了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与重建有“神”的社区--再论中国的多元文化与和谐社会》的学术报告。张海洋指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恢复社区与社会的平衡,社区是生产和实践文化的最有效单位,社区的关键是有“神”,即通过社区的集体活动培养人们的终极关怀和互惠互报精神,从而培养“集体良心”。但目前,我国社区的“失神”现象很严重。他认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传统的源头活水,但长期以来,少数民族文化处于与主流文化不平等的地位,为此,他提出建立“民族文化生态学”的主张。国家民委民族问题研…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当前三江源生态移民有牧民身份之名没有牧民之实这一社会角色的特殊性的介绍,用社会角色理论对这一现实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从就业、保障、社区这三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移民角色认同的危机的办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法律人类学角度,任何一种法律都植根于一种文化,彝族聚居区的社区矫正离不开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在彝族乡土社会,民间权威的本土力量对社区矫正的影响和干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如何既能实现刑罚的惩罚功能,又能实现行刑社会化的矫正功能,应以有利于当地社会秩序的和谐为基本价值目标。彝族传统家支文化呈现的群体性、伦理性、权威性、包容性和延续性等特征与社区矫正的矫正理念和非监禁理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契合基础。如果能积极利用家支力量对个体行为进行矫正与改造,将促使社区矫正的运行更适合"本土化"的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8.
基于内蒙古赤峰市N嘎查的实证研究,在"舍饲禁牧"的社区实践过程之中,一方面,政策的实施有利于草原生态环境的恢复,从而能够促进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舍饲禁牧所带来的牧业成本的上升,牧民的生计风险增加,他们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偷牧,加之地方政府治理策略与方式的有限,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弭了政策的实践效果。在地方政府积极引导的基础之上,因地制宜地凸显社区在禁牧与草原生态保护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牧民参与草原保护的能力与发挥牧民的本土生态知识,将有利于草原生态保护与牧民生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回族社区与回族的形成、发展息息相关,浓缩着回族兴衰起落的历史变迁,烙刻着本民族的文化性格.回族社区不仅是回族精神世界的物质存在形式,还是孕育回族的“母体”,是大分散的回族立足中国社会的根底.回族社区作为文化的载体发挥着传承、发展民族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社会化、规范其行为,加强本民族的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等教育功能.深刻领会回族社区文化性格和教育功能,对回族社区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互惠交换是人类学研究传统中诠释文化规则与社会关系的一个重要视角.侗族传统民居上梁庆典中的互惠交换提供了理解侗族文化特质的新路径,其表征方式就是劳务互惠和礼物互惠.劳务互惠表现出与一般交换不完全相同的三个特征——即时性、延时性和多义性;礼物互惠是一套糅合了“父系法则”与“个人亲疏”的社会关系网络体系,在强化侗族文化传统的同时,也建构出新的人际网络.两种象征性互惠交换在上梁庆典中的有机结合,完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整合,实现了侗族传统社会结构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11.
周毛卡 《民族学刊》2020,11(5):74-83, 148-149
本文围绕国内外学界对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工程的讨论,按年代顺序对上个世纪,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关藏族游牧地区“牧民定居”及游牧社会文化研究的主要著述进行了梳理、述评和比较。文章认为,老一辈研究者对藏族游牧地区社会文化的论著为这一领域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极具开拓意义。最近十几年来的论著则主要围绕“草场承包”“生态移民”“牧民定居”等政策,实施以来的相关牧民社会文化变迁等,在论文数量和研究范围方面有了大幅的提高,研究人员俱增,但专门著作与反思性文章相对缺乏。就“牧民定居”研究来说,由于受调研地海拔较高、交通不便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和调查者自身语言、时间、刻板印象等主观因素的限制,很多研究未能深入。因而进一步指出,要做好“牧民定居”研究就必须了解和结合整个青藏高原游牧地区的社会文化,并进行长时期的参与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对西藏牧民参加畜牧业保险的影响因素探讨显示,性别、年龄、家庭总人口、家庭成员最高文化程度,畜牧业收入占比、畜牧业类型、畜牧业疫病发生频率、畜牧业近三年损失金额总和的自然对数,对饲养牲畜损失的看法以及所在地畜牧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情况对畜牧业保险需求存在着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范雨涛 《民族学刊》2018,9(2):52-58, 114-116
在全球化、现代化和城市化浪潮席卷下,尤其是“5?12”地震后羌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使得羌族传统文化生态遭受极大的冲击,面临着文化空间退化、特色文化资源流失及利用不足、传统村寨凋敝、包括羌语、羌族传统音乐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濒危趋势加速以及现代语境下的羌族城乡社区传统文化生态亟待恢复和重建等问题。基于文化的多元共生、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狭义传承和广义传承以及格兰特濒危音乐评估框架等理论视角,在分析羌族传统文化生态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六个方面的对策:维护羌族传统村寨的传统文化生态;恢复和重建现代语境下的羌族城乡社区传统文化生态、构建和完善羌区城乡特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和拓展羌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功能、借助新媒体运用创新性思维和手段保护传承羌族传统文化、建立羌学研究学术共同体及其与社区的互惠和回馈机制。  相似文献   

14.
韦小鹏 《民族论坛》2012,(12):108-110
何为好客(hospitality)?中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理解。在中国人的观念里,好客就是一种生活行为或状态;而在西方文化中,好客(hospitality)则有商业性和非商业性,本质是互惠。在好客(hospitality)问题上,中西方文化的共同点是:好客是人类共同遵循的一种道德法则。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的红柳湾镇哈萨克民族社区和宕昌县官鹅沟藏羌文化社区为例,通过田野调查的一手资料,阐述了两个典型民族社区文化主体在旅游开发前后,对民族文化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变化轨迹,揭示了社区旅游不仅对民族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传承功能,并且这种功能随旅游业的发展能够自行升级演进.  相似文献   

16.
1992年的一天,几个藏族牧民肩扛一床藏毯来到拉萨,径直找到一家律师事务所。他们满怀感激之情,将这份珍贵礼物送到藏族女律师央金手中,虔诚地清她收下。他们做着祈祷的手势说:“我们一家老小都会记住央金律师的恩德,我们都要为你的幸福祈祷.”原来,这些牧民在央金的帮助下打赢了官司。  相似文献   

17.
西藏谚语     
度过黑夜的人,才知道白天的可爱; 受过折磨的人,才知道真正的幸福。×××狼是世界上最可恶的东西,因为它要吃我們的牛和羊。但是,对牧民来說,它能使  相似文献   

18.
哈萨克族牧民定居的文化心理变化与心理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牧民定居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定居方式也因地而异.无论何种方式的定居都使其传统文化发生着变化,文化心理意识的变化随之产生,表现在文化心理结构的转化等方面.定居既给牧民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也造成了相应的心理压力,因此对定居牧民进行心理疏导,是牧区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9.
西北乡村回族社区功能演变与伊斯兰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西北乡村回族社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结构分化和社区功能演变进行了分析 ,揭示了西北乡村传统回族社区中蕴含的现代性。文章认为西北乡村回族社区曾有过较高程度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西北乡村回族社区高度的自我组织性、自我意识源于回族传统文化中的伊斯兰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牧区贫困致因很多,其中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蒙古族牧民的心理因素影响牧民对贫困问题的认知、解决贫困问题的态度和脱贫致富的意志。这是影响内蒙古牧区贫困的深层次原因,也是内蒙古牧区脱贫致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