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修正旧的形式逻辑、建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形式逻辑科学体系这个问题上,目前公开发表的意见(或方案)已经有了好几种。我们觉得这些意见中的某些意见,有商榷的必要。有一种意见,如刘丹岩同志认为:修正形式逻辑,就是创立辩证逻辑,也就是创立统一的逻辑。他说:“修改形式逻辑和创造辩证逻辑是一回事,而不是两回事,修改了形式逻辑同时就是建立了辩证逻辑”。在修改形式逻加之外,“另外创立一个辩证逻辑”就是“把统一的逻辑割裂了”,“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同时存在、和平共居”。为什么刘丹岩同志这样认为呢?原来是他认为  相似文献   

2.
思维形式是思维反映客观物质世界的逻辑工具,是思维加工、改制和把握物质运动的“精神模型”。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一切认识成果,都要借助于思维形式形成为科学知识。人们通常把逻辑学定义为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的科学,但直到目前为止,对思维形式还基本上是从形式逻辑角度加以研究的。数理逻辑研究思维形式取得了重大成果,然而,它不仅是从量化形式逻辑开始的,而且它的基础也是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辩证逻辑研究思维形式拥有全新的原则。本文试图结合思维、思维形式的发展,谈一点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对思维形式研究的想法,以求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几年来我国逻辑学界对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问题提出的一些值得进一步深入探索的观点,我们曾经发表过《不应模仿形式逻辑的模式建立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一文(见《中州学刊》1984年第2期)。该文对几本辩证逻辑论著中把“思维形式的辩证法”和“辩证的思维形式”确认为辩证逻辑思维形式的观点,提出了异议。认为这样的思维模式并未超出知性分析的思维水平,在本质上仍属于形式逻辑的模式。马佩同志对我们的异议提出了质疑。为了重申我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并引起逻辑学界广泛深入讨论,本文对《评〈不应模仿形式逻辑的模式建立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一文(以下简称《马文》)作出辩析。  相似文献   

4.
一 渗透逻辑是建立在普通逻辑(也叫形式逻辑)基础上、又突破了普通逻辑的局限性的真正的辩证逻辑。辩证逻辑作为一门学科,在我国和世界的其它一些国家已经建立,但是,“辩证逻辑不像逻辑”的问题却一直存在。以我国为例,辩证逻辑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是辩证思维规律、辩证思维方法和思维形式的辩证法,这样的辩证逻辑实际上是哲学而不是逻辑。我们知道,逻辑学的主要对  相似文献   

5.
<正> 一九八五十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辩证逻辑理论问题》,是章沛同志1959——1966年的论文集,内容包括辩证逻辑,从辩证逻辑看形式逻辑和中国逻辑史三大部份。 第一部份是辩证逻辑,包括《关于辩证逻辑对象问题的探索》等十三篇有关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思维形式、范畴体系问题的探讨论文。它以“对立同一思维律”的提出为中心,以“逻辑眼界”的阐明为条件,说明了辩证逻辑的根本区别,在于思维的抽象环节上升为具体环节的区别,在于人们的思维之从遵循同一律上升为遵循对立同一思维律的区别。 以此为理论出发点,书中论证了概念和判断之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问题,以及作为辩证逻辑所独有的思维形式的范畴体系的问题,从而对辩证逻辑作为探求具体真理及具体真理的逻辑形式的学科的根本性质,作出了系统的理论说明。 作者认为,这些观点是符合思维过程自身的实际情况的,而且是顺理成章的,但不可能没有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讨论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问题中,有人按照对比研究法,认定形式逻辑要逐个地、分别地研究概念、判断和推理,辩证逻辑也是这样;形式逻辑关于思维形式的理论是如此,辩证逻辑关于思维形式的理论亦应当如此。我们认为,在一定的限度内对比说明两门逻辑科学的总特征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但如果用它来作为构筑辩证逻辑思维形式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势必陷入这样的结局:在形式逻辑思维形式的骨架中填充辩证法的内容=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这种结局并非臆断,有人曾直截了当地说:辩证逻辑就是形式逻辑加辩证法,这是边缘科学发展的特点。而把“辩证逻辑的最基本内容”归结为概念、判断和推理的辩证法和辩证的概念、判断和推理,就正是这个简单相加公式的产物。  相似文献   

