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井冈山、延安、西柏坡是指引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二座灯塔,是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中国革命圣地。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与西柏坡精神这三种革命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升华和超越,是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的结果。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影响深远,可以从生成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三个维度来理解其演进规律。从生成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论来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根脉,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实践基础。从历史逻辑来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铸就的。从实践逻辑来看,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赋能助力。从这三个维度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逻辑演进,对于我们省察“从哪里来”的精神基因,领悟“到哪里去”的时代之问,继承与弘扬红色精神,赓续红色血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而培育出来的一种伟大的革命精神,代表了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政党文化.学习型政党的提出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创新契机,为其发展设置了新的目标,即构建"学习型"政党文化.将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建设学习型政党结合起来,以井冈山精神催生"学习型"政党文化,是当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现实理路.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7,(6):126-133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揭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真谛,应运而生的八一精神是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之源,是红色文化之基。党领导工农红军万里长征是人类近现代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在关键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开辟了中国革命新局面,相伴而生的长征精神,继承和弘扬了八一精神,成为矗立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系中的丰碑。从八一精神到长征精神是党的革命精神形成发展史中的关键节点,两者在时空坐标和思想坐标上,既一脉相承和同条共贯,又继往开来和与时俱进,共同诠释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核心价值、内涵及特征,谱写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恢宏壮丽的篇章,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在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中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不仅呈现出民心为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顾全大局的特征,而且也在历时性和共时性演进的历程中呈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现实逻辑.  相似文献   

6.
井冈山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及其时代价值□余品华尹世洪井冈山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这一光辉而响亮的名字,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孕育的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1989年江泽民同志视察井冈山时,...  相似文献   

7.
邓彦 《理论界》2008,(9):137-138
井冈山精神是一个动态系统,它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完善,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价值。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精华的凸显,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历史渊源;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伟大革命精神的张扬,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内涵;井冈山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优良传统的源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本质反映;井冈山精神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时代精神的彰显。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时代的呼唤,是先进文化在当今时代的充分体现。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是研究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各个时期革命精神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和规律的一门系统的学科,是中共党史的重要组织部分。民主革命阶段的中共革命精神史分为形成发展期、渐次展开期、全面呈现期、胜利发展期四个时期。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史上最光辉、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坐标。这六种革命精神一脉相承,前后衔接,形成完整的精神序列。  相似文献   

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做出了关乎中国革命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历史性抉择,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发动南昌起义.以南昌起义为起点,历经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一支完全区别于古今中外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成立.南昌起义中应运而生的八一精神,源于伟大的建党精神,体现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政治特质和军队是人民子弟兵的本质特性.建党、建军和建立新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个里程碑,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矗立的三大坐标,即以红船精神等为代表的建党精神坐标,以八一精神等为代表的建军精神坐标,以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和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建立新中国精神坐标.八一精神承上启下、继往开来,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井冈山精神:理想、首创、奉献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李国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是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并取得胜利的伟大起点。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党领导的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庆精神.大庆精神与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等,构筑了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精神谱系".文章从大庆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历史启示方面作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在井冈山斗争时期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艰苦卓绝的革命环境中形成了一系列文化精神 ,主要表现为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敢于胜利的实践精神、以人民为本位的民主精神、共产主义的乐观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等 ,这些精神构成中国共产党的优良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3.
大庆精神是在中国共产党培育下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二者具有理论基础的一致性、理想信念的坚定性、爱国奉献的崇高性、优良传统的传承性、创业创新的进取性、实事求是的严谨性、人民群众的主体性。深刻认识和理解大庆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关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中共江西省委讲师团团长刘学经所谓“井冈山精神”,就是把马列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了、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本质所在。它解决的是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模式问题。这是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贡献之一...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精神是带有原创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的。它集中体现了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体现了党的性质、宗旨和与时俱进,敢闯新路的胆识。当前,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对于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无疑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论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发展先进文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今天弘扬井冈山精神与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内在联系进行了分析,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中创造的革命精神、革命文化传统,是党今天高举中国先进文化旗帜,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大庆精神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培育和倡导的结晶,来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和革命精神,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豪迈气概,是对中国共产党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格的生动诠释,从根本上说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是中国共产党的伟大精神。  相似文献   

18.
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百年历程中经过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不懈奋斗、艰辛探索形成的独特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攻坚克难的力量源泉、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保障.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形成是党的革命思想理论的高度概括和凝练的结果,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整体,具有独特的内在特质.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体现了鲜明的时代价值和意蕴.中国正处于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应把握革命精神的灵魂,坚持革命精神的核心理念,传承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精神,弘扬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精神,从而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井冈山精神.他在1993年、2003年、2009年三次论及井冈山精神,盛称"井冈山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全党全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政治优势",并从不同的层面、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井冈山精神的科学内涵、时代价值以及如何弘扬井冈山精神,强调了弘扬井冈山精神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应对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共克时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欣 《学术探索》2023,(4):40-47
中国共产党通过对“立党兴党强党”百年奋斗实践的精神淬炼,创造性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是我们党不断取得胜利的精神之源。纵观百年来的奋斗历程,伟大建党精神有其独特的生发逻辑,理论之要为马克思主义,文化之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之脉为近代中国的社会危机,实践之需为革命先驱的建党活动。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内涵意蕴,具体表现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奋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丰富的科学内涵呈现出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有机整体。新时代赓续伟大建党精神,需要立足理论学习夯实真理基础,通过建章立制提供制度支撑,加强传承濡染焕发文化活力,融入实践提供奋斗力量,从整体上加强伟大建党精神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