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越南北方民族成分的识别是一项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很困难的工作。这是因为在理论上,人们对于“民族”(ethnic)这个基本概念和民族识别标准还未完全取得一致意见。一般来说,人们常把民族和该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共同体(如部落、部族、民族、社会主义民族)混淆。当前,几乎所有的民族学家在谈到这个问题时,都先要申明自己对“民  相似文献   

2.
一、部落(племя)和部族(народность)部落和部族是民族形成之前最早的历史性共同体。通常把部落和部族(也包括民族)称作人们共同体的历史形式,这是没有什么疑义的。问题在于它们都是属于哪一种类型的共同体,有哪些特殊之处可同其他的历史性共同体:种族的、阶级的、国家的、宗教的等等共同体相区别?为着分清这些特殊之处,就要把部落、部族(也包括民族)有别于其他共同体的语言、文化、习俗和传统的特点阐述清楚。“民族的语言”、“民族的地域”、“民族的传统”  相似文献   

3.
人们一方面划分为不同的阶级,另一方面又分为各种各样的社会-民族共同体,这些共同体由很小的部落逐步发展为数百万人的民族。现在全世界大约有两千来个民族、部族和部落。他们各自都有其特定的领土、共同的经济利益,使用共同的语言。但是,这些社会-民族划分和国家常常不是一回事。国家要比民族少得多,百分之九十的民族都是组成了多民族国家。下列数字说明了全世界的民族分布情况:约一千六百个民族生活在亚洲或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有近一百个民族,社会主义国家有将近二百五十个,其中苏联  相似文献   

4.
民族这个人们共同体,与氏族、部落不同。 氏族是原始公社制度的基本社会经济单位,是由经济的和社会的纽带联系在一起的血缘群体。氏族联合为大氏族,大氏族又联合为部落。部落是原始社会所特有的人们共和体和社会组织。氏族和部落都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由统一血统的人们组成的人们共同体,而民族  相似文献   

5.
全世界分布着许多处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同阶段的民族。民族是人们社会共同体的特殊形态,是由许多标志的总和来决定的:共同的语言和地域、接近的文化和习惯、共同的历史和法律规范,而在某种场合下又是一个国家。在苏联科学文献中,通常把民族划分三种不同类型。最早的民族类型是原始公社制度特有的部落和部落集团;随着奴隶占有制和封建社会形态的出现,产生了新的民族类型——部  相似文献   

6.
“部族”论者在依据斯大林对人类语言发展阶段的分期划分民族共同体的发展阶段时,认定俄文народность一词的含义是“部族”,把民族共同体分为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四种类型和四个发展阶段”。他们用“部族”指称奴隶制和封建制时期的人们共同体,从而抹煞了人类早期民族与国家同时形成于部落制瓦解之时,资本主义时期的民族与国家是奴隶制、封建制时期的民族与国家的继续和发展这一基本事实。народность一词的含义是“民族”,汉文“部族”是部落和氏族的简称,二者不可等同。  相似文献   

7.
现代人类由历史上形成的各种共同体如种族、阶级、家庭、国家等所组成。其中一些被称为部落、部族、民族、族群等的族共同体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这类共同体多达两、三千个,它们无论在发展水平上还是在人口数量上都大不相同。有的古老部落小到只有几千人甚至几百人,而有的民族却大到数百万人。世界人口的半数由11个大民族组成,其中7个最大的民族人口都超过1亿。根据1978年的统计,这7个民族的人口是:中国人,9.34亿;印度斯坦人,1.805亿;美利坚人,1.722亿;孟加拉人,1.387亿;俄罗斯人,1.386亿;日本人1.157亿;巴西人,1.12亿。人口不足10万的小民族有1,500个,总人口还不到世界人口的1%。  相似文献   

8.
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10月19日在京会见了以越南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席何雄为团长的越南代表团一行。吴仕民副主任向代表团介绍了我国民族工作部门以及民族工作的基本情况。他说,中国和越南都是多民族国家,两国民族工作部门都肩负着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历史使命。吴仕民表示,中越两国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发展潜力,中国国家民委愿意与越南民族工作部门加强交流,加深了解,为推动两国民族工作的共同发展做出贡献。吴仕民会见越南代表团@李士杰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民族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政策和措施,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没有把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共同体区分为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而统称为民族。这成为根据马克思主义原理,结合我国各民族的实际,以科学条件为依据,采取的适合中国国情、民情、充分体现以民族平等团结原则处理民族问题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南诏王室的族属问题,一直争论较多,有氐羌说、傣族说,最有影响的是彝族说。笔者认为南诏王室和清平官、大军将并不存在两种民族成分的构成问题,在南诏政权建立之前,在洱海地区有众多部落,随着南诏的统一,这些部落就形成了同一部族的共同体——白族。本文拟就此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克留科夫的文章表明,民族理论的许多问题,特别是民族共同体分类问题,仍有争论。近年来提出了不少民族共同体分类法,但绝大多数在不同程度上都是以部落、部族、民族((?))这个著名的三段式为基础的。这个观点最为流行,但我们不能完全同意,因为它们在实质上互不相同。民族共同体的定义有不少,但主要定义的实质是一个。民族共同体是具有共同文化,一般操同一语言,意识到自己的共同性和与其他同类共同体人们的差异性的人们的总体。  相似文献   