7.
略论《墨经》中关于同和异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起和意义恩格斯曾一再谈到研究古代辩证思维的意义。①当然,他当时说的主要是指古希腊的辩证思维。但是在中国古代,确有堪与古希腊相媲美的辩证思维成果。过去治中国逻辑史者,多着眼于相当西方形式逻辑的部分内容。但我认为有关辩证思维或辩证逻辑的内容(包括其胚胎、萌芽),是更值得花功夫研究的。因为辩证逻辑对于今天的实践活动和科学研究是更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和方法。辩证逻辑体系,在西方.是由黑格尔第一个从事全面研究的。恩格斯和列宁批判改造了黑格尔在唯心主义基础上建立的辩证逻辑体系,提出了创立唯物主义辩证逻辑体系的基本原则。而这原则之一,就是要“辩证地研究人类思想、科学和技术的历史”。②  相似文献   

8.
辩证逻辑究竟是不是逻辑?马克思主义哲学、逻辑学研究工作者理应关注并认真研究这个重要问题。我的看法是:辩证逻辑是逻辑,它区别于形式逻辑,是关于思维矛盾运动的逻辑。本文着重阐释和确立这个论点,兼而讨论与此相关的辩证逻辑形式化问题。若有不妥之处,恳请学术界同仁和其他读者指正。一知名学者诸葛殷同先生认为“辩证逻辑究竟是什么?尚需斟酌”。他在论文中写道:“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两者之上,再概括出更一般的逻辑,并不顺理成章。辩证逻辑是不是逻  相似文献   

9.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等著作中,集中地论述了辩证逻辑思想,阐述了辩证逻辑的对象、性质和作用;辩证逻辑和形式逻辑的关系,以及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式和思维规律等,科学地规定了辩证逻辑的基本原理。 一、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第一次使用了“辩证逻辑”这一名称。恩格斯指出,逻辑是关于思维的科学,辩证逻辑是关于辩证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科学。辩证逻辑的研究对象是辩证思维,而辩证思维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必然产物,人类的思维又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形式和内容,并且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人类的思维从朴素  相似文献   

10.
如何正确认识形式逻辑在认识作用方面的局限性问题,不仅与改造形式逻辑本身有关,并且也涉及到辩证逻辑研究工作的开展。目前在讨论如何改造形式逻辑中,总的说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些同志认为:既然是改造形式逻辑,其局限性必须克服,否则,就不是革命的改造,就不能建立无产阶级的逻辑体系。换句话说,改造过的形式逻辑,作为一种认识工具来讲,应该是足够的、无局限性可言的。另一些同志认为:改造形式逻辑某些旧的理论观点和內容体系,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其认识作用方面的根本的局限性是无法克服的。因为,这是由这门科学的特性所决定的。否则,改造后就不再成其为形式逻辑了,因为这实质上是否定了形式逻辑,而不是改造形式逻辑。上述两种看法距离是很大的。而弄清楚形式逻辑的局限性问题,对于怎样改造形式逻辑和创立辩证逻辑来讲,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读了赖传祥、荣开明同志的“不应模仿形式逻辑的模式建立辩证逻辑的思维形式”(载《<中州学刊》1984年第2期)一文之后,觉得该文的某些分析是颇为精当的,可以说是切中了我国辩证逻辑研究现状的时弊。但是,该文的根本观点我们是不赞成的。我们认为,我们和赖、荣两同志的分歧不只是有关个别理论观点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整个辩证逻辑的范畴体系如何建立的大问题。因此,本文把对该文的批评意见提出来,就正于赖、荣二同志,并且也欢迎逻辑界同志就此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2.
普通逻辑(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如果从时间角度看,是初等逻辑与高等逻辑的关系;如果从空间角度看,则西方人主要使用的是形式逻辑,而中国人则一直使用辩证逻辑.中国文化是辩证逻辑的文化基础.古代中国的辩证逻辑只能算"准逻辑",它具体表现为<易经>模式、"阴阳五行"模式、熟语模式、经典模式等思维模式,采用不严格的类比推理的方法.在中国文化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借鉴西方形式逻辑的方法和标准,使辩证逻辑达到科学的、现代的水平.这应该成为我国逻辑学科研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一、问题的提出 逻辑科学是关于人们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恩格斯说:“……这样从全部以前的哲学中,还保留独立意义的只有关于思维及其规律的科学——形式逻辑和辩证法。”(《反杜林论》1957年版第24页)可见,逻辑科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是最晚的,而且有两种逻辑科学的存在: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  相似文献   

