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路径和整体面貌。梳理古代传统的“象论”思想、分析意象思维的层次和功能,论证“象”范畴的形而上学基础,或可提供一条解答“李约瑟难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探讨中国古代思维方式的特定文化模式的特征,有助于认识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思维向现代思维的转化。一、传统的思维方法1.取象法早在文化初萌期,古人面对浩渺的宇宙、神奇的自然和生命实体,开始用“观物取象”法建立思维的抽象符号。《易·系辞》中说: 古者疱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相似文献   

3.
《周易》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对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有着重要影响。在《周易》中,圣人通过"观物取象"于整体直观中把握到事物本质之"象",通过创设卦爻符号之"象"将其表现出来,再用以象喻为主要言说方式的卦爻辞对卦爻符号进行解释,以隐喻、象征的方式表意,这一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人独特的象思维方式。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也是以象思维方式展开的,其"取象"过程具有与《周易》象思维类似的具象性、直觉性、整体性特征,最终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象喻方式言说。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象思维”及其原创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象思维”是对中国传统思维本质内涵和基本特征的概括,其首先体现为《周易》的“观物取象”和“象以尽意”。悟性的“象思维”是比西方理性的概念思维更为本原性的思维,它的动态整体性和诗意的灵动性是开启一切原发创生性之源。对“象思维”的探究,不仅意在从思维方式上揭示中西文化的本质区别,更提示着:对中国今日成就的文化反思,不能不特别重视中国当下原创性缺失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夏静 《江海学刊》2012,(3):179-185,239
"象喻"是古人把握世界的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它以"观物取象"为起点,以"取象比类"、"立象见意"为目的,通过象征、联想、类比、暗示等方式,以整合的、情感的方式表述物象世界与观念世界,不仅为仿效事物的形体提供范式,而且用以揭示背后的意义、思想和情感。考察"尚象"到"象喻"一脉的发展衍变,可以发现,无论是附在六十四卦《象传》中的推衍,还是《系辞下》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说法,乃至诸子之学的理论升华,均明确地传达出在古人思想中业已存在着一种观念形态的思维方式,这与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生发展有着复杂而内在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诗经》中比兴手法的逻辑支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比兴”手法赖以成立的逻辑支点是取象思维方式 ,其特征是取象比附 ,核心是以具体事物为载体 ,靠人们想象去推知抽象事理 ,它的本质是一种直接推论的逻辑方法。取象思维方式源于《易经》 ,在《诗经》中得到了发展 ,其表现形式便是比兴  相似文献   

7.
蒋谦 《江汉论坛》2006,(5):25-30
思维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中国传统的意象思维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路径和整体面貌.梳理古代传统的"象论"思想、分析意象思维的层次和功能,论证"象"范畴的形而上学基础,或可提供一条解答"李约瑟难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象”的思维是中国古代哲学特有的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它是一种以“象”来把握“存在” ,并以对“象”的解说来把握存在本质的方式。“象”的思维不同于一般的形象思维 ,它的产生源于本体论之“说不可说”。它所给出的“象”不同于一般的事物形象。它通过“象”所给出的存在本质也不同于抽象思维所给出的本质。“象”的思维不仅存在于哲学 ,也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相比于西方哲学“是”的思维 ,“象”的思维诚然有自己的缺点 ,但也有自己的优点。在今后的时代中 ,“象”的思维应当有自己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哲人认识世界的主要方法是“格物致知”法,可以概括为观物取象、万物交感、类比推理和静观玄览四种形式。其中前两种是认知的初级形式,后两种是比较成熟、完善的形式。古代哲人崇尚“中道”而形成的“中庸”性格,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为儒家所独有,而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效应。取“中”是另一类型的辩证法。战国后期,以道、儒为主的先秦诸子学说走向趋中调和,最后到汉初董仲舒那里得到了统一,构成以后两千多年来长期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相似文献   