12.
在民族学研究中,大家都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理论根据。这个定义就是:“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这四个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但是学术界在对民族四特征理解上却有分歧。我们认为,民族共同语言是在民族形成过程中以某种方言为基础,同时吸收其他方言的有益成分发展而成的。它并不等于方言。我们不能望文生义,认为凡某个共同体共同使用的语言就是民族共同语言。如把原始社会里的部落语言说成是民族语言。摩尔根认为部落和方言是  相似文献   

13.
壮医中的药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壮医药膳是在壮医辨证配膳理论指导下,由药物、食物和调料三者精制而成的一种既有药物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用以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特殊食品。壮医药膳是中医药膳的组成部分,它除了与中医药膳具有共性外,其本身还具有时代的、民族的、地区的特点,构成壮族医学文化和饮食文化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继承瓯骆人的饮食文化 瓯骆人是壮族的祖先,是秦汉以前就生活在岭南一带的古代氏族部落。壮医药膳的形成和发展继承了瓯骆人的饮食文化。 从岭南各地古遗址出土众多的鱼类和各类动物的牙齿、骨骼证实,瓯骆人有喜食水产、山珍的习俗,且早就…  相似文献   

14.
“民族”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起“民族”二字,甚至会使人联想到弗晰逻辑的问题。在我国,“民族”一词虽属平常,且已沿用成习,但是,由于我们用这两个字几乎译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除氏族、部落、部落联盟以外所有称谓人们共同体的术语,以及与表述人们共同体有关的一些学术用  相似文献   

15.
民族(зтнос)由许多不同的和相对独立的成分所组成,然而它通常又是相当稳定的整体。这就必然会提出一个问题:民族的稳定性是如何得到保证的呢?显然不能从一个方面来回答这个问题,因为它的稳定性的保持是与一系列因素相联系的。我们认为,广义的内婚在这些因素中占有特殊地位,这种内婚被理解为主要在本共同体内缔结婚姻。至于原始社会的基本民族社会基层组织——部落,其内婚似乎是普遍承认的。但这种承认不能动摇用异族人的氏族—部落组织来引证个别适应情况和部落之间的婚姻,因为人所  相似文献   

16.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概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中越两国的跨境民族 ,按中国确定的民族有 12个 ,还有 2个民族成分未定 ;按越南确定的民族有 2 6个。这种差异是因两国划分民族的标准和方法不同所致。这些民族可分为四类 :一是从中国迁入越南的民族 ;二是居住原地的土著民族 ;三是从越南迁到中国的民族 ;四是从中国转老挝进入越南的民族。重视跨境民族的工作 ,对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民族共同体是在部落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命题表面上似乎很平淡,但其内涵却是很深刻的。它至少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部落体与民族体的区别是什么?2.从部落体转变为民族体需具备哪些条件?3.如何解释民族体形成的特殊现象?如果以上问题得到准确解释,那么这个命题无疑是正确的。 为什么要从部落体与民族体的区别入手呢?这是因为它涉及到民族形成的分期问题。目前国内学术界对此问题的认识很混乱,一曰形成于部落瓦解前,即氏族、部落民族论(这个观点有几个不同的分期法);二曰形成于部落及其联盟的基础上;三曰形成于资本主义上升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广袤的中东南地区,生息着众多的民族,它们在古代被统称之为“越”和“蛮”。种种材料表明,先秦时期,中东南地区的各个少数民族群体,均处于由“野蛮向文明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过渡”的氏族部落历史阶段,尚未形成民族。这些人们共同体无论从语言、地域、经济生活以及表明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是不稳定或不很稳定的,因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或因经济政治原因,或因战争和婚姻关系,出现了许多混融的迹象,各共同体演进的总趋向是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世界大约有2,000个不同民族,其中有些是小到几百人、几十人的部落,有些是大至几亿人的民族。很难说准地球上民族数目到底有多少。问题在于,第一,世界某些地区(特别是非洲)一些民族(或某些民族的某些部分)转化为较大民族共同体的民族结合过程正处于大发展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专家也往往很难确定摆在自己面前的究竟是几个部落或一个部族呢,还是几个部族或一个  相似文献   

20.
部落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部落”这个术语的印欧语词源法语的“部落”(tribu)和英语的“部落”(tribe)来源干一些表明远古印欧人制度的语言术语:拉丁语的 tribus,安布利亚语的 trifù或希腊语的 phule。最初,这些概念都是些经验的概念,随着印欧语系诸民族的发展,它们具有了不同的涵义;不过,就它们最早的词形而言,都意指存在于这些社会中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政治组织。印欧语的“部落”即是城邦国家产生以前存在着的一种最大的社会政治共同体。它包括着一些较初级的社会单位,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