14.
"创新思维何以可能"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哲学本体论问题。包括科学在内的一切领域的知识创新或思想创新,都是从经验的发现到理论的发明的过程,都必须依赖于直觉和逻辑。创新思维的可能性在于直觉和逻辑的相互结合。当今人类思维结构存在着两方面的缺陷:直觉脱离形式逻辑的倾向和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相互分离的倾向。这种思维结构上的缺陷,在当今中国具体表现为"中""西""马"思维方式的冲突。要化解其冲突,应当吸取"西""马"都较看重而向为"中"所忽视的形式逻辑。为此,有必要在我国大力普及形式逻辑。  相似文献   

15.
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互补前提设定罗翊重逻辑是分类型的。迄今为止,逻辑学最基本的类型可分为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这两大类型。经典数理逻辑因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现代发展,因此可将其归入形式逻辑类型。在本文中,凡我们所指的形式逻辑,也包括其现代形态的经典数理逻辑...  相似文献   

16.
诸葛殷同先生在<再谈辩证逻辑>一文中又提出了几个新问题,这些问题牵涉形式逻辑必须用什么来指导、辩证逻辑要想真正成熟怎么办、什么是思维形式的本质、什么是辩证逻辑逻辑化等诸多方面,这些问题的讨论,对于进一步真正认识辩证逻辑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辩证逻辑研究在苏联哲学问题编辑部《逻辑问题讨论总结》误导下,抛弃了形式逻辑,只研究认识过程中的辩证思维阶段,走上了歧途。恩格斯的“辩证逻辑”,是“辩证的逻辑”的误译。辩证逻辑不仅名不正,言也不顺: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偏离了黑格尔奠基的大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章沛同志,最近应邀分别在浙江省委党校和杭州大学哲学系作了题为《关于辩证逻辑对象,内容及作用》和《关于辩证逻辑的基本规律问题》的学术报告,概述了辩证逻辑的体系:以思维从抽象上升为具体的过程自身的规律、形式和方法为研究对象,以对立同一思维律为核心基本规律,以范畴体系为特有思维形式;并着重指出辩证逻辑的作用是掌握具体真理的思维和进行科学预见的思维的工具,是关于创造性思维的科学和以同一律为核心基本规律的形式逻辑,具有明显的不同思维层次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辩证逻辑与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辩证法没有明确的分界;辩证思维与思维辩证法混淆不清;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关系区分不明,致使辩证逻辑难于确定自己的对象,逻辑界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在今天研究和创立辩证逻辑的热潮中,有必要对上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做一些界说。本文拟就上述问题谈谈自己的浅见,就教于哲学界和逻辑界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20.
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是哲学界所关心和争论的重要问题。这一关系也被说成是逻辑与辩证法之间的关系。最近,河北省哲学学会逻辑专业委员会理事江东撰文《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关系的再思考》,提出了“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的关系当为并列关系”的新观点(见《自然辩证法研究》1997年逻辑增刊)。该文从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学科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