10.
王夫之“象数相倚”的方法论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中比较自觉地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思维并把它转化为方法的代表之一。他提出“象数相倚(依)”、“于象数而得理”,突出显示丁方法论的意义。《易传》提出“以类族辨物”的主要任务是“取象”,即对事物作定性分析从而认识类的本质;而对类的把握还必须对事物作数量的分析,这里就有从数量关系来把握类概念的意义。随着中国古代的生产和科学的发展,有些科学如医学、农学比较强调用类比法来“取象”,有些科学如天文、历法、音律则偏重于“运数”。因此,象数之学确是同中国古代科学方法有着联系的。王夫之的象数之学,正是在批判以往象数之学的唯心主义过程中,吸取了其中科学的东西,提出了他的“象数相倚”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1.
吴立群 《船山学刊》2008,(2):137-139
《易经》之“易”有简易、变易与不易之三义。《易经》阴阳五行、取象类比的认识方法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的整体思维方式,这种天、地、人三才全方位的思维方式体现着“天人合一”的和谐现。  相似文献   

12.
王侠丽 《学术界》2006,(5):210-213
中国绘画思维在起源上和实质上就是取象思维,其基本理念是“道立于一”和“天人合一”。取象思维于中国绘画、特别是中国画,应当尊法择游,格物致知。  相似文献   

13.
《周易》中的思维心理是取象的,它具有整体性与辨证性、直觉性与模糊性相结舍的独特的思维心理特征,它奠定了中国传统的思维心理方式——趋吉避凶,也促进了中国古代哲学、医学、文学的进步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寓言的特征是形象鲜明,寓意深刻。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设譬,深于取象,这个特征便是由寓言来承担的。寓言的艺术手法有比喻、夸张、虚构、拟人等。寓言的思维模式,具有原始思维中意象思维的特征,它起到“以义起情,借类达情”的作用。在审美方面,中国古代寓言具有智慧美、形象美、语言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曾文雄 《广西社会科学》2008,19(11):149-154
《周易》的言象意思想凸显中国古代辩证的逻辑观与语言观,具有类比和联想、逻辑推论和判断的特征。“言”指语言使用的符号,“象”是指用来模拟、象征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卦象”,“意”是通过卦爻辞传达出的理念和规律。《周易》中言-象-意的推理过程其实是一个语用推理的过程,主要通过取象的方式来解释易卦,涉及古域、问卦者、时势、背景、易者等诸多语境因素,以推断出结果;它体现认知推理、含意、顺应选择等当代语用的推理思想。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前人用自己的观物方式、认识方式和思维方式,实践着绘画上的散点透视、意念性色彩、抽象性线条,以及俯观仰察的超时空组合。他们在审美理解上崇尚“意足不求颜色似”或“意到笔不到”做法。中国古代美学很少从美的本质进行讨论,认为任何语言或文学符号都不会与事物完全对应。要真实理解事物,只能靠领悟的最高境界。因此讲究“神会”“意趣”“传神”“气韵”。因主要从心理方面进行阐述。所以便引出“道可道、非常道”的对客观事物美的解释。正如此导致我国古代绘画追求的目的在于“象外之意”绘画造形表现客体是从“外师造化”到“中得心源”的运用。常于“似与不似”之间引起思维空间的回  相似文献   

17.
渗透于写作领域中以意象为其代表的中国思维方式是一种诗意的思维方式,它意外地成全了中国写作,造就了中国写作特有的风貌:重表的写作理论,以抒情为主的体裁,讲究情景交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导法,追求“言有尽意无穷”、“物我同一”的意境等。这种思维方式也严重干扰了中国古代实用文体的写作与研究,并对中国科学精神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的文学理论与禅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禹锡自称“事佛而佞”,他比较明确地把禅宗的禅定和妙悟等思维方式运用到他的文学理论中的虚静说和境生象外说上,对中国古代以禅论诗的理论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代科技智慧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至上”价值观念,实用理性科技思维方式,观物-取象-比类-体道认识研究方法以及日益僵化的科举考试制度等是制约中国近代科技智慧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有益的历史经验教训,对于当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有积极的思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有别于“摹仿论”的“取象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历史上的“观物取象”说,有着巫学与美学的双重来源与涵义。前者源于《周易》,专指卜筮者观天察地,制作“卦象”的过程;后者见于《左传》,特指制器者铸铜造器,设计“纹样”的过程。这两种“观物取象”由分到合的历史交融,便构成了中国艺术重“象”而非重“形”的美学特色,使中国传统的“取象说”与西方传统的“摹仿论”貌合神离,形成了各